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点击数:432 | 发布时间:2024-11-12 | 来源:www.mvvuu.com

    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大家的学习年代,大伙肯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目前大家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1.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一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金千斤

    2.欲与俱

    3.见燕使者咸阳宫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爸爸妈妈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二


    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何由知吾可也?

    3.王见之,曰:牛何之?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5.百姓之不见保,为不需要恩焉。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不为者与不可以者何以异

    8.夫子之谓也。

    3.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三


    1、放、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诸:不识有诸?

    3、异: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方: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

    5、孝、悌:申之以孝悌之义

    4.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四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使用方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使用方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5.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五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很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籍何以至此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6.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六


    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因击沛公于坐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

    7.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七


    文言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⑤永之人争奔走焉

    8.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八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了解。

    动词的活用

    ①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总是有得。得:动词作名词,技巧,收成。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可以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很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可以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副词作动词

    不能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9.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九


    文言虚词

    1.而

    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纵一苇之所如

    3.于

    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呢。而又何羡乎

    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语气词,表疑问,吗。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形容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知不可乎骤得

    5.其

    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6.然

    凌万顷之茫然/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

    其声呜呜然

    10.高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要点必学二 篇十


    一词多义

    1、望:

    7月之望(名词,农历的每月15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如此)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