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和自己说话
最好是有声地说话,请"意识"调动内心深处的 "潜意识"。可以站在镜子面前,看着我们的双眼,真诚地表述我们的愿望:"你立刻要参加一场至关要紧的考试了,我相信你的实力,只须肯努力,你肯定可以成功的!加油!"。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或许会感到难为情,感觉自言自语有点傻;但尝试之后会发现,经过如此的自言自语,你的心情会愈加积极乐观,思维、行动的效率也会提升。如此的自我暗示可以每周进行1~2次。
在想象中预演
在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中将自己彻底放松,并将期望达到的目的在脑海中进行明确细腻的预演。譬如,想象着自己考入了理想的学府,想象着自己在校园徜徉,想象着自己在研究室做实验等。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理想,我想为我的理想去付出去奋斗!"有了如此的心理预期,人就会有前进的动力。想象之后,脑海中会留下一个积极的记忆印痕;而在遇见真实的情境后,记忆就会被激活,从而引导人的思维和行动。
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叫人冷静地察看我们的内心深处,然后将察看的结果如实讲出来。当考生考研信心不足的时候,与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多交流,把心里话、苦衷都倾诉出来,如此会使心理上的重压得到释放。别人的安慰、鼓励和支持,能够帮助考生改变信心不足的状况。此外,考生可以常常看一些考研成功者的经验文章,看看他们是如何在自信心不足的状况下走出低谷的。同时也对自己进行如此的鼓励:大家都会遇见"拦路虎",既然其他人可以打败它,我同样也行!
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是最后一次
在遭遇不顺和失败的时候,试着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状况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情发生了。""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经发生了,那样将来就该‘否极泰来'了!" 等等。如此做会给自己以信心,增强心中的安全感。
不要总强调负面信息。
不要一直给自己一些如此的提醒:"昨天我有20个单词没背下来"、"这种题我一直找不到解题思路"等等。越是如此担忧的事情越容易发生,所以,聪明人应该防止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该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如:"多背几遍我就能记住了"、"这次了解错在哪儿,下次做这种数学题的时候就有经验了"等等。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强调负面结果,成效会好不少。
别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不要一直对自己说"我的能力实在不可以"、"我缺少解题的方法"、"我不合适考研"如此的话。要了解真的可以击倒你的人有时恰恰正是你一个人。因此,不要给自己贴上"这不可以、那不可以"的失败"标签",而应该多给自己一些勉励与信心,所谓考研成功其实就是考生在考试中发挥源于己实质的水平。平常多做一些纵向比较,盲目与别人攀比只能挫伤我们的信心,打击自己考研的积极性。不断告诉自己"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必然会成功。"等等。
培养好的行为习惯
自我心理暗示不止是以上直接的潜意识的交流,还包含不少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一些细节。譬如,走路时挺胸抬头,会感觉自己非常有精神;外出的时候照照镜子整理好仪表,会对自己形象有个积极的评价;工作或学习的时候整理好桌面,摆设好物品,让自己感到非常从容非常有条理;说话的时候明确大方,让自己感到自信沉稳......这类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地方,其实都会无声无息地影响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最后,中公考研祝你考试成功!
推荐阅读:
考研十大积极心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