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所有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更不是难事,只须你做到了感兴趣。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给大伙收拾的《人教版高中三年级物理模拟考试》供大伙参考,欢迎阅读!
人教版高中三年级物理模拟考试(一)
1.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肯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K
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肯定增加
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2.A、B两球一模一样,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里的同一深度,A、B用同一种特殊材料制作.当温度稍微升高,球的体积就明显增大,假如水和水银的初温及缓慢升高后的末温都相同,且两球热膨胀后体积也相等,两球也不上升,则
A.A球吸收的热量多
B.B球吸收的热量多
C.A、B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不可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3.,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轩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而“划水”,推进转轮转动.离开热水一,叶片形状飞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轮依赖自己惯性转动,无需消耗外面能量
B.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己
C.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
D.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肯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
4.将一绝热气缸放在水平的平台上,缸内封闭了肯定水平的气体,绝热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现使平台绕中心轴匀速转动,气缸和平台相对静止,缸内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则缸内气体
A.压强减小,内能增大
B.压强、内能都减小
C.压强、内能都不变
D.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5.水平放置的密封汽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右边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汽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第三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况相比
A.右侧气体温度升高,左侧气体温度不变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左侧气体压强增大
D.右侧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6.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
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
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
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
人教版高中三年级物理模拟考试(二)
1、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水平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g3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降低mgh3B.物体的机械能降低2mgh3
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3D.重力做功mgh
2.从合肥开往南京、上海的动车组开始运行,动车组的优点是列车的运行速度快.提升列车运行速度的一个重点技术问题是提升机车发动机的功率.动车组机车的额定功率是普通机车的27倍,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则动车组运行的速度是普通列车的
A.1倍B.2倍C.3倍D.9倍
3.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着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物体抛出时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
A.sin2θB.cosplay2θC.tan2θD.cot2θ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维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F和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5.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肯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环的水平是1kg
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
C.前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25W
D.前3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5.75J
6.一块木板可绕过O点的光滑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板上放有一木块,木板右端遭到竖直向上有哪些用途力F,从图中实线地方缓慢转动到虚线地方,木块相对木板不发生滑动.则在此过程中
A.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不做功
B.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做负功
C.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不做功
D.F对木板所做的功等于木板重力势能的增加
7.水平为1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因为遭到地面摩擦阻力用途,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g=10m/s2,则物体在水平地面上
A.所受合外力大小为5N
B.滑行的总时间为2s
C.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D.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8.A、B两物体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置于固定斜面体的两个斜面的相同高度,处于静止状况,两斜面的倾角分别是53°和37°,若不计摩擦,剪断细绳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着地时的速度相同
B.两物体着地时的动能相同
C.两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相同
D.两物体着地时所受重力的功率相同
9.一个水平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长直杆上,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同时对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有哪些用途力F,并使F的大小随v的大小变化,两者关系F=kv,其中k为常数,则环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大小可能为…
A.12mv20
B.0
C.12mv20+m3g22k2
D.12mv20-m3g22k2
10.木箱高为L,其底部有一个小物体Q,现用力竖直向上拉木箱,使木箱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若维持拉力的功率不变,经过时间t,木箱达到速度,这个时候让木箱忽然停止,小物领会继续向上运动,且恰能到达木箱顶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木箱的速度
B.时间t内拉力的功率
C.时间t内木箱上升的高度
D.木箱和小物体的水平
2、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根据题目需要作答。
11.与普通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骑行更省力.下表为某一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在额定输出功率不变的状况下,水平为60kg的人骑着此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4倍.当此电动车达到速度时,牵引力为________N,当行车速度为2m/s时,其加速度为________m/s2.
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选出一条纸带.其中O点为起始点,A、B、C为从适合地方开始选取的三个点,打点计时器通一50Hz的交流电,用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测得OA=11.13cm,OB=17.69cm,OC=25.9cm.记录的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需要的是________,应写成________cm.在记数点A和B之间、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未画出.重锤的水平是0.5kg.依据以上数据,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降低了________J,这个时候它的动能是________J.
3、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要紧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可以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需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某弹性小球从距地面高度H处静止下落,假设小球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但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小球只能上升34H.现为了使小球与地面碰撞后还能上升原来的高度H,则需要给小球多大的初速度v0?
14.水平传送带正以2m/s的速度运行,两端水平距离l=8m,把一水平m=2kg的一个物块轻轻放到传送带的A端,物块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右运动,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则把这个物块从A端传送到B端的过程中,不计物块的大小,g取10m/s2,求:
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摩擦力做功的功率.
15.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小球A、B水平分别为m、3m.A球从左侧某高处由静止释放,并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球相撞,碰撞后A球被反向弹回,且A、B球能达到的高度均为14R.重力加速度为g.问:
碰撞刚结束时B球对轨道的重压大小;
通过计算说明,碰撞过程中A、B球组成的系统有无机械能损失?若有损失,求出损失了多少?
