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新生要依据我们的条件,与高中阶段学科常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与考查的常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征,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技巧。今天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国内最早用牛耕技术是在
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
2.东汉时治理黄河获得重大成效的是
A.李冰B.郑国C.王安石D.王景
3.古时候中国纺织材料刚开始用的是
①麻②葛③丝④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唐代晚期,首创釉下彩绘的是
A.河北定窑B.河南钧窑C.长沙铜官窑D.浙江龙泉窑
5.陆游《杂赋》诗写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餐厅”,说明宋代
A.开始出现草市B.夜市比较兴盛
C.草市已拥有较完备的餐饮服务设施D.草市买卖只在早上进行
6.开始实行盐铁官营规范是在
A.秦始皇年代B.汉高祖年代C.汉武帝年代D.唐太宗年代
7.鸦片战争前,中国商人将经营收益用于买田置地,对近代经济进步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劳动力缺少B.资金短缺
C.购买力低下D.丧失海外市场
8.鸦片战争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以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2、三元,多至十7、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
B.中国在对外贸易逐步获得优势
C.中国农商品的产品化程度高
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材料产地
9.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进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步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时尚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10.1948年,天津流传如此的歌谣:“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薪资似雪团,攥会就化掉。”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
A.国统区经济全方位崩溃B.国民政府聚敛财富
C.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D.投机商囤积居奇
11.1953年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A.达成国家工业化
B.自食其力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
C.加大民主与加大法制相结合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12.1956至1966的十年间,中国先后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是
①鞍山②包头③宝山④武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3.xx届xx全会将来,率先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B.四川、福建C.四川、浙江D.安徽、湖南
14.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①*南方谈话②中共xx大召开
③中共xx大召开④中共xx大召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5.下列对右图的剖析正确的有
①图中的情景出目前鸦片战争将来
②当时西式快餐馆主要分布在国内各通商口岸
③西式快餐的烹饪方法就餐环境礼节需要与
中式快餐没非常大不同
④西式快餐馆在华的开设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要紧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6.中国古时候传统农业的主要经营方法是
A.小农户个体经营B.田庄集体经营C.工官规范D.刀耕火种
17.“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国内古时候
A.古时候妇女的地位较高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法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法D.产品经济的发达
18.右图所示的耕作方法最早出目前
A.西汉B.东汉C.秦朝D.春秋战国
19.下列关于冶铁业的供风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然通风
②以水力作动力鼓风
③蓄力鼓风
④人力皮囊鼓风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20.清代康熙年间,推进瓷生产技术提升的工艺创造是
A.青瓷工艺B.白瓷工艺C.釉下彩绘工艺D.粉彩瓷器工艺
21.宋代的“市”,突破了以前的限制,表目前
①封闭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
②分散于宅屋之间
③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2.宋元时期,国内国外商运飞速发展,产品远销
①东亚②南亚③西亚④北非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3.在国内古时候,据了解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些区段“地值寸金”的城市指的是:
A.上海B.苏州C.杭州D.汉口
24.对重农抑商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A.强调进步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B.目的是为打击富商大贾,维护农民利益
C.有益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
D.使社会经济活力遭到压抑,妨碍新的经济意原因和生产方法的萌芽
25.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前夜”。下面可以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苏州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现象
D.封建地租的风靡
26.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该材料不可以说明
A.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肯定的进步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2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其所创办的企业大多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缘由在于
①江南区域产品经济发达②地理条件优越,便于国外贸易
③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飞速④清政府看重,贸易政策打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8.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己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它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它的进步经历说明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显著的进步
B.民族工业的进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进步困难重重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独立的进步
29.右图人物是清末状元,曾任中华民国农林、
工商部长。他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成为中国近代
民族工商业的楷模。他是
A.张謇B.陈启沅
C.周学熙D.荣德生
30.下图是国内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进步示意图,其中对2、3、5、6处的说明,正确的是
A.进一步进步、黄金时期、形势逆转、降低
B.初步进步、进一步进步、曲折进步、萎缩
C.进一步进步、迅猛进步、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进步、萎缩、陷入绝境
31.唐山启新洋灰公司是民国时期的民营水泥企业,1934年前产值达27万吨,此后产量紧急降低。1947年仅16万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降低是什么原因有
①自己商品竞争优势差
②官僚资本的侵夺
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④残酷的战争环境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2.老舍的话剧《茶楼》中有一位秦二爷。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得了没钱人,那才能抵制外贸,那才能救国!”192024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缘由不包含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倡导用国货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想与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进
