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看学校 研究生看专业 博士生看导师

点击数:196 | 发布时间:2025-05-05 | 来源:www.lrvxg.com

    2016考研学习交流群:410257364

    有句话,讲“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博士生看导师”,基本不差。我只从就业方面来谈。

    “本科看学校”:这句话其实不止是说在本科时期,学校非常重要;在以后的求职中,本科教育历程也会有影响。不少自觉本科不出众的同学,感觉努努力考上985的研究生,刷个文凭,出来就脱胎换骨,镀层金了。能套个名校的光环固然很好,但“双985”“双211”在一些单位依旧是不成文的规则,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尤甚。好点的hr会对你说,离谱的hr收了你的简历就不会有下文了。

    “研究生看专业”:假如不计划读博士,那样研究生读什么方向,基本就决定了第一份工作的性质或者内容。所以抛开文凭不谈,考研是可以改变生活的选择和尝试,换个行业换个研究范围,多一次尝试的机会。或许这次更合适也未必?

    “博士生看导师”:题主问的是研究生,我感觉跟博士生还是有非常大联系的,提一下。硕博连读比较坑,除非是特别好的导师,不然能防止则尽可能不选,博士读不下来,硕士文凭就比较麻烦了;博士与博士后级别,基本另一只脚已经离开工程范围,双脚踩在学术的大路上了,而搞学术的,一般都非常看重师承。过去我选修过课程的任教老教授,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爱画“学术家谱”,师承xxx,又师承xxx,然后最顶上是某位诺奖大神或某实验室巨擘。导师手里有资源,软硬资源都过硬的博导,对于学生在学术上的进步,帮助不可谓不大。

    第二,国内研究生分学术和工程。国内现在学术和工程基本是55开,工程有扩大的趋势。

    依国内现在的情况来看,非TOP985,非热点专业,两年半到三年读一个学术硕士,含金量勉强赶上文凭贬值的速度。学术研究生的大多数时间是在给老板打工,这已不是新闻。最初上手是会学到些东西,往后能接触多少新东西,就因人而异了。不排除好导师手下的牛硕士在读期间发个两三篇SCI,但这样的情况太少了。大部分人会发现读出来依旧找不到好工作,由于“研究”的东西完全不是市场上需要的,或者说,“学术”和“工程”对学生来讲不太可能两全。

    相比之下,我认为个别高校工奥创士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以软件工奥创士为例,假如意不在博士,那样上一年课实习一年这种安排,是个可靠的选择。能让国际奖项和大神论文在简历上熠熠生辉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两三次可靠的企业实习历程,远远好过徒有虚名的奖项。实习历程或项目经验,对学生真的非常重要。

    同样的道理,假如没TOP高校的学术硕士,或者热点专业的学术硕士,那样找一个好说话管的松的导师才是硬道理。只须肯放出去实习,这都是莫大的优势

    另外国内的高校,除去985这个标签带来的多重科研资金、师资优势和硬件设施优势外,地域和面向社会的机会是很值得考量的。

    处在大西北的985,和处在南方发达城市的985,对学生的眼界影响是很不同的,事情总是是,并不是你办不到,而是你没看到,或者你不了解。

    争取很好的1+1或者1+2交流项目,拿到双学位或者学分互认,以此为跳板出国读博深造也是条被不少人走过的路。

    最后是一些个人的见解:

    参考自己和身边的例子,我一直感觉硕士准确意义上来讲应该是”博士预科“。本科横向拓展,研究生纵向深入,博士生提炼和抽象。本科学历贬值,硕士文凭门槛减少给了不少高校扩招的原因,给了不少学生考试报名的冲动,这是个阴谋。

    2016年考研复习马上进入暑期强化阶段,期望考生可以抓住假期,高效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半年集训、暑期集训、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欢迎各位考生知道咨询。同时,中公考研还推出了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强化复习帮助!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