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进步需要,充分发挥自考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规范优势,着力提高学习者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
2、培养目的和基本需要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革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进步需要,拥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入门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范围的技术与管理职位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推广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需要学会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智能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获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练习,具备机械商品设计、制造、设施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3、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层次,在大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本科水平一致。本专业各门课程使用学分计算,各门课程考试使用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每门课程考试及格后,获得该课程学分。
凡获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4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4学分,毕业论文达到规定需要,思想品德经鉴别符合需要者,颁发高等教育自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智能化专业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并符合主考学校学位授与条件的,由主考学校授与工学学士学位。4、课程设置与学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智能化(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新专业计划)
专业代码:080202 主考学校:石家庄铁道大学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考试方法 | 课程类别 | 备注 |
1 | 15040 | 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笔试 | 必考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笔试 | 必考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笔试 | 必考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必考 | |
5 | 1317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 | 3 | 笔试 | 必考 | |
6 | 02202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 4 | 笔试 | 必考 | |
02203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践) | 1 | 实践 | 必考 | ||
7 | 02205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4 | 笔试 | 必考 | |
02206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 2 | 实践 | 必考 | ||
8 | 02204 | 经济管理 | 5 | 笔试 | 必考 | |
9 | 02200 | 现代设计办法 | 5 | 笔试 | 必考 | |
02201 | 现代设计办法(实践) | 1 | 实践 | 必考 | ||
10 | 01928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4 | 笔试 | 必考 | |
01929 |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 | 3 | 实践 | 必考 | ||
11 | 02207 |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 3 | 笔试 | 必考 | |
02208 |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实践) | 1 | 实践 | 必考 | ||
12 | 02209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 5 | 笔试 | 必考 | |
02210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 2 | 实践 | 必考 | ||
13 | 05785 |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 5 | 笔试 | 必考 | |
05786 |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实践) | 2 | 实践 | 必考 | ||
14 | 01099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3 | 笔试 | 必考 | |
01140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 | 3 | 实践 | 必考 | ||
15 | 13801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 | 3 | 笔试 | 必考 | |
13802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实践) | 2 | 实践 | 必考 | ||
06999 | 毕业论文 | 实践 | 必做,不计学分 | |||
总学分 | 77 |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略)3.英语(专升本)(课程说明略)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课程说明略)5.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系统介绍非电量测量与传感器技术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学会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常识,知道常用传感器的结构,知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质,知道传感器在控制电路中有哪些用途。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践)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践)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环节部分。使考生在学会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常识后,加深对传感器的硬件与工作原理的理解,可以设计简单的非电量测试的基本电路。6.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含实践课程)(课程说明略)
7.经济管理(课程说明略)8.现代设计办法(含实践课程)(课程说明略)
9.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包含液压传动的基本理论,各种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性能特征,各种液压与气动基本控制回路,液压及充气压力传动系统的设计,液压与充气压力传动系统剖析与应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拥有机械设计与用方面的能力、自主学习力及将来从事机械工程及智能化工作的专业素养。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环节部分。通过实践,使考生知道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液压实行元件(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液压控制元件(液压阀)和液压辅助元件的特质、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和应用。使考生获得综合设计和革新能力的培养,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好的实验习惯,为