33.图7反映了国内某时期工业建设的收获,该时期是
A.1946—1949年
B.1949—1952年
C.1953—1957年
D.1978—1999年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法是
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
2、致使深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成的根本缘由是
A.诸侯国承认对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的用法和牛耕的渐渐推广
C.封建剥削方法的逐步产生和进步
D.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
3、古时候劳动人民在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了一流的农业生产灌溉工具,下列是借助自然力的农具是①翻车②耧车③高转筒车④风力水车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③④
4、下列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商品的手工业类型是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冶铜业
5、北魏至唐朝前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规范是
A.井田制B.均田制C.屯田制D.绘制“鱼鳞图册”
6、下列关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B.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禁止所有对外贸易D.妨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
7、15世纪,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并出现“寻金热”,这主如果
A.世风日下,奢侈腐化的生活方法需要
B.东西方贸易畅通,金银很多外流所致
C.产品经济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D.资产阶级国家支持国外贸易
8、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沿岸B.亚洲太平洋区域C.大西洋沿岸D.北美区域
9、20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是
①资本的原始积累②有很多的雇佣劳动力
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④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10、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怎么样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居然在日常会遭遇这样的困境,并出现这样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角逐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涉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11、下列来自于第二次工业中出现的交通工具是
A.蒸汽机车和汽车B.汽车和飞机
C.蒸汽轮船和飞机D.火车和拖拉机
12、鸦片战争将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渐渐解体,这种“解体”的意思是
A.大量洋纱洋布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完全控制国内市场
C.自然经济已经被取代D.封建农业与手工业渐渐离别并日益产品化
13、洋务运动可以说是迈开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引进西方的科技B.打造新式海军
C.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规范
14、“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打造后,他们觉得“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觉得其无效是什么原因
A.列强的侵略B.中国民族工业的软弱
C.封建*规范的妨碍D.民族资产阶级自己的局限
15、南洋兄弟烟草企业的红金龙烟广告:“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此广告一出,该烟销售量大增,这一现象最大概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华民国成立之初D.新中国成立之初
16、列宁曾说过:“大家用‘强攻’方法,即用最简单、飞速、直接的方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10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7.(2009广东理科基础68)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很多人觉得,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达成工业化,五年计划可能并非的、更不是的方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讲有肯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达成工业化的渠道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发挥过积极推动作用
18、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升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升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涉,限制出口
19.(2009年江苏历史1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用途包含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要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提供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如此做的目的应该是
A.保持USD价格B.赚取更多英镑C.支持浮动汇率D.制造金融混乱
21、下列各项,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进步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打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22、下列运动中,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进步水平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A.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D.*
23、大家对于经济文化进步的需要同目前经济文化难以满足人民需要情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B.1956C.1966D.1978
24、建国以来党的历的伟大转折是
A.遵义会议B.“*”结束
C.中共“八大”D.中共xx届xx全会
25、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紧决定是发生在
A.1992年*“南方谈话”B.1992年中共xx大
C.1993年中共xx届xx全会D.1997年中共xx大
26、xx届xx全会后,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需要,国内实行了改革开放策略,其中最早对外开放的两个省份是①安徽②广东③四川④福建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7、20世纪90年代,旨在推进长江流域经济新起飞的举措是
A.打造深圳等经济特区B.开放上海等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D.开放合肥等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
28、近年来,伴随全球化的进步,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如果由于全球化致使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降低④发达国家对进步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9.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
A.节省用电B.察看星空C.宣传环保D.纪念爱迪生
30.欧盟打造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角逐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大且相互间消除去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觉到角逐重压
D.上海合作组织的打造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