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浙江推行新高考考试招录 从看分录取到看人录取

点击数:598 | 发布时间:2025-01-22 | 来源:www.czgsx.com

    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以下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上海浙江推行"新高考考试"招录 从看分录取到看人录取”的有关资讯,一块儿看看吧!

    当下,正处于高校录取季,各批次院校陆续完成录取工作。

    2017年,承担为国家高考考试改革先行先试使命的上海、浙江率先步入考试考哪几科“3+3”和“两依据、一参考”的“新高考考试”年代。

    因应新高考考试,不只两地教育考试院做出调整,很多高校也做出相应调整。以不久前刚刚完成在沪录取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例,为与上海高考考试综合改革试点接轨,今年清华就专门设立了上海领军计划,北大则专门设立了上海博雅计划,加上零志愿批次招生、自主招生和艺体专长类招生,两校在上海录取200余名学生,招生类别、录取形式和计分比率等,与以前相比都有所改变。

    从按分取人到参考综合评价,探索多元录取

    新高考考试策略的一大闪光点,是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

    上海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如此概括上海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在招生录取阶段的目的和任务:“高考考试招生作为高校选才的主要方法和通道,既要保障高校招生自主权,也要满足考生对不同院校或专业个性化选择的需要。”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和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都觉得,高考考试改革是大学从“按分取人”转向“看分+看人录取”。

    如此的转变最直接的体现,是今年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等参加上海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9所高校校测面试环节。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都明确表示,以上海普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软件提供的基本信息作为专家初审的材料,学生无需再单独向校方提供综合评价材料。华东师范大学还强调,在普通高考考试录取环节,在严格遵照招生章程规定首要条件下,将把考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报告内容作为专业调剂录取的要紧依据。

    今年的面试环节,各高校的教师评委都会先查询面试考生的综合素质纪实报告,初步学会考生高中期间各方面表现,这使得面试过程中的问答交流针对性大大提升,更能达到综合评价考生的目的。

    与以往高校自主招生除高考考试成绩外,校测部分主要看考生面试表现不一样的是,今年上海所有大学都使用了“高考考试成绩+面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的计分比率,而且在综合评价资格初审和面试环节,各校都高度看重并“充分用”《上海普高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把它作为招生选拔的要紧参考。报告主要包含每位考生高中3年在校期间所展示的品德进步和公民素养、高中学业成绩、革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等方面的行为素养记录,是上海考试招生规范改革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包含清华、北大等高校在浙江采取的“三位一体”招生也是这样,在高考考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余,更强化高校对考生的个性考察,期望可以在尊重高考考试统一选拔的首要条件下,达成高校与考生之间的“精确匹配”。

    不只在浙江和上海,在四川,综合素质评价也开始在高校录取中发挥要紧用途。今年,就有6所综合考核试点院校在四川的本科提前批招生,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四川教育考试院在投档时便将符合条件的合格生源投给高校,由招生院校依据考生的综合评价成绩择优录取。6所在川综合考核试点招生院校的录取规则各不相同,但都是基于统一高考考试,实行高考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及高校自行测试结果相结合的录取方法。

    “怎么样在招生中科学地用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还有待研究,这也是高校探索考试招生规范改革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难得机会。”廖宗廷说。

    更大选择权,更聚焦专业,增强高校与考生匹配度

    依据策略,浙江在高考考试招录和志愿填报中,改革的步子是迈得最大的。

    几个变化非常突出:一是取消文理及批次,新高考考试录取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二是从以往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变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新高考考试各类各段分数线,是按实考人数的总分排序来划定的。以普通类为例,总分排名前20%的考生划为第一段,前60%、前90%分别划为2、三段。平行志愿从得分到低分按计划1∶1比率投档后,最后一名被投档考生的分数,即为某院校的某专业投档线。原来看考生的“名次”,新高考考试则看在其所属高考考试类别中的“位次”。位次是根据某类全体考生成绩高低排定的相对地方,成为今年考生填报志愿定位参考的要紧新指标。三是从以往学校平行志愿,变为专业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来投档的,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为一个志愿单位。普通类志愿依据考生成绩从得分到低分分3段填报,考生每次可填报低于80个专业。

