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

点击数:906 | 发布时间:2025-01-06 | 来源:www.dayue2.com

    2016考研学习交流群:********

    全国各大院校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已陆续公布。为了便捷各位考生查找,中公考研为大伙发布各大高校考研招生简章,期望大伙持续关注。以下为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

    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

    1、学校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革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与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要紧基地,被誉为西北区域“教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进步成为一所有要紧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6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校长程光旭教授。

    学校坐落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现在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3、小学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现在主要承担本科1、小学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与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与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雁塔校区古朴优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授与“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出色博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出色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陕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陕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各类研究中心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除此之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与中国唐史掌握、中国古都掌握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40余人,具备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其中具备博士学位的近66%。专任教师中有教授近400人,副教授680余人,博士生导师293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突出贡献中年轻人专家4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坛教授、特聘教授10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出色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校年轻人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出色年轻人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共5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出色教师6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5个,陕西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陕西“三五”人才、“三秦学者”、“百人计划”等人才工程入选者42人,陕西百名年轻人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入选者3人。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900余人,研究生15300余人,继续教育和互联网教育学生3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900余人。长期以来,学校以水平为生命线,狠抓教学习管理和改革,获得显著效果。近年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就奖8项,省级教学成就奖58项;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点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点专业;1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实验区,1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实验区;2个项目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学校大力推行科研强校策略,科研实力逐年提高。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0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183项,教育部项目156项;尤其是201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42项,居全国第12位;出版学术著作529部,发表学术论文6885篇;有108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5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中央财政技术成就转化重大专项项目1项,高等学校学科革新引智基地项目1项,省部级革新团队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141部,发表学术论文7735篇;37项科技成就获得陕西科技奖;授权专利395项,其中创造专利334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学校高度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十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与“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9万平米,藏有纸质图书369.66万册、电子图书22000GB。学校还设有博物馆,由妇女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字画艺术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出版总社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9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区域的70多所学校打造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4000余人。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有2所孔子学院。

    目前,陕西师范大学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点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的努力奋斗。

    2、考试报名说明

    招生计划

    2016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00余名,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800余名。最后招生人数以2016年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接收推荐免试生

    我校拟接收具备推荐免试资格的出色应届本科毕业生300余人,考生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上查阅有关接收推荐免试生方法。其中:

    学术型各专业所列拟招生数不含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

    全日制专业学位所列拟招生数含推免生,具体接收推免人数将在十月底公布。

    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专业介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不接收推荐免试生。

    协同革新中心和交叉学科平台招生试点

    我校于2014年起拓展依托协同革新中心和交叉学科平台培养硕士研究生改革试点工作,欢迎有关专业考生考试报名。现在我校协同革新中心有教师教育协同革新中心、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革新中心、国际长安学协同革新中心、陕西表界面技术协同革新中心、秦巴山区生物资源保护借助与可持续进步协同革新中心,学校交叉学科平台有边疆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学习科学、化学习生物学、复杂性科学、能源新材料与器件、民族历史学、量子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等。各协同革新中心及交叉学科平台以国家和地区的重大需要为牵引,以学科进步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广泛协同社会资源,挖掘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搭建起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高水平革新平台。

    “1023”专项计划招生试点

    我校2016年将继续拓展“以边疆安全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重大问题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的招生试点,欢迎志愿从事与西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有关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并符合条件的考生考试报名。“1023”专项计划在7个研究方向招生:A西部边疆政治与安全问题研究;B西部地区经济进步与社会治理研究;C西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D西部边疆宗教问题研究;E西部边疆农村社会进步研究;F西部边疆教育进步研究;G西部边疆环境与社会问题研究。申请该计划的考生网报时,须在备注中填写研究方向的字母代码,比如:A。

    考试报名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水平方能考试报名,且须符合以下条件:①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学士学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③同等学力职员仅限考试报名所学专业,不能跨学科考试报名。④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学力考生。⑤同等学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备考试报名资格的材料原件。⑥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考试报名,考试报名须符合前款中②、③、④、⑤、⑥项条件,并须提供本人本科期间不少于12门的课程成绩单。

    5、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6、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职员。

    在校研究生考试报名须在报名首要条件供就读学校赞同考试报名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7、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除拥有以上条件外,个别专业还需满足以下需要: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还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职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

    8、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需要。

    单独考试考试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内各专业及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考试报名。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每个招生范围均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考试报名。

    2、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出色,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赞同和两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职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出色,经考生所在单位赞同和两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职员。

    3、单独考试主要面向国家急切需要人才的艰苦区域和艰苦行业招收出色在职职员。我校单独考试招生计划主要安排在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学科门类,其招生人数高于单独考试招生总数的70%。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外贸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

    4、我校单独考试考哪几科中业务课代码、名字与全国统考的业务课代码、名字相同。统考科目代码由考生在网报时先按统考科目选,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替换为应考科目及代码。单独考试考生网报时需要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单独考试考生。

    考生资格审察

    各报考地址在现场确认时对考生考试报名资格进行第一次审核。我校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将第三进行核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取消复试资格。

    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考试报名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报名方法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包含在线报名与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在线报名时间:2015年十月十日—十月31日。考生在此期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网填写、提交报名信息。今年在线报名将用学信网统一账号,无学信网账号的考生可提前实名注册,并登陆学信档案核实我们的学籍学历信息是不是正确。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填报考试报名信息时应严格根据我校专业目录上的需要选择考试报名院系、专业和考试考哪几科,并认真校对。

    在线报名期间,教育部将对考生学历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询学历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参考我校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学历验证或认证方法》查看、认证本人学历信息。

    未通过网上学历校验的考生,应准时到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提交报考地址核验,请考生提前做好自查及认证工作。

    2、现场确认时间:2015年11月中旬。考生需本人持身份证件、学历证书等考试报名材料,凭报名号到网报指定地址确认网报信息、交费和照相。没有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在线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所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试时间、考试地址

    考试时间:2015年12月26日—12月28日

    考试地址:由报名点安排。

    体检

    体检安排在考生复试期间进行,具体需要在复试前公告。

    体检标准:依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建议》。

    复试及录取

    1、考试报名我校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分数A类线需要后,我校将当令组织安排复试。复试、调剂、体检、录取等工作将依据教育部、陕西招办的安排和部署,根据“按需招生、德智体全方位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与我校有关的初试分数查询、复试公告、录取及公告书发放等信息,考生届时可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查阅。教育部对研究生招生工作需要如有变更,我校将准时予以调整并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有关信息。

    2、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学制、学费及奖助体系

    1、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的学制为3年,其他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专项计划考生的学制除外。所有硕士研究生根据国家需要均需缴纳学费。

    2、我校通过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贷款、三助职位、绿色通道等规范,打造多元奖助体系,为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我校全日制非在职硕士生均可享受厚德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学校每学年初在所有全日制研究生中评定积学奖学金,该奖学金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主要考核研究生的学业成绩、科研成就、社会服务等原因,评定比率分别为10%、15%、25%,标准依次为每生每年12000元、9000元、7000元。

    其他

    1、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

    2、联系方法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nnu.edu.cn/

    联系部门: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505室

    联系人:程蕾王博

    咨询电话:(********

    联系地址:陕西西安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邮政编码:710119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伙推荐的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秋天集训、专业课一对1、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欢迎各位考生知道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

    更多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请查询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专题。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