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201011、培养目的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革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进步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学会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剖析办法,学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既知道中国国情又具备国际视线,可以在政治社会经济各范围从事经济管理、政策研究、经济预测、经营决策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2、培养需要
本专业需要学会经济学入门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办法,拥有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办法察看理解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能力,熟知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具备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与剖析解决经济问题的实质应用能力。主要包含:1.学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办法;
2.学会唯物辩证法、历史办法与主要体现为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定量剖析办法;3.具备经济范围有关行业所需要的专业写作、外语阅读、语言表达交流、跨文化交流、数据剖析、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和实践技能;
4.熟知基本国情与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5.知道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经济社会进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6.具备初步的经济学研究和实质工作能力,具备对新常识新技能的学习力和肯定的革新创业能力,满足经济范围有关行业的工作需要。3、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应用经济学。参加本专业有关课程学习需具备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等本专业所需的入门知识。本专业课程设置如下表,必考课程为11门,学分为53分。选考课程门数不少于4门,学分高于20分。考试课程有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专业名字:经济学代码:020101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备注 | |
必考课 | 思政课 | 1 | 15040 | 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核心课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
5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
6 | 14658 | 政治经济学(中级) | 6 | |||
7 | 13135 | 西方经济学(中级) | 6 | |||
8 | 00140 | 国际经济学 | 6 | |||
9 | 00142 | 计量经济学 | 6 | |||
10 | 00143 | 经济思想史 | 5 | |||
11 | 00051 | 管理软件中计算机应用 | 3 | |||
00052 | 管理软件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1 | ||||
选考课 | 推荐选考课 | 12 | 0418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 5 | 选考课程门数不少于4门,学分高于20分。 |
13 | 00138 |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 4 | |||
14 | 14088 | 地区经济学(中级) | 3 | |||
14089 | 地区经济学(中级)(实践) | 2 | ||||
15 | 00141 | 进步经济学 | 6 | |||
16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6 | |||
17 | 11402 | 应用统计办法 | 5 | |||
18 | 13340 | 产业经济学 | 4 | |||
19 | 00183 | 消费经济学 | 4 | |||
20 | 07844 | AI导论 | 4 | |||
毕业环节 | 21 | 10206 | 经济学毕业论文 | 0 | ||
总学分 | 73 |
序号 | 省内高校代码 | 国家高校代码 | 高校名字 | 面向社会 | 面向助学班 | ||||||
---|---|---|---|---|---|---|---|---|---|---|---|
允许注册 | 允许考试报名 | 允许毕业 | 预警 | 允许注册 | 允许考试报名 | 允许毕业 | 预警 | ||||
1 | 9108 | 9108 | 湖南师范大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是 | 是 | 否 |
2 | 9117 | 9117 | 湖南工商大学 | 是 | 是 | 是 | 否 | 是 | 是 | 是 | 否 |
2.本专业为专科起点本科层次,考生申请毕业时须提供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证书。5、新旧计划课程顶替方法经济学专业计划课程与原经济学计划课程对照表
新计划课程 | 原计划课程 |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
1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见说明 |
2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见说明 |
3 | 14658 | 政治经济学(中级) | 04811宏观经济学 |
4 | 13135 | 西方经济学(中级) | 00139西方经济学、993 |
5 | 00140 | 国际经济学 | 00140国际经济学、994 |
6 | 00142 | 计量经济学 | 00142计量经济学、995 |
7 | 00143 | 经济思想史 | 00143经济思想史、992 |
8 | 00051 | 管理软件中计算机应用 | 00051管理软件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00052)见说明、022 |
00052 | 管理软件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
9 | 0418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21、021 |
10 | 00138 |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 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991 |
11 | 14088 | 地区经济学(中级) | 00937政府、政策与经济学、0021、021 |
14089 | 地区经济学(中级)(实践) | ||
12 | 00141 | 进步经济学 | 00141进步经济学、996 |
13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00054管理学原理 |
14 | 11402 | 应用统计办法 | 06270技术经济学 |
15 | 13340 | 产业经济学 | 05322产业经济学 |
16 | 00183 | 消费经济学 | |
17 | 07844 | AI导论 |
2.2026年之前获得06516地区经济学课程合格成绩可以顶替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或选考课程合格成绩,但不能重复顶替用。
3.2026年前获得05322产业经济学课程合格成绩可以顶替00051管理软件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或一门学分低于4学分的课程合格成绩,但不能重复顶替用。4.2018年前获得00009(或00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或05156经济学原理课程合格成绩,可以顶替14658政治经济学(中级)课程合格成绩。
6、课程说明1.政治经济学(中级)[14658]
本课程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旨在回答社会经济的结构、各种经济范畴的性质及形成缘由,并揭示人类社会经济进步根本规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含:产品与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生产与分配、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范、社会主义优质进步、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全球化等。2.西方经济学(中级)[13135]
本课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探讨个体经济行为,研究市场机制运行规律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有哪些用途,主要内容包含:均衡价格理论、买家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介绍国民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主要内容包含: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3.国际经济学[00140]本课程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该课程主要内容包含:比较利益理论、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理论、对外贸易政策、关税与贸易协定、汇率理论、国际收入支出理论、要点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等。
4.计量经济学[00142]本课程以肯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与统计学办法,以打造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方法,定量剖析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该课程主要内容包含: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有关、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联立方程组模型等。
5.经济思想史[00143]本课程以经济学说的产生和进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不同社会形态中产生的经济学说和思想的历史,探索经济学说和思想进步的规律与特征。该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前古典经济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边际主义思想、新古典主义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思想、奥地利学派思想、瑞典学派思想等。
6.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本课程重点研究1840年以来中国经济进步的过程、规律及特征。该课程主要内容包含: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经济、鸦片战争后的晚清经济、民国时期的中国经济、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等。
7.地区经济学(中级)[14088]本课程以地区经济为对象,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肯定自然地区或行政地区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用途、机制。该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区位理论、地区经济进步理论、地区产业结构理论、区际分工与联系、城乡关系及其进步、地区政策等。
8.进步经济学[00141]本课程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进步中国家怎么样达成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重点研究经济发展趋势、经济进步与社会进步相互关系规律、以经济进步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趋势等。该课程主要内容包含: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形成与经济进步、人力资源与经济进步、技术进步与经济进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
9.应用统计办法[11402]本课程侧重于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办法运用到社会、经济、科学研究的每个范围以解决各学科的具体问题。该课程主要内容包含: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抽样判断法、抽样估计办法、指数剖析法、有关剖析办法、回归剖析办法、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指标等。
10.产业经济学[13340]本课程重点研究经济范围中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政策与发展趋势。该课程主要内容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优化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等。
11.消费经济学[00183]本课程研究肯定社会条件下,大家在消费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即消费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含:买家的消费决策、买家的储蓄决策、买家的投资决策、买家的劳动供给决策、消费与经济增长、消费函数理论、消费结构理论、消费方法理论、消费政策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