以后工作打下好的基础。10.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系统介绍传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的入门知识,主要包含交流电动机的组成、启动与控制;传统继电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基于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编程语言、应用指令与控制系统硬件构成,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获得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剖析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从事电气工程范围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实践)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实践)是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的实践性环节部分,在考生学会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原理的基本理论常识后,主要练习考生设计基本的电气控制系统,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设计,包含硬件与程序设计,可以独立撰写控制程序的梯形图,学会借助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交流电动机。1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系统介绍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和办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拥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基本的常识和能力,包含机械制造装备的构成、基本需要,传统设计的基础理论、设计办法,一流的设计原理和现代设计法的理论和办法,为将来从事机械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实践性环节部分,使考生知道机床的作用、总体布局、与机床的主要技术性能,可以对照机床传动系统图剖析机床的传动路线,知道机床主要零部件的架构和工作原理,熟知机床精度检验办法,获得综合设计和革新能力的培养,具备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好的实验习惯,为以后工作打下好的基础。12.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系统介绍数控原理、数控技术、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操作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机床的数字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控指令系统,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数控装置的结构与剖析,数控驱动系统原理与数控装备的用法维护办法等。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实践)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实践)是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部分,以数控技术的常识为基础,通过编程实践,学会基本的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指令,通过较复杂零件轮廓的加工,进一步熟知和学会数控系统常用指令的编程与加工工艺,加深对加工工艺工作原理的认知。1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系统介绍机械制造业中所必需的入门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办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有关的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的练习,使考生学会金属切削刀具的入门知识和金属切削机理,学会机床与夹具方面的有关常识,拥有制定机械商品加工与装配工艺流程的能力;初步拥有剖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水平问题的能力;熟知先进制造模式,知道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进步概况,可以用系统的看法从全局上把握制造问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的实践性环节部分,以机械制造常识为基础,通过测量刀具角度和测试零件加工水平,使考生学会车刀切削部分的架构要点和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原因。14.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系统介绍基础建模命令,曲面建模,自由式曲面建模,运动仿真,钣金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拥有三维建模能力,学会三维数字化建模软件怎么使用和装配体的办法与处置工程图的办法。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实践)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实践)是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课程的实践性环节部分。系统介绍creo软件的操作方法,内容涵盖基本理论、常用命令与典型案例。系统介绍基础建模命令,曲面建模,自由式曲面建模,运动仿真,钣金设计等有关的软件操作实践内容。
6、其他必要的说明1.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需要
(1)本专业的实践课程详见专业考试计划第四部分的“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践课程的考核目的、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标准等由主考学校公布和推行。(2)本专业的毕业论文应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再根据我省和主考学校的相关需求完成人高考核。
2.课程用教程理论考试课程的用法教程以省教育考试院当次考试公布的《教程目录》为准,实践性环节课程的用法教程由主考学校公布。7、新旧课程设置对照关系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智能化(本科)专业新旧课程设置对照关系表
序号 | 原计划课程 | 新计划课程 | 备注 |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原计划任意一门课程可顶替新计划课程 |
00016 | 日语(二) | 14 | |||||
00017 | 俄语(二) | 14 | |||||
4 | 02197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 3 | 1317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 | 3 | |
5 | 02202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 4 | 02202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 4 | |
02203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践) | 1 | 02203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践) | 1 | ||
6 | 02365 | 计算机软件基础(二) | 4 | 02205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4 | |
02366 | 计算机软件基础(二)(实践) | 1 | 02206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 2 | ||
7 | 02204 | 经济管理 | 5 | 02204 | 经济管理 | 5 | |
8 | 02200 | 现代设计办法 | 5 | 02200 | 现代设计办法 | 5 | |
02201 | 现代设计办法(实践) | 1 | 02201 | 现代设计办法(实践) | 1 | ||
9 | 00420 | 物理(工) | 5 | 01928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4 | |
00421 | 物理(工)(实践) | 1 | 01929 |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 | 3 | ||
10 | 02207 |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 3 | 02207 |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 3 | |
02208 |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实践) | 1 | 02208 |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实践) | 1 | ||
11 12 13 | 0220902210 02211 0221202213 02218 022190340003401 0551105512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智能化制造系统 智能化制造系统(实践)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践)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实践)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实践) | 5 | 0220902210 05785 05786 0109901140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实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 | 5 | 1.原计划课程与新计划相同的,需要对照顶替新计划相同课程;2.其余原计划课程可以一对一任意顶替新计划课程; 3.原计划课程不能重复顶替新计划课程; 4.(02209+02210)、(02211+02212)、(02218+02219)、(03400+03401)、(05511+05512)、(05785+05786)、(01099+01140)各视为一门课程。 |
2 | |||||||
5 | |||||||
2 | 2 | ||||||
6 | 5 | ||||||
4 | 2 | ||||||
2 | 3 | ||||||
3 | 3 | ||||||
3 | |||||||
6 | |||||||
2 | |||||||
14 | 02241 |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 4 | 13801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 | 3 | |
02242 |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践) | 1 | 13802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实践) | 2 | ||
15 | 15040 | 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16 | 06999 | 毕业论文 | 06999 | 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