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概要(2020修订)
科目编号:841 科目名字:环境工程原理
1、 考试的总体需要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考试是为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推行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有益于选拔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常识和拥有肯定环境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要考生拥有系统学会环境工程原理的入门知识和运用所学常识剖析与解决工程实质问题的能力。
2、 考试的内容及比率
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总体约占比率为35%。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总体约占比率为45%。第七章和第八章总体约占比率为20%。
第一章、水平与能量衡算
1. 重点学会各种浓度的表示办法及相互换算,学会常用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学会流速、流量、通量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2. 衡算系统 衡算对象 衡算基准等定义,可以以此为基础,熟练学会总物料衡算、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衡算、稳态非反应系统的衡算、稳态反应系统的衡算、非稳态系统的衡算; 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无相变条件下的热量衡算,有相变条件下的热量衡算),开放体系的热量衡算。
第二章、热量传递
1. 知道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学会傅立叶定律及平壁和圆筒壁的热传导计算。
2. 理解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及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原因,学会对流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
3. 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定义。
4. 学会间壁式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度方程式,传热负荷,平均温度差,总传热系数计算及知道强化传热过程,渠道。
第三章、水平传递
1. 学会传质的基本定义。
2. 学会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的传质速率方程和传质系数。学会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涡流扩散与涡流扩散系数的定义。
3. 学会分子传质中的单向扩散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等分子反向扩散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界面上有化学反应的稳态传质。学会分子传质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的计算。
4. 对流传质机理及传质边界、对流传质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单向扩散时的传质系数、等分子反向扩散的传质系数。
第四章、沉降
知道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学会沉降速度基本计算办法及沉降鉴别,旋风离别器的主要性能及有关计算、离心沉降机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
第五章、过滤
1. 学会过滤操作的基本定义,过滤和过滤速率、恒压过滤,恒速过滤。
2. 知道混合颗粒的几何特质,学会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深层过滤过程中悬浮颗粒的运动特质。
3. 学会表面过滤的基本方程、恒压过滤与恒速过滤的计算、过滤常数及其计算、压缩指数、滤饼洗涤的速度与时间、间歇式和连续式过滤机的生产能力的计算。
第六章、吸收
1. 学会气-液平衡与亨利定律的关系,相平衡关系与吸收过程的辨别、吸收过程的双膜理论、传质速率方程与传质系数。
2. 知道吸收过程的计算种类,学会吸收塔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学会吸收剂的用量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第七章、反应动力学基础
1. 学会反应器的分类办法,学会反应器基本操作方法及有关工程定义。
2.学会反应式和计量方程的关系,学会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学会实际转化的比例的概念及其与反应进度、水平分数、摩尔分数、浓度等的关系。
3. 学会反应速率的一般概念、反应速率方程的表达式、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
第八章、均相化学反应器
学会反应器的物料衡算,间歇反应器的基本方程和设计计算,单级和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的基本方程和设计计算,简单的平推流反应器的基本方程和设计计算。
3、 考试的题型及比率
1、 填空题(25分,约17%)
2、 选择题(20分,约13%)
3、 判断题(20分,约13%)
4、 简答卷(25分,约17%)
5、 计算题(60分,约40%)
4、 考试形式准时间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形式为笔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5、 主要参考书目
1. 胡洪营等编著,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2. 朱慎林等编著,环境化工技术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