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点击数:557 | 发布时间:2024-12-29 | 来源:www.huifengyu.com

    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考试复习时,假如能紧抓住考试知识点进行复习,如此能提升复习效率。

    1.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一


    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_银溶液后再加稀_: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_银溶液后再加稀_:有黄色沉淀生成。

    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很多热,生成黑色物质。

    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2.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二


    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H2o=H2SO3

    2、二氧化硫通入足量石灰水中SO2+Ca2=CaSO3+H2o

    3、二氧化硫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SO2+2NaOH=Na2SO3+H2o

    4、二氧化硫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SO2+NaHCO3=NaHSO3+CO2

    5、二氧化硫催化氧化2SO2+O2=2SO3

    6、二氧化硫通入氯水Cl2+SO2+2H2o=H2SO4+2HCl

    7、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8、浓硫酸与炭反应C+2H2SO4=CO2↑+2SO2↑+2H2o

    3.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三


    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1)定义

    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况,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2)溶度积Ksp的特征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依据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比较,规则如下:

    Qc=Ksp时,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况。

    Qc>Ksp时,溶液中的离子结合为沉淀至平衡。

    (2)沉淀的转化

    依据溶度积的大小,可以将溶度积大的沉淀可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这叫做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实质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4.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四


    1、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定义:

    在直流电用途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5.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五


    1.结晶和重结晶:借助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多数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离别。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通过热的CuO;C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需要被药品吸收:N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很难直接离别,加药品变得容易离别,然后再还原回去:Al3,Fe3:先加NaOH溶液把Al3溶解,过滤,除去Fe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3。

    6.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六


    1、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易溶于水

    液态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醚、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碳碳叁键)的有机物。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

    7.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七


    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①外加直流电源;

    ②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电极名字和电极材料

    ①电极名字

    阳极: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发生x氧化xx反应;

    阴极: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发生xx还原xx反应。

    ②电极材料

    惰性电极:C、Pt、Au等,仅导电,不参与反应;

    活性电极:Fe、Cu、Ag等,既能够导电,又可以参与电极反应。

    8.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八


    1、亲电取代反应

    芳香烃图册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卤代:与卤素及铁粉或相应的三卤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苯环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卤素的反应活性为:F>Cl>Br>I不一样的苯的衍生物发生的活性是:烷基苯>苯>苯环上有吸电子基的衍生物。

    烷基苯发生卤代的时候,若是上述催化剂,可发生苯环上H取代的反应;如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侧链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

    应用:辨别。如:辨别:苯、己烷、苯乙烯。。

    磺化:与浓硫酸发生的反应,可向苯环引入磺酸基。该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在酸性水溶液中,磺酸基可脱离,故可用于基团的保护。烷基苯的磺化产物随温度变化:高温时主要得到对位的产物,低温时主要得到邻位的产物。

    F-C烷基化:条件是无水AlX3等Lewis酸存在的状况下,苯及衍生物可与RX、烯烃、醇发生烷基化反应,向苯环中引入烷基。这是个可逆反应,常生成多元取代物,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发生C正离子的重排,常常得不到需要的产物。该反应当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不可以进行。如:由苯合成甲苯、乙苯、异丙苯。

    F-C酰基化:条件同上。苯及衍生物可与RCOX、酸酐等发生反应,将RCO-基团引入苯环上。此反应不会重排,但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也不可以发生。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结:连接给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大于苯,且连接的给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大;相反,连接吸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小于苯,且连接的吸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小。

    2、加成反应

    与H2:在催化剂Pt、Pd、Ni等存在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后生成环己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最后生成六六六。

    3、氧化反应

    苯本身难于氧化。但和苯环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烃的同系物,无论R-的碳链长短,则可在高锰酸钾酸性条件下氧化,一般都生成苯甲酸。而没α-H的苯衍生物则很难氧化。该反应用于合成羧酸,或者辨别。现象: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4、定位效应

    两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一类定位基,包括:所有些给电子基和卤素。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邻位和对位。给电子基使苯环活化,而X2则使苯环钝化。

    间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二类定位基,包括:除去卤素以外的所有吸电子基。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间位。它们都使苯环钝化。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原有两取代基定位用途一致,进入一同定位的地方。如间氯甲苯等。原有两取代基定位用途不同,有两种状况:两取代基是相同种类,则由定位效应强的决定;若两取代基是不相同种类时,则由第一类定位基决定。

    9.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九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速率常数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一般,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原因的影响。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事实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10.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要点 篇十


    化学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

    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Cu绿色、Ca砖红、Na+、K+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很多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很多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很多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