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
考试报名适合的院校和专业,就决定你考上未来的生活进步方向。好的院校可以让高考考试失利的你,圆了名校梦,热点的专业可以叫你以后的就业不成问题。但,考研的择校择专业是一门学问,一味地跟风热点,而忽略了我们的能力,或许会面临失败。之前说过了,考研是和其他考研人的较量,分数线的划定,不是老师们一拍脑袋就决定的,是根据大伙的平均水平划分数线,然后再择优录取的。所以剖析整个考试的大局,有方案地考试报名,就能提升你的胜算。
2017考生们在选择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1、我期望考上将来,读研出来,我的生活有哪些样的转变?
2、考试报名什么专业?这个专业能改变我的近况吗?
3、这个专业是我能潜心去继续学习的吗?
4、这个专业是不是热点?历年的分数线是多少?
5、该考试报名什么学校?我为何要选择这个学校?
6、这个学校角逐激烈吗?
7、历年的分数线是多少?我有胜算吗?
好的,携带这么几个实质的问题,让中公考研规划师助你剖析:
◆选择专业
综合衡量自己
建议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衡量我们的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人兴趣及将来就业方向。兴趣是选择专业的最重要原因。一方面,假如一个人和自己根本不有兴趣的东西交际会过得非常难受其次,兴趣决定了你能否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并保证较高效率。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大多数是考不上的。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从这个方面说应尽可能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假如不喜欢,即便考取了研究生,学习也非常无味,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也非常难有所收获。
第二,自己实力是一个要紧的参考指标。只有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我们的成功概率最大化。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自己实力并不是指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一个基础较差的人只须采取适合的办法,意志足够坚强,加上肯定的客观条件,一直可以成功的。这里的实力是指由你的意志力、智商、复习时间等决定的你大概能达到的一个水平。假如自我感觉实力较弱,那最好选报本专业,专业常识有基础,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复习公共课假如感觉我们的基础非常扎实,而且非常早就有换专业的计划和筹备,可以考虑换一个相对很好的专业。但通常来讲,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应更早作筹备,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由于,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个专业有我们的学科范畴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常识体系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为跨专业考试报名增加了困难程度,因此需要在专业课上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自己同该专业考生角逐的劣势,从而获得最后的成功。
错误心态
选择专业,除去对我们的综合状况要有一个大概的科学估算外,还应该防止几种容易见到的错误心态:
1、目光短浅。判断专业怎么样,就业前景好坏,是不是有市场,别只盯在鼻子尖上。目前的热点并不是未来的热点,要用进步的见地看问题。时间过得快,专业兴衰更快。
2、盲目跟风。缺少自我认识,没判断力。师兄师姐如何做、如何选,自己就如何选,完全拿其他人的经验来套在自己身上。
3、过于急于求成。绝大多数状况下,选择专业其实主要依据的是“功利”标准。凡是事不可以过头,太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由于如此会蒙蔽你的双眼,导致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选择学校
现在,大家国家共有高校1000多所,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办研究生院的单位不过100所,这类无疑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这类研招单位里面,又大概分为几个档次: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即国家教育部钦定的“2+7”:清华和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10个科研院校,即所谓的重点,也是很好,像北京的人大、北师大、北理工,上海的同济、武汉的华科、武大,成都的川大,西安的西工大、西电,福建的厦大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1、水平高低。在水平高的单位可以真的的学到一些东西,使三年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判断水平一般可以参照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范围内的地位导师水平单位近年来学术收获等。
2、知名度大小。知名度总是是水平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响当当的单位,一般有益于研究生拓展研究,也有益于就业。
3、角逐态势。各招生单位因为水平高低、地理远近的原故,同一专业的考试报名人数可能相差非常大,角逐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我们的实力,可以尽可能避开角逐焦点,提升我们的录取概率。最后考试报名目的的确定,其实是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综合。
4、意向工作地。原则上当地区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用当地区院校的毕业生。假如你计划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哪就考试报名什么地方学校。选学校要紧的是看它是否合适自己,而不是它是否最好,是否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否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