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你的专业选对了吗

点击数:662 | 发布时间:2024-11-09 | 来源:www.bibcp.com

    考研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这个重新选择主要体目前对专业和学校的选择,这也是考研规划的重中之重,即择校、择专业。在距离19考研还有不到一年的时候,就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审视、知道和规划,考研就胜了一半了。

    第一有一个问题就是考研应该先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答案是应该先选专业。为何?由于专业选择的侧重点是考虑你将来的职业进步路径,而学校的选择侧重点是将来院校的角逐困难程度。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你最后才可能选得出来。

    现在全中国总共有430多个国家明确列出来的考研的2级学科,马上来可以选择的考研专业,但假如算上每个学校自设专业与交叉专业,那专业就更多,还有不少学校是根据专业方向招生,分得更细,全国大概有两千多个专业。

    现在全国两千多个拥有硕士学位授与点的本科以上院校单位,加上研究所,现在总共是937个硕士点,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加、重组。两千多个专业、九百多个单位,所以假如刚开始上去眉毛胡子一把抓,先选一个学校,再去选里边的专业,是无法操作的。

    所以大家只能先选择专业,缩小选择面,从专业里面去看全国九百多个单位,有多少个单位在招这个专业,从而再去断定这类学校里边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大家只有通过这种办法,才可能逐步地缩小大家的选择范围。

    专业的选择确定了你这一辈子做什么,你在什么范围里边工作,你吃哪碗饭。在选专业的过程中,避开下面这类误区,你的专业基本上就选对了。

    第一个误区,就是追热点。所谓的热点就意味着招生人数多。一个专业招的人多,它就势必热点。全国现在考试报名最火爆的专业有MBA、MPPC、法律硕士、MPA、计算机、临床医学等,但热点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由于热点与否,它只不过一个数目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水平标准。

    第二个是兴趣。有人说难道兴趣这个东西还大概是误区吗?我就喜欢,我就要报。但在审视一个人的兴趣之前,必须要想好三点。第一,你是否做好筹备在这个专业范围里边奉献终生。第二,你是不是已经熟知这个专业,还是只不过凭感觉喜欢。第三个,你是不是真的拥有在这个专业范围里边去PK其他同学的潜力和资质,毕竟其他人学了那样长期。

    第三个误区是同学们有时候选专业,非得跟我们的本科专业相结合。假如你跨专业,其实完全可以跨一个跟本科一点关系都没的。

    在选专业的时候必须要知道研究生专业和本科专业是什么关系。全国现在总共有13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有172个一级学科,有563个二级学科,有若干个研究方向。研究生是要考二级学科,或者说是研究方向。

    譬如有人以后要考经济学里面的一个专业——产业经济学,这里产业经济学就是一个研究生的专业,在本科阶段基本上没什么学校开的本科专业叫产业经济学,基本上就开经济学,就到这个程度。但也有特殊,譬如,中国传媒大学,就有一个单独的研究生专业,叫做电视传媒经济学,它是一个单独的方向,这个方向也会会成为一个专业。

    一个研究方向会不会独立地招生,取决于在考这个专业、这个方向的时候,目的学校给这个方向、专业是否单独命题,考生要去看其初试科目的专业课跟别的专业是否一样。

    所以,不要片面地说“老师我一定不考我一个人的本科专业”,必须要看本科专业有什么细分的方向,有什么细分的二级学科。

    第二,在选研究生专业的时候,不要望文生义,不少学科一看名字,会产生很明显的误区。譬如,社会学,毕业的时候拿的是法学的硕士学位。大家可以通过区别6位数的学科代码的前两位,去区别毕业之后拿什么硕士学位。由于硕士学位就集中在那13个学科之中。通过学科代码来区别不一样的专业。每个学校会给它所招的学科专业一个学科代码,并且学科代码六位数当中,其中的第三位若是5,那就意味着这个专业是专业硕士。

    关于专业的选择,还要弄了解一个至关要紧的问题,就是专业和将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

    依据将来工作之间的对口关系,专业可大致分成了两大类别:一大类别叫做技术型专业,一类型别叫做实践型专业。技术型专业,以后工作对口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基本上学这种专业,也都主要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比如医学,工学,经济学,理学,农学,为何它的对口度比较高?由于它的门槛比较高。你若是要干工科有关范围、技术型的工作,没学这个专业基本没办法基础知识。

    实践型专业在以后找工作的过程当中,和所学专业之间并没那样强的关联。实践型专业,本质来讲并非在学这个常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常识背后给你提供的一种学习的思维。换句话说你读实践型专业的研究生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去到一个最好的平台,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一种证明,而不是专业本身是证明。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