1.A分析:由物体的受力剖析知,mg-f=ma=mg3,则f=2mg3,向上,对物体做负功,机械能降低.重力势能变化由重力做功引起,重力做正功mgh,则重力势能降低mgh.机械能变化由外力引起,外力即f做功-2mgh3,机械能降低2mgh3.动能变化由合外力做功引起,合外力为mg3,做功为mgh3,动能增加mgh3.
2.C分析:列车以速度行驶时的功率P=fv=kv3,所以动车组机车的额定功率是普通机车的27倍时,动车组的行驶速度为普通列车的3倍,故C项正确.
3.D分析:依据平抛运动常识可以求出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之间的关系,即vyvx=tanθ.求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分别为Ep=mgh=mgvyt2=12mv2y,Ek=12mv20=12mv2x,则EkEp=2=cot2θ,故D项对.
4.AD分析:由P=Fv可判断,开始时汽车做匀速运动,则F0=f,P=F0v0,v0=P/f,当汽车功率减小一半P′=P/2时,汽车开始做变减速运动,其牵引力为F1=P′/v=P/2v=F0/2,加速度大小为a=/m=f/m-P/,这样来看,伴随汽行车速度度v减小,其加速度a也减小,最后以v=v0/2做匀速运动,故A项正确;同理,可看出汽车的牵引力由F1=F0/2最后增加到F0,所以,D项也正确.
5.AD分析:设小环的水平为m,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为α,乙知,小环在第1s内的加速度a=0.51m/s2=0.5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5-mgsinα=ma,4.5=mgsinα,得m=1kg,A项正确;sinα=0.45,B项错误;剖析可得前3s内拉力F的功率以1s末为,Pm=Fv=5×0.5W=2.5W,C项错误;前3s内小环沿杆上升的位移x=0.52×1m+0.5×2m=1.25m,前3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ΔE=12mv2+mgxsinα=5.75J,故D项正确.
6.C分析:因为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并且和运动方向一直垂直,所以摩擦力不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所以弹力对木块做正功,故A、B两项错,C项对;力F对木板所做的功等于木板和木块重力势能的增加,故D项错.
7.D分析:依据题中图象可知物体遭到的摩擦力为2.5N,加速度为2.5m/s2,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出时间为4s.
8.D分析:两物体着地时速度的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故A项错;因为两侧斜面的角度不同并开始时处于静止状况,所以水平不同,落地时的动能和机械能也不同,故B、C两项错;物体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合力大小相等,着地时速度大小也相等,且也沿斜面方向,所以着地时所受重力的功率相同,故D项对.
9.ABD分析:分状况进行讨论,假如开始时重力和F相等,则圆环做匀速运动,动能不变,A项正确;假如重力大于F,则减速过程中摩擦力渐渐增大,最后静止,B项正确;假如开始时重力小于F,则做减速运动时摩擦力渐渐减小到零,D项正确.
10.AC分析:速度vm=2gL,此时F=g,P=Fvm,由动能定理,Pt-gh=12v2m,水平约去,可以求得高度h.
11.400.6
12.25.9cm25.900.8670.852
13.分析:静止下落时,由动能定理可得:
mg14H-f74H=0
解得:f=17mg
以初速度v0下落时,由动能定理可得:
-f2H=0-12mv20,解得v0=47gH.
答案:47gH
14.分析:物体刚放到传送带上时,因为与传送带有相对运动,物块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物块做加速运动,摩擦力对物块做功,求出物块在摩擦力用途下的位移和运动时间,由P=Wt和P=Fv分别求出平均功率和功率.
物块受向右的摩擦力f=μmg=0.1×2×10N=2N,加速度a=fm=μg=0.1×10m/s2=1m/s2
当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的位移x=v22a=222×1m=2m
摩擦力做功为:W=fx=2×2J=4J
相对静止后物块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力,此后物块匀速运动到B端,物块由A端到B端所用的时间为
t=va+l-xv=21s+8-22s=5s
则物块在被传送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为
P=Wt=45W=0.8W.
当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摩擦力的功率,则
Pm=fv=2×2W=4W.
答案:0.8W4W
15.分析:因A、B球能达到的高度均为14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12mv2=14mgR,vA=vB=gR2
设B球遭到的支持力大小为N,依据牛顿第二定律:
N-3mg=3mv2BR,得N=92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B对轨道的重压大小为:N′=N=92mg.
设A球碰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mv0=-mvA+3mvB
代入vA与vB的值,有:v0=2gR
碰前系统的机械能E1=12mv20=mgR
碰后系统的机械能为E2=14mgR+34mgR=mgR
故E1=E2,无机械能损失.
答案:92mg
无机械能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