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下册地理必学一要点

点击数:385 | 发布时间:2025-02-15 | 来源:www.huijianjun.com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学会现在的常识,还要把高中的常识与初中的常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念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需要。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高中一年级下册地理必学一要点》,期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一年级下册地理必学一要点(一)


    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产生是什么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昼夜交替产生是什么原因——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地方时计算办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使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

    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使用条件:东加西减。

    光照图的判读办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高中一年级下册地理必学一要点(二)

    1、岩石圈的结构: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都是由岩石组成。

    2、沉积岩的特点:层理架构、化石;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突破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

    环节名字: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外力用途---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用途---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

    4、地质用途:内力用途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用途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一同用途的结果,在不一样的地址和时期总是某一种用途占主导。

    5、板块架构学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板块相撞,国内--国内:山脉

    国内--大洋:国内上形成山脉或岛屿,大洋处形成海沟。

    板块张裂,裂谷、大洋中脊。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

    要紧例子: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东亚岛弧链、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落基山: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包含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国内;

    6、定义辨析:地质架构:背斜、向斜、断层

    地貌、地表形态:山岭、谷地

    7、流水用途:

    流水侵蚀:峡谷、瀑布、河流上游V形河道。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沟谷发育

    流水沉积: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8、风力用途: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新疆魔鬼城

    风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成因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