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
1.研究生收费的合理性
研究生阶段与大学阶段一样,不是义务教育,不可以完全用纳税人的钱,自己负担一部分理所当然。特别在中国如此一个教育经费还紧急不足的国家,义务教育的经 费急切需要增加,农村和贫困区域的中小学生还不可以充分就学,用于研究生培养的经费只能维持在肯定的比率。读研究生后能具备更高的教学、研究和工作能力,一般说 来能获得更理想的工作和更高的报酬,有限的投入可以有可观的回报。而且,再发达的社会,有资格读研究生的也是少数,适合收费也是对入学资格的合理限制。
据统计,现在国家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的成本约为3万元,培养一名博士研究生需4.5万元。高校扩招以来,国内研究生教育进步非常快。据统计,1998年, 在校硕士研究生15万人,博士生4.5万人;2005年,研究生招生37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31.6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5.4万人。
2007年招 收36.4万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6万人。
现在,一些新设的研究生教育如MBA早已实行收费,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收费是大势所 趋。但某试点高校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假如实行“收费”,学生交的学费也将大大小于研究生教育本钱。“由于将本着‘哪个受益,哪个缴费’的原则。培养研究生 学生本人受益,学校和国家也在受益,所以或有多个单位一同承担教育本钱。”
2.研究生收入不会致使贫困学生没办法入学
对研究生收学费,是否会致使贫困学生没办法入学,或者只须有钱就能成为硕士、博士呢?虽然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但只须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落实奖学、助学的手段,坚持改革,消除腐败,贫困生同意研究生教育的权利就能得到保障,学位规范的严肃性就能得到维护。
给研究生以各种奖学、助学金是各国的通例。在收学费的同时,国家和学校就应设立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勉励贫困学生好好学习。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数额 还应该增多,使贫困研究生能无衣食之忧。今2008年起,全国50余所高校开始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导师的研究经费和其他有关资金将构成研究生奖励体 系,通过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法资助出色研究生。据悉,各高校列出的奖学金覆盖面均在60%以上,有些达到100%。譬如,北京大学将为 2009年年入学的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的覆盖面为招生人数的100%,硕士研究生将高于90%。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拟招收硕士生 3000人,其中拟接收本校推荐免试生500人,接收外校推免生500人。该校奖学金包含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
2009年该校硕士研究生 获得奖学金的比率将达到80%。北师大从2009年开始实行培养机制改革,该校设立“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用于资助非定向培养硕士生。该校85%的非定 向硕士生均可获得基本奖助学金。一等奖助学金的额度将达到每年1.4万元,冲抵每年学费8000元外,还可获得6000元的生活费。上海交通大学新的研究 生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将实行动态评定管理方法,入学考试成绩出色、在学期间学业出色的研究生可获得高等级奖学金。同时,研究生还可以通过申请获得各类助研、 助教和助管“三助”职位的资助。除此之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除设计艺术学、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专业外,其他专业录取的非在职硕士 生均可享受不同等级的奖助学金。
要给研究生创造工作机会,如在校内兼助教、助研、助管,在不影响学业的首要条件下在校外兼职。硕士、 博士的学制应愈加灵活,允许延长,或者暂停后再恢复。比如学生可以同时承担科研项目,或在校创业;或在修完课程后先工作,将来再作论文答辩;或者半工半 读,或者在职攻读;使学生可以自力更生。实行收费后,先工作再考研、在职读研与代培、委培生一定会增加,学校应该在招生、管理、培养各方面进行改革和调 整,以适应新的状况。
应该鼓励社会各方面资助或投资于研究生教育。如教育以外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公益和慈善机构可以设 立专项奖学金,或投入定向培养基金,或提前与研究生签订培养合同。目前一些并不拥有条件的院校、科研部门、企业或区域也要自己培养研究生,其实,委托高质 量的大学定向培养,既省钱又有品质保障。通过这类渠道,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来源可以很多增加。
学校还应坚持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和标准,保证研究生的教学水平,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督促检查,预防出现出了钱就能读研究生、就能获得学位的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