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学生非常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要紧的生活选择,是不是考虑了解了?这对于没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怎么样度过这要紧又紧张的一年,大家可以从提升学习效率来着手!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三年级语文上册必学二重点要点》,期望你好好学习,圆金色6月梦!
1.高中三年级语文上册必学二重点要点
重点复习知识点:
①学会整体把握文意,了解文章的办法。
②学会“理解关键字句”“概括文章要素”“剖析作者看法”“赏析表达方法”“依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和想象”等容易见到考试知识点的办法。
③培养审题、答卷的习惯。
④知道常见问题选项的设置办法。
复习手段:
①看重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阅读理解力。
②甄选文段,学会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小小说等文体的阅读要点。
③甄选训练,在训练中落实容易见到考试知识点的思路步骤和解题方法。
④剖析参考答案,看重阅读训练的深思,规范答案表述。
现代文阅读特别是文学作品阅读,同学们总感到无从下手,得分较低;而复习起来也总是是事倍功半。复习中要加大对现代文阅读方法的学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剖析。
答好现代文阅读考试试题必要首要条件:
①明确文体特点,整体把握主旨;
②学会各种手法,构建常识体系;
③指导答卷方法,总结答卷模式;
④剖析题干内涵,明确问题指向。
2.高中三年级语文上册必学二重点要点
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3.不遑启居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等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写作: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使用方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大语气用途,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8.烈:
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紧急。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一般巷陌。
③温暖。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途径。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非常,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华: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漂亮有光彩。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如:华诞,华居。
12.思:
①考虑。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戒:
①提防,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
14.雨:
①海量。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如:吾不可以以春风风人,吾不可以以夏雨雨人。
3.高中三年级语文上册必学二重点要点
1.通假字
北冥有鱼
小知不及大知
此小大之辩也
旬有5日而后反
而徵一国
御六气之辩
2.古今异义
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众人匹之
古义:普通人今义:多数人,大伙
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转折连词
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新年
3.一词多义
而御六气之不辩
知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圣人无名
息去以6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使动使用方法。德合一君/彼于致福者/而徵一国者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此小大之辩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翱翔蓬蒿之间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众人匹之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疑问句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知其然也
彼且奚适也
4.倒装句
而莫之天阏者
彼且奚适也
奚以知其然也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翱翔蓬蒿之间
4.高中三年级语文上册必学二重点要点
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4.杯盘狼籍
5.举匏尊以相属
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坐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
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凌万顷之茫然
一词多义
1.望:
7月之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2.歌:
扣舷而歌
歌曰
倚歌而和之
3.如: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然: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5.长:
抱明月而长终
而卒莫消长也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7.而:
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
倚歌而和之
正襟危坐而问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耳得之而为声
8.之:
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9.其:
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何为其然也
4.而今安在哉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而又何羡乎
7.凌万顷之茫然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9.渺渺兮予怀
3、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很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一个人生活,不跟其他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4、其他重点字词
7月既望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方其破荆州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则天地曾不可以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5、重点句子翻译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同仙人一块遨游,与明月一块长存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可以以一瞬
翻译:假如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样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一同享受
5.高中三年级语文上册必学二重点要点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子:对他们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念书人的服饰,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4.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一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备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示了东汉末年动荡的年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曹魏打造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6.《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收获,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