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概要(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点击数:149 | 发布时间:2025-07-24 | 来源:www.txchr.com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概要

    考试考哪几科代码:440 考试考哪几科名字: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1、考试内容及要素:

    《新闻学概论》

    绪论

    第一节 新闻学

    第二节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第三节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第四节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第一章 新闻活动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存活图进步的需要

    第三节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四节 新闻活动的途径

    第二章 新闻

    第一节 新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两种新闻概念

    第三节 新闻本源

    第四节 新闻要点

    第五节 新闻类别

    第三章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的基本需要

    第二节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第三节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性质

    第四节 “后真相年代”与新闻失实

    第四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第一节 新闻与信息

    第二节 新闻与宣传

    第三节 新闻与舆论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古时候社会的媒体传播工具

    第二节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产品经济的产物

    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第四节 新媒体的产生

    第六章 网络造就传媒业新业态

    第一节 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

    第二节 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第三节 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第四节 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

    第五节 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形成三足鼎立

    第七章 新闻事业的进步及其基本规律

    第一节 政治、经济规范决定新闻体制

    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进步水平

    第三节 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征

    第四节 受众的多元需要促进媒体多元化

    第五节 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元化

    第六节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进步

    第八章 新闻媒介的性质

    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质、个性

    第二节 大众媒体的双重属性

    第三节 大众媒体商品的产品性

    第四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第九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成效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成效

    第五节 国内大众媒体有哪些用途和任务

    第六节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第十章 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规范

    第一节 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

    第二节 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规范

    第三节 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程度

    第十一章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第一节 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相辅相成

    第二节 舆论引导

    第三节 舆论监督

    第四节 舆论新格局

    第十二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政治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第十三章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意思

    第二节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第三节 新闻自由是人民

    第四节 新闻法规

    第十四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第一节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

    第二节 国家对媒介的管理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第四节 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

    第十五章 传媒业经营

    第一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的

    第三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网络宣告精确营销的到来

    第十六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一节 受众是哪个

    第二节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

    第三节 受众的特征

    第四节 受众的细分

    第五节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第六节 受众的权利

    第七节 受众和媒体认知

    第八节 受众地位的新变化

    第十七章 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

    第一节 决定新闻生产的原因

    第二节 新闻生产的场域

    第三节 新闻选择和新闻选择的规范

    第四节 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第十八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专业需要和基本体裁

    第一节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专业需要

    第三节 新闻报道的构成

    第四节 传统媒体的新闻体裁

    第五节 新媒体的新闻制作

    第十九章 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第一节 新闻专业理念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第三节 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第二十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

    第一节 40年四次跨越

    第二节 新闻改革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学科建设: 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

    第四节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

    《传播学课程》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的概念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怎么样把握传播的定义

    2、传播与信息

    3、传播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管理软件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管理软件的特征

    3、社会信息管理软件的运行与社会进步

    第三节 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3、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进步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3、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4、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进步进程

    1、口语传播年代

    2、文字传播年代

    3、印刷传播年代

    4、电子传播年代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1、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进步

    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3、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有哪些用途

    1、符号的概念

    2、信号与象征符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4、符号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什么是意义

    2、符号意义的分类

    3、符号意义的暧昧性

    4、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1、人类的象征行为

    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3、象征两性教育与现代社会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点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3、传播过程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1、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2、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2、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3、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4、个人信息处置的基模理论

    第二节 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的动机

    2、人际传播的特征和社会功能

    3、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第一节 群体传播

    1、群体的定义及其种类

    2、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3、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4、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有哪些用途

    5、群体重压与趋同心理

    第二节 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1、集合行为的概念和发生条件

    2、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3、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第三节 组织传播

    1、组织与组织传播

    2、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3、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概念、特征与社会功能

    1、大众传播的概念

    2、大众传播的特征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进步过程

    1、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2、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3、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

    4、网络与大众传播的新革命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干扰

    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2、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干扰的两种看法

    3、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进步

    1、技术的概念和本质

    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3、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干扰

    4、当代新媒介技术发展势头及社会意义

    第二节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用途

    1、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的与制约原因

    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有哪些用途

    第九章 传播规范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一节 传播规范与媒介控制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2、利益群体和经济权势的控制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第二节 关于传播规范的几种规范理论

    1、极权主义规范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2、资本主义规范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3、社会主义规范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4、进步中国家的传播规范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1、“大众”的定义

    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3、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2、作为“市场”的受众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第三节 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1、分众的定义、社会观和理论依托

    2、媒介进步的分众化趋势

    3、有关分众需要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1、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用形态

    2、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原因

    3、对“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第十一章 传播成效研究

    第一节 传播成效研究的范围与课题

    1、传播成效的定义含义

    2、传播成效的种类及研究课题

    3、传播成效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传播成效研究的历史与进步

    1、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成效论”

    3、20世纪70年代未来的宏观成效理论

    第三节 传播成效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原因

    1、传播主体与传播成效

    2、传播方法与传播成效

    3、传播对象与传播成效

    第十二章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成效理论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征

    2、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问题和互联网传播环境的挑战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2、“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征

    3、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成效——“培养”理论

    1、“培养”理论的由来和背景

    2、“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看法

    3、“培养”理论的外围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成效

    1、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

    2、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

    3、框架成效与受众框架

    第五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1、“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3、从“知沟”到“数字鸿沟”——“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第六节 “第三人成效”——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1、“第三人成效”的定义及其理论缘起

    2、对“第三人成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3、“第三人成效”理论的意义和理解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1、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定义

    2、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第二节 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1、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

    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要紧课题

    1、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3、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 传播学的由来、形成与进步

    1、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2、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创始人

    3、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2、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办法

    第一节 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1、传播学调查研究的种类

    2、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1、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

    2、问卷设计

    第三节 内容剖析法

    1、内容剖析的概念和特征

    2、内容剖析的课题和作用与功效

    3、内容剖析的程序和技术

    第四节 控制实验法

    1、控制实验法的作用

    2、控制实验的基本程序与技术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