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点击数:689 | 发布时间:2024-12-26 | 来源:www.huixueya.com

    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学物理需要讲究办法和方法,更要掌握对要点进行总结整理。

    1.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一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维持不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思路

    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剖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受力,判断是不是遵受机械能守恒定律;

    适合选择参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状况的机械能;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2.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二


    1.功:W=Fscosplayα{W:功,F:恒力,s:位移,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水平,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Uab:a与b之间电势差即Uab=φa-φb}

    4.电功:W=UIt{U:电压,I:电流,t:通电时间}

    5.功率:P=W/t{P:功率[瓦],W:t时间内所做的功,t:做功所用时间}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

    8.电功率:P=UI{U:电路电压,I:电路电流}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I:电流强度,R:电阻值,t:通电时间}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m:物体水平,v:物体瞬时速度}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q:电量,φA:A点的电势}

    14.动能定理: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WG=-ΔEP

    3.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三


    静电的借助

    1、依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

    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借助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

    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置等。

    3、借助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

    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很多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方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4.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四


    电场线:电场线是大家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质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

    ①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

    ②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

    ③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

    3、电场线有哪些用途:

    ①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

    ②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4、电场线的特征:

    ①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

    ②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向交

    5.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五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L:有效长度}

    3)Em=nBSω{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ω:角速度,V:速度}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S:正对面积}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借助感应电流方向断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

    6.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六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t:时间}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U:导体两端电压,R:导体阻值}

    3.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

    4.纯电阻电路中:因为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5.焦耳定律:Q=I2Rt{Q:电热,I:通过导体的电流,R:导体的电阻值,t:通电时间}

    6.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E:电源电动势,U:路端电压,η:电源效率}

    7.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L:导体的.长度,S:导体横截面积}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E:电源电动势,R:外电路电阻,r:电源内阻}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7.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七


    1、焦耳定律

    1、概念: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2、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肯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办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3、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办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对气体不适用)。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8.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八


    起电办法的实验探究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肯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未必,除去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以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起电的办法

    使物体起电的办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摩擦起电:两种不一样的物体原子核_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_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_电子能力弱的物领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接触起电:带电物体因为缺少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感应起电:当带电体挨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挨近或离得远远的带电体的方向移动.

    三种起电的方法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维持不变。

    9.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九


    1、电场

    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用途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有哪些用途。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用途力,这种力叫电场力

    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遭到另一个电荷激起电场有哪些用途力。

    2、电场的描述

    1、电场强度:

    概念:把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遭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概念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概念式: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

    q——电荷量国际单位:库

    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

    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的方向。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物理意义:某点的场强为1N/C,它表示1C的点电荷在此处会遭到1N的电场力。

    匀强电场: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2、电场线:

    意义:假如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如此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

    特征:

    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质存在的线,而是为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因此电场线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正电荷,延伸到无穷远处;在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无穷远处,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闭合,不相交,更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

    10.高中二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笔记 篇十


    1.振荡电流和振荡电路

    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LC电路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

    2.电磁振荡及周期、频率

    电磁振荡的产生

    振荡原理:借助电容器的充放电和线圈的自感用途产生振荡电流,形成电场能与磁场能的相互转化。

    振荡过程: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所带电量和电场能均降低,直到零,电路中电流和磁场均增大,直到值。

    给电容器反向充电时,状况相反,电容器正反方向充放电一次,便完成一次振荡的全过程。

    振荡周期和频率: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时间叫电磁振荡的周期,一秒内完成电磁振荡的次数叫电磁振荡的频率。对于LC振荡电路。

    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就是电磁场。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