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语文必学四重点复习

点击数:651 | 发布时间:2025-02-27 | 来源:www.cznuofan.com

    高中二年级语文必学四复习开始了,语文必学四有什么常识要背的呢?下面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二年级语文必学四重点复习,欢迎阅读与借鉴,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

    2、元曲四大伙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

    《墙头立刻》《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郑光祖的《倩女幽魂》。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实甫,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另外,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是中国在西方影响深广的一部元杂剧。

    3、元曲的组成包含两类文体: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又包含小令和

    套数。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有的四折以外还有楔子,它起序幕或

    过渡有哪些用途。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角色由末、旦、净三大类组成。

    4、曹禺,原名万家宝,现当代剧作家,解放前著有《雷雨》、《日出》、

    《原野》、《蜕变》、《北京人》等话剧,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5、威廉·莎士比亚,文静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被叫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本·琼生曾这样评价莎士比亚:他不是一个年代,而是所有些世纪。

    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时期词人。因排名第七世称柳七,又称为柳屯田。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二百多首。“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诗歌与

    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苏轼的散文也很出色,他是“唐宋八大伙”之一。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9、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

    《漱玉词》。一生历程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10、词,诗歌的一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词最早起来自于民间,后来,文人根据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中调和长调。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和豪放。

    11、《汉书》是国内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

    前四史指《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12、蒙田,欧洲文静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帕斯卡尔,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他的名言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任坏人。

    2.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5.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其他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不过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其他人。

    7.饿殍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忽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浅尝辄止:略微试试看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卓有效果:有突出的成绩和成效。

    11.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状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2.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很吃惊、害怕。

    14.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平常一样,不感觉有哪些不适合。

    1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很着急。

    17.息息有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很密切。

    18.无济于事:对事情没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9.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非常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定,非常快就要垮台。

    20.不言而喻:不需要说话就能了解。形容道理非常明显。

    21.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22.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23.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很顺利,没任何妨碍。

    24.不可思议:①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可以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②形容事物没办法想象或很难理解。

    25.筋疲力尽:形容很疲乏,一点力气也没了。

    26.恫瘝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27.无忧无虑:没一点哀愁和顾虑。

    28.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目海量或气势盛大。

    29.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30.恻隐之心: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31.忐忑不安:心神极为不安。

    32.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3.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3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忧或害怕。

    35.奋不考虑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36.物华天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37.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38.高朋满座:形容宾客不少。

    39.命途多舛:形容在生活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40.冯唐易老: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唐已九十馀岁,不可以再做官了。

    41.画栋珠帘:形容房子装备的华丽。

    42.李广难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不少,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乖舛。

    43.老当益壮:年龄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44.东隅已逝:早年的时光消逝,假如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45.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我们的建议。

    46.艰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一般。

    47.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其他人的建议。

    48.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49.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

    50.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边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帮助其他人。

    51.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52.不屑一顾:觉得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53.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况后开心痛快的样子。

    54.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置事情、解决问题非常顺利。

    55.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勤恳。

    56.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57.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可以说得非常了解、非常详细。

    58.庸人自扰:指本来没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59.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60.雷霆万钧:形容威力很大,没办法阻挡。

    美景与美政——《望海潮》

    柳词给大家的印象是婉约,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无奈、凄清与孤独。然而,柳永的词也有大方磅礴的豪放,如本首《望海潮》便是。这首柳永自创词牌而成的词,将杭州区繁华、钱塘潮涌和西湖景美充分展示,显现出词人婉约以外的另一风格。在这首词中,词人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安乐生活的热情赞美。

    离愁与相思——《雨霖铃》

    词人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表达和情人难分难舍的离愁别恨。在倾吐深深离愁时,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压抑的愤懑。仕途失意的仰郁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块,情调凄恻,哀婉,意致绵密。

    怀古与思今——《念奴娇·赤壁怀古》

    既认知生活如梦,又极写生活之辉煌,使人难辨其到底消极还是积极,生活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梦,但纵使如梦毕竟过去辉煌,或许如梦的辉煌生活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古往与今来,哲理与生活,在雄长豪宕壮观秀丽恢弘之中,隐然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不尽。

    风雨与生活——《定风波》

    生活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东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沉浮。这首词,诗人以小见大,由偶然遇见的一场风雨,想到了生活路途中的风风雨雨,透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充满了生活哲理。此等佳构,非大伙而不可以为。

    孤独与愤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全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孤独、寂寞、悲怆、愤慨之情溢于言表,读来让人扼腕、浩叹!是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年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

    苦闷与理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是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是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词人坚决倡导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既有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又暴露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相思与秋意——《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不是一个多愁善感、心事重重的人吗?重阳佳节,把酒赏菊,那份凄凉,那份寂寥,又叫人怎能说得尽呢?

    遭遇与呼喊——《声声慢》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没办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这千古绝唱——《声声慢》。全词透过对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词人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忠勇与团结——《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和他深明大义、“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品质与廉颇忠于赵国、勇于改过的可贵精神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在生活的经历中,大家当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就算牺牲个人利益也要顾全大局,这是大家中华民族最好看的好的品德。同时,通过学习本文也让大家了解内部的团结对于一个国家的巩固和安全是多么要紧。

    信念与气节——《苏武传》

    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存活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可以*、贫贱不可以移、威武不可以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让人肃然起敬。他没在敌人的*威面前屈服,也没在资金、富贵面前动心。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我们的青春,坚守住了我们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勉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的称得上是大家民族的脊梁。

    治学与人格——《张衡传》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目前:“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可以,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擒*党。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