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三十年之解释说明(5)

点击数:470 | 发布时间:2025-01-26 | 来源:www.kislmq.com

    国剧运动:1926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倡导”国剧运动“。他们倡导从整理与借助旧戏入手去打造”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倡导发扬传统戏曲”纯粹艺术“的倾向;在戏剧表现上,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征,在”写意的“与”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预言”再过几十年大多数的中国戏剧,将要变成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的形式“。–;–;他们的这一设想,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因为不合适当时社会的需要,终未能达成,但作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在现代戏剧进步史上留下了痕迹。

    社会分析小说: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其特征是:表现年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刚开始就运用肯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剖析,以发展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特别是塑造年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史或凸出人物性格的一瞬。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这样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这种小说模式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将来,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年轻人在左翼文学运动推进下一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备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8月的乡村》等。

    大河小说: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着。李劫人曾留学法国,受其影响。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步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宏篇巨着《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具备宏伟的构架与深广度,让人称为是”大河小说“,其长篇巨着亦被叫做”小说的近代史“。

    汉园三诗人: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重视以诗歌传达独特的风韵:何其芳主要表现年轻人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擅长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开明派:30年代独具特点的一支散文作家队伍,他们大都是上海立达学园的同事,30年代又聚集在开明书店周围,有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诸先生。”开明“同人散文家是积极的生活派,热切的爱国者,讲究品格、气节和操守。他们的作品平淡如水,了解如话,却擅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情境,严谨而有韵致。

    上海艺术剧社: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的第一个话剧团体。由郑伯奇、沈端先等发起,1929年秋在上海成立。社长郑伯奇。出版《艺术》和《沙仑》等戏剧刊物及《戏剧论文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步新兴戏剧及”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并先后组织了两次公演,介绍了法国左翼剧作家罗曼罗兰的《爱与死的角逐》等具备革命倾向的剧目。它有力地促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戏剧理论建设,为中国左翼戏剧家网盟的成立筹备了条件。

    后浪漫主义:上海”孤岛“和国统区内典型的通俗、先锋两栖作家,是徐訏和无名氏。这种作家的出现,肯定意义上反映了40年代城市读者对小说的赏析趣味的提升。有人称之为”后浪漫主义小说“,强调了他们的文学品位,既有浪漫主义理想,又渗入现代主义精神。他们的小说具备浪漫主义的手法,抒情的笔调,但又不同于郁达夫代表的前期浪漫派小说,而是更多神秘荒诞色彩。代表作有徐訏的《风萧萧》等。

    街头诗运动: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倡导”抗战的,民族的,大家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为突出,结构上使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步伐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激励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用途,被闻一多称为“年代的鼓手”。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