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二年级化学期末考试题剖析训练,供大伙学习参考!
1、选择题
1.“化学,大家的生活,大家的将来”是2025年国际化学年的口号。下列说法与化学年口号相符的是
A.“低碳生活”就是开发新能源,减小含碳化合物的用法,减少碳的排放
B.关停CO2排放量大的企业,切断CO2的排放源头
C.日本核泄漏导致的核辐射事故暴露出核能应用潜在的巨大危险,应停建核电站
D.毒馒头与瘦肉精事件说明化学品对食品的害处,大家应该拒绝所有化学品的用法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讲,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平衡指化学反应的限度,改变条件也不可以改变化学平衡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况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D.升高温度肯定能增大反应速率
3.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 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采集CO2气体
C. 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H2O CO2+H2的ΔH大于0
D. 图④装置可以用来除去SO2中的HCl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很多共存的是
A.含稀硫酸的溶液:Na+、K+、S2O32|、Br|
B.酸性溶液:Fe3+、NH4+、SCN|、NO3|
C.无色透明的溶液:Na+、K+、CrO42|、SO42|
D.强碱性溶液:Ba2+、Na+、NO3| 、Cl|
5.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KSCN滴入FeCl3溶液中:Fe3++3SCN|=Fe3
B.K2Cr2O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Cr2O72|+H2O=2CrO42|+2H+
C.酸性高锰酸钾与草酸的反应: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D.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O2+ OH|=HCO3|
7. 已知1mol硫化氢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为500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600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00KJ,二氧化硫中1molS=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500kJ,则硫化氢中H|S键的键能为
A. 350KJ B.700KJ C.200KJ D.250KJ
8. 已知反应:①Al+Fe2O3 Al2O3+Fe △H=a kJ/mol
②101kPa时,2C+O2=2CO△H=|221 kJ/mol
③稀溶液中,H++OH|=H2O△H=|57.3 kJ/mol
④红磷的化学式为P,白磷的化学式为P4,已知:P4+5O2=P4O10 △H=|3093.2 kJ/mol 4P +5O2=P4O10 △H=|2954.0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因此a>0
B.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
C.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 kJ
D.由条件可知: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所以等水平的红磷能量比白磷低9. 已知:① 2CO+O2===2CO2 ΔH=|568kJ/mol
② H2+12O2=H2O ΔH=―248kJmol|1
已知CO和H2的混合物1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272KJ,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A.1:
1 B.3:37 C.2:1 D.3:2
10. 已知:2CO + O2 = 2CO2ΔH=|566 kJmol|1
N2 + O2 =2NOΔH=+180 kJmol|1
则2CO +2NO = N2+2CO2的ΔH是
A.|386kJmol|1B.+386kJmol|1 C.|746kJmol|1D.+746kJmol|1
11.肯定温度时于密封容器中发生反应:mA+nB pC,达平衡后,若将气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达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0.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向移动 B.新平衡时,v正= v逆
C.气体A的实际转化的比例升高 D.m+n>p
12.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2:3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3Y 2Z,达到平衡后,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开始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的0.7倍,则Y的实际转化的比例最接近于
A. 37.5% B. 35% C. 50% D. 75%
13.对可逆反应2A+3B C+2D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 、v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v ⑤加入催化剂,B的实际转化的比例提升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14.在肯定温度下将1mol CO和9mol水蒸气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CO+H2O CO2+H2达到平衡后,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为K=1.0,达到新的平衡后,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A.1.2mol B .1.5mol C. 1.8mol D . 2.5mol
15.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3H2 2NH3 △H=|92.4kJ/mol。
N2的平衡实际转化的比例与体系总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0mol氮气、3.0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放出的热量为92.4kJ。
B.平衡状况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 < K
C.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实际转化的比例提升。
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6. 肯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实际转化的比例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2NO2 N2O4
B.NH4HCO3 NH3+H2O +CO2
C.H2+I2 2HI
D.3O2 2O3 2、选择题
17.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二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 +3H2 2NH3 △H= —92.4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① 1 3 0 放出热量a kJ
② 2 6 0 放出热量b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b>2a B.放出热量关系:b =2a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② D.N2的实际转化的比例:①<②
18.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 N2O4 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X与Y两条曲线中,Y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况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况的点是b点
C.25~30 min内用NO2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0.08 molL|1min|1
D.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增加N2O4浓度
19.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
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3X+Y 2 Z。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则下列说法肯定正确的是
A.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水平:M
B.平衡时气体的密度:ρ>ρ
C.平衡时Ⅰ和Ⅱ中Z的百分含量z% > z%
D.平衡时气体的压强P
20.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 2Z;Δ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达到新平衡,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选择 改变的条件 正、逆反应速率变化 新平衡和原平衡比较
A 升高温度 逆反应速率增很多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很多 X的体积分数变大
B 增大压强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Z的浓度不变
C 减小压强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Y的体积分数变大
D 充入适量Z 逆反应速率增大 X的体积分数不变
21.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置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3+NO+NO2 2N2+3H2O Δ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实际转化的比例减小
C.平衡时,2v正=v逆
D.其他条件不变,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实际转化的比例增大Ⅱ卷
22.5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 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
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有哪些用途是 ;
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如右图所示,仪器A的名字是|||||||||||||||;在实验过程中,
假如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
度,则测得的△H |57.3KJ/mol;
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
所求中和热。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
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3.红磷P和Cl2发生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依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0.6mol PCl5,其分解率α1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分解率α2,α2 α1 ;
写出固体磷和氯气生成PCl5的热化学方程式: 。
工业上制备PCl5一般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缘由是 ;
24.在25℃时,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B xC+2D ;△H>0,经5min后测知D的浓度为0.5mol/L,
A、B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求:
此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 n=
x的值为 ;5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 ;
下列手段能使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只增大A的浓度 B.增大反应的温度
C. 向容器中通入肯定体积的He,增大反应的压强 D. 用催化剂
若改用3L的密闭容器,盛放与上述相同量的A、B气体,则达到平衡后,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比值 3:5。
25.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与Y发生反应生成Z。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3分钟时达到平衡;若维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 |||||||| ||
该反应的△H 0
判断理由是:|||||| |||||||| |||||||| |||||||| |||| |||||||| ||。
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
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将||||||||||||
①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
②肯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要提升气体Y的实际转化的比例,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X的浓度 d.增加气体Y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