    对于新变化,浙江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新高考考试专业平行志愿按1∶1比率,以一所高校的一个专业为志愿单位投档。作为录取新变化及闪光点之一,取消文理科和录取批次,初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广大考生志愿填报心理重压,解决了长期困扰考生的专业和院校很难兼顾、不可以录取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的纠结问题,扩大了考生在录取环节的选择权,并使考生最大程度地“录其所愿”。

    上海的变化,则体现为“愈加聚焦专业”。“从现在上海录取工作进展看,高校完全可以适应以院校专业组为投档模式的录取工作,新的投档录取信息管理软件运行正常。从已经完成的录取结果来看,呈现出愈加聚焦专业的特征。”郑方贤说。

    与“3+3”的考试考哪几科选择与组合相适应,上海的招生院校制作了新的“专业菜单”即“院校专业组”,供考生选择。由招生院校依据不同专业的科目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一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括数目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专业可调剂。考生的选考科目只须有1门与该“院校专业组”科目需要相同,即具备填报资格。

    “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选择,等于把原来“一个学校”的选择拆分成了“几个专业组”的选择,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灵活填报策略,鼓励学生遵从个人的兴趣、专长,体现了本次高考考试改革“尊重个性,鼓励选择”的精神,突出“专业导向”同时,也勉励高校建设特点专业、错位进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叶银忠介绍:学校共设置了4个“院校专业组”,其中“物化生”组包括了4个专业大类和17个专业,“物化地”组包括了1个大类和7个专业,“物化史”组包括了4个专业,“不限”组中有2个大类和9个专业。譬如建筑学专业是工科,但带有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特征,含有历史底蕴,因此被归类在“物化史”专业组。这样一来,考生不仅能够凭着理科的优势,也可以发挥文史科目的优势考入。他觉得,“院校专业组”的设置方法,能让高校更为综合地考察考生的学科基础,增强高校与考生相互选择的匹配度。

    郑方贤介绍,往年高校招生的专业需要以文科招生专业介绍或理科招生专业介绍呈现,容易出现差异度较大的专业放在同一个类别中招生,譬如复旦大学提前批次的理科专业包括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和法语、德语等非通用语种专业或者同一类别的招生专业介绍需要按文理计划分别设置,譬如复旦大学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华师大的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等均安排在文科招生专业介绍和理科招生专业介绍中。今年高校过“院校专业组”的方法,就能将相同种类专业归并在一块,也使得考生可以自由地表达对特定专业或学科的兴趣喜好。

    高考考试改革带动基础教育的变化,研究型学习很多进入高中课程

    衡量高考考试综合改革效果的规范不少,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考生和父母的获得感,这是改革获得社会认可的基础所在。

    为了增加考生和父母的获得感,今年上海高考考试与各省市接轨,改为考后填志愿,并且将原来的一次征求志愿环节增加为两次。有考生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应考心态会更轻松一些。

    正由于是“新高考考试”,不可防止地,还是有父母和考生有的无所适从。“现在高初中生常见缺少个生活涯规划的指导和能力培养,父母一味盲目追随热门,对高校专业设置和办学特点知道不够。高考考试录取结束后,今年高考考试改革试点的初步实践中发现的新状况、改革设计之初可能存在的尚不健全之处,都会继续修正健全。”有专家剖析。

    周鸿觉得,伴随大学招录与中学教育不断双向磨合,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志愿专长等方面,人才供需的匹配度将不断提高。

    “高考考试改革,还在路上,远远不是结束。”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如此说。在他看来,高考考试综合改革推行,已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不少积极乐见的变化。譬如,走班教学已在上海绝大多数高中学校展开,选课权、选考权交给了学生,很多的研究型学习和科创活动开始进入高中教育的培养内容,“以学生为本”和因地制宜理念得到落实,高中特点化办学属性将更加显著,如催生一些人文、艺术、理工等特点高中,为各类高校输送不同人才。因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需要,在校外,整个社会系统也动员起来参与青少年的多方面素养培养。据了解,今年秋季,不再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同样使用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中考改革试点策略,也将在上海开始颁布推行。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收拾的“上海浙江推行"新高考考试"招录 从看分录取到看人录取”的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帮助!另外中公考研提醒大伙2018考研招生简章、2018考研招生目录、2018考研参考书目与2018考研大纲已经出来。同时,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推免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还会依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