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要点汇总

点击数:306 | 发布时间:2025-01-09 | 来源:www.vaisoft.com

    把你的手举过你的头顶,你会发现你的手总比你的头要高,说明做事情总比想事情要紧,实实在在的去做些什么吧!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你我不是一直都相信吗?!呵呵,所以你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了,就不要怕了,老天是不会负有心人的。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以下文章,欢迎阅读与借鉴!

    1、质点的运动

    ——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地方速度Vs/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m/s

    加速度:m/s^2末速度:m/s

    时间:秒位移:米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平均速度是矢量。物体速度大,加速度未必大。a=/t只不过量度式,不是决定式。其它有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4、推论Vt^2=2gh

    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高度Hm=Vo^2/2g

    5、往返时间t=2Vo/g

    注:全过程处置: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分段处置: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备对称性。上升与下落过程具备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2、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Vot4、竖直方向位移=gt^2/2

    5、运动时间t=1/21/2)

    6、合速度Vt=1/2=Vo^2+^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o

    7、合位移S=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y/Sx=gt/2Vo

    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一般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重点。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R

    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米角度:弧度频率:赫

    周期:秒转速:r/s半径:米线速度:m/s

    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一直与速度方向垂直。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维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1/2ω=1/2T=2π1/2

    5、第一宇宙速度V1=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2=m*4π^2/T^2h≈3、6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水平密度等。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4、机械能

    1、功

    做功的两个条件:用途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功的大小:W=Fscosplaya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

    1J=1N*m

    当0<=a<派/2w>0F做正功F是动力

    当a=派/2w=0F不作功

    当派/2<=a<派W<0F做负功F是阻力

    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playa

    2、功率

    概念:功跟完成这类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1000w=1kw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P=Fvcosplay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P=Fv。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质功率:指机器在实质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实质功率≤额定功率

    机车运动问题

    P=FvF=ma+f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

    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

    a恒定F不变V在增加P实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肯定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功和能的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和能有什么区别:能是物体运动状况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况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况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不同。

    4、动能。动能定理

    动能概念:物体因为运动而具备的能量。用Ek表示

    表达式Ek=1/2mv^2能是标量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1kg*m^2/s^2=1J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概念:物体因为被举高而具备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重力做功的特征:只和初末地方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形变而具备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备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状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维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1、功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功的概念式:

    注意:时,;但时,,力不做功;时,.

    2、功率

    功与完成这类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P=Fv

    3、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重力势能的值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有关。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降低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降低量:。

    重力做功的特征: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物体的起始地方有关,而跟物体的具体运动路径无关。

    4、动能

    物体因为运动而具备的能量。

    物体水平越大,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

    5、动能定理

    合力在某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或。

    6、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统称,可表示为:

    E=Ek+Ep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维持不变。

    式中是物体处于状况1时的势能和动能,是物体处于状况2时的势能和动能。

    7、用电火花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下落高度的测量:等于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

    比较V2与2gh相等或近似相等,则说明机械能守恒

    8、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维持不变。

    9、能源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能源是人类可以借助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借助能源大致历程了三个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

    能量的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我们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第三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借助;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大家也没办法把这类内能采集起来重新借助。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借助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目上并未降低,但在可借助的品质上减少了,从便于借助变成不利于借助的了。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源于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10、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假如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样这物体的实质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质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状况求合运动状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状况求分运动状况叫运动的分解。

    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因为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相同的成效。

    独立性:某方向上的运动不会由于其它方向上是不是有运动而影响我们的运动性质。

    等时性:合运动通过合位移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一个分运动通过分位移的时间相等,即各分运动一直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

    11、平抛运动的规律

    将物体以肯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状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平抛运动的特征:加速度a=g恒定,方向竖直向下;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平抛运动的处置办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x=v0ty=gt2

    12、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沿圆周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13、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线速度:物体在某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在圆周的切线方向上。

    表达式:

    角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表达式:,其单位为弧度每秒,。

    周期: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频率:,单位:赫兹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