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概要
考试考哪几科代码:727 考试考哪几科名字:广播影视入门知识
1、考试内容与报考条件
广播电视学概论
考试目的:
1、系统学会广播电视学的入门知识、基本定义、基本理论。
2、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进步概况、发展趋势、社会功能,学会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种类、特点,及其生产与管理。
3、能运用广播电视的基本理论和需要来剖析和解决广播电视事业与网络新媒体视听传播中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1、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
(一)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
无线电的分类及其应用;无线电波传播的方法。
(二)世界广播传播技术的创造与应用
世界广播传播技术演进简史;世界广播传播技术趋向健全。
(三)世界电视传播技术演进简史
世界电视传播艰难的技术步履;世界电视传播技术的健全。
2、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因传播技术而渐次进步
(一)世界广播传播技术语境下的早期节目形态
世界广播传播的早期节目形态;世界广播传播的早期概况。
(二)英国、美国的电视传播事业
英国电视传播事业介绍;美国电视传播事业介绍;美国总统大选的媒体辩论文化
3、中国的广播电视传播事业概说
(一)民国时期的广播传播事业
民国时期的广播传播事业概说;延安及解放区的广播传播事业。
(二)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传播事业
对内广播传播事业;对外广播传播事业;当代广播传播事业的新进步;当代电视传播事业的开创与进步。
(三)香港、澳门区域的广播电视传播事业
香港的广播传播事业;香港的电视传播事业;澳门的广播传播事业;澳门的电视传播事业。
(四)台湾区域的广播电视传播事业
台湾区域广播传播事业;台湾区域电视传播事业。
4、广播电视事业的进步规律
(一)生产力是广播电视事业进步的基础
科技对广播电视事业进步起先导用途;广播电视事业需要一流的管理;生产力中人的进步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进步;生产力进步水平决定广播电视事业的运行环境。
(二)文化创意对广播电视事业进步的影响与用途
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在广播电视事业进步中有哪些用途;文化在广播电视事业进步中所饰演的角色。
(三)媒介角逐是广播电视事业进步的动力
广播电视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角逐;广播电视行业内部的角逐;广播电视人对传播新技术的熟悉与应用的角逐。
(四)受众是广播电视事业进步的支撑点
受众在广播电视事业进步中的地位和用途;广播电视受众的特征;广播电视受众的心理。
5、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一)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传播的迅速性和声音画面的易逝性;视听的随便性与传播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二)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传播新闻的功能;舆论监督的功能;传授常识的功能;提供服务的功能;愉悦身心的功能。
(三)电视传播与“地球村”
电视的负面功能;电视传播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地球村”中广播电视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为了保护世界多元文化,世界需要积极寻求对策。
(四)广播传播的永恒魔力
坚持新闻的传播,注意新闻的时效性;重新定位文静传播的模式,把音乐节目作为光复失地的要紧对策;需要预防广播节目的广告化趋向。
6、广播电视节目系统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系统构成
对广播电视节目系统各要点的分类;按节目内容划分节目种类。
(二)新闻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第一语言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媒介地位;广播电视新闻的优势和弱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功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子系统构成。
(三)文静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半壁江山”
广播电视文静节目的媒介地位;广播电视文静节目的特质;广播电视文静节目的功能;广播电视文静节目子系统构成;广播电视文静节目子系统构成之重镇——电视剧。
(四)社教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后起之秀”
广播电视社教节目子系统的构成;广播电视社教节目的特质;广播电视社教节目的任务;广播电视社教节目面临进步。
(五)服务性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服务使者”
广播电视服务性节目的媒介地位;广播电视服务性节目子系统构成;广播电视服务性节目的服务内容。
7、广播电视传播的语言
(一)广播传播的语言符号系统、特质及其构成
广播的语言、音响及音乐;广播语言系统的多种构成模式;广播传播对语言的需要。
(二)电视传播的语言符号系统、特质及其构成
电视语言的视觉性子系统;电视语言的听觉性子系统;电视语言的语言构成;声画关系的具体形式;电视语言模型的探寻。
8、广播电视传播的界面人物
(一)遍布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播音员
播音和播音员;播音员的工作特质;播音员的修养;新闻播音的特征和需要;国内的新闻播音方法。
(二)电视新闻节目播音角色研究
“主持人”是电视新闻节目中子虚乌有些角色;海(境)外电视新闻节目网红主播角色阐析;中国的电视新闻播音向什么地方去;电视新闻节目网红主播定义的异化与其他节目“主持人”。
(三)广播电视记者
记者的概念和种类;记者工作的特征;记者工作的任务;记者工作有哪些用途和社会地位;记者的职业道德;美国广播电视记者的新闻道德规范。
9、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
广播电视节目设计阶段;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阶段。
(二)文静节目的编制
综艺节目的制作;文静节目的编排。
(三)教育节目的编制
教育节目的编辑要素;教育节目的编排。
(四)服务性节目的编制
服务性节目的编制需要;服务性节目的编排。
(五)新闻节目的采访与编辑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办法;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任务;电视新闻画面编辑;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
10、广播电视事业管理
(一)广播电视节目调分数查询析与管理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与剖析的历史概述;受众调查中常见的术语;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程序与办法;影响收视(听)率的有关原因;受众调查结果在管理中的运用。
(二)以广播电视从业职员为中心的管理
广播电视从业职员的素质构成;广播电视从业职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广播电视从业职员的业务素质;广播电视从业职员的共有素质;播音(主持人)的职业素质;以广播电视从业职员为中心的管理;栏目制片人制——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新机制。
(三)广播电视传播的规范管理
中、外广播电视传播的规范管理概述;广播电视传播的行政管理、宣传管理;广播电视的立法管理。
(四)广播电视的广告管理
国内外广告业管理概述;广播电视广告管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时间的管理;公益广告管理。
十1、国家关于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
(一)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二)中国广告法
(三)近年来有关传媒业的主要最新法规
中国互联网安全法(2019.6.1);中国民法典(第四编人格权)(2021.1.1);互联网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20.1.1);进口影片管理方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网络信息服务管理方法;互联网直播平台营销管理方法(试行)(2021.5.25);电影管理条例;关于加大互联网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建议(2021.2.9);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2019.4.30)互联网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2020.3.1);网络广告管理暂行方法(2016.9.1);信息互联网传播权保护条例;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方法;关于加大互联网信息保护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