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院校保险人才培养

点击数:379 | 发布时间:2024-11-09 | 来源:www.51serive.com

    1、绪论

    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为热点话题。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初次提出将思想政治融入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了课堂思政建设的总体目的,强调了要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结合专业特征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正常的状态、规范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党中央、各级教育部门的推进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在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和成效不够显著,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进步的需要。

    《保险学》是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保险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具备支撑用途。从保险业数百年的进步经历来看,萌芽期的互助基金会、进步期的海上保险,现代商业保险中极具代表性的疾病保险等,都体现了保险具备互助和诚信的特征。因此,在保险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具备高尚品德和职业道德的保险人才具备要紧意义。

    2、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无德不立,立德是育人的根本。因此,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立什么“德”事关“树”什么人及怎么样“树人”两大核心问题。高校德育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要愈加突出其要紧地位。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思想纷至沓来,催生了一系列不好的的社会现象,如“超前消费”“准时行乐”等消极思想问题。高校学生正处于生活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点期,他们同意新鲜事物快,但分辨能力差,意志不坚定。除此之外,媒体的煽动和引导使得这类青年更容易“误入歧途”。如,大学生深陷校园贷、误入电信诈骗等事件数见不鲜。正确的生活观及价值观的形成,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不能离开高校思政建设的“云筑网”。保险人才是提供风险解决方法的专业人才,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去传授专业常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引领青年担负起年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二)破解“两张皮”困境的要紧抓手

    “两张皮”现象是指高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脱节,两个教育方向各行其道,专业课教师只承担专业常识的讲授,思政常识则由思想政治教师承担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职业院校尤为多见。大家都知道,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为了体现“应用性”,让毕业生迅速适应企业用人的需要,总是更强调业务操作、营销推广技巧等实用型技能的培养。以保险学教学为例,不少职业院校仍然是以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的实务操作、营销推广技巧等内容为主,未与宏观环境、行业近况、职位特质及职业素养等有效结合,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相背而行[。破解“两张皮”困境,课程思政建设是要紧抓手,要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将思政要点有效地融入保险课程教育中,达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培养“德艺双馨”保险人才的现实需要

    保险从业职员是金融专业学生的主要选择之一。伴随老龄化、生育环境的变化与大家保险意识的提升,个人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年金保险、健康保险的需要都在飞速增长,对保险人才的需要也不断攀升。然而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保险从业职员违反保险原则,违规操作,并借助信息不对称和自己专业优势,对一些影响投保人决策的要紧条约未尽到明确告知的义务,甚至故意误导投保人以提升营业额。这类不道德的行为既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又破坏了保险行业的品牌形象,妨碍了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补充用途的发挥。而这类“不道德”行为的源头在于“德育”教育的缺失。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培养思想品德高、业务技能强的保险人才队伍,发挥高校用途是重点。在保险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对于培养“德艺双馨”的保险从业职员,达成保险教育常识性和价值性的协同进步具备现实意义。

    3、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职业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直接体目前教师的认知、教学办法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不足。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是重点。

    (一)端正教师认知,提高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

    1.消除固有偏见,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偏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两张皮”现象,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思想上纠正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错误认知。思政教育不止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职责,思政教育融入保险课程,不是通识教育的重复,也不会挤占保险课程的讲课时长,思政教育与保险课程的有效融合能帮助学生从国家、行业、家庭及个人的角度,愈加明晰保险的职能与用途,激起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更有益于培养“德艺双馨”的保险人才。消除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偏见,一方面,拓展思政教育专项培训,学习课程思政的背景和社会需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引导教师深入知道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价值;其次,对比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职业进步、责任担当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梳理教学成效,以消除教师的偏见,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知。

    2.搭建学习型平台,强化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建设学习型平台有益于提高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看法和办法论,并关注国家、保险行业的政策与法规,维持对行业进步的敏锐度和反应力。这有益于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剖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更出色的教学思路与策略,并向学生传递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常识与思想引导。第二,加大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合作,一同挖掘蕴含于课堂中的思政要点,并构建思政元素课程案例库。这能够帮助推广课程思政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健全保险学课程体系并推进课程思政的升级。最后,高校应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融合保险常识和思政元素,通过不断深化思政教育的认知,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与指导,达成课程的全方位进步。

    (二)打破传统教学法,探索主动学习新课堂

    保险学课程理论性强,因此常使用传统讲授法教学。虽然这种办法能够帮助在短期内帮助学生最大化地吸收常识,但枯燥的理论解说和填鸭式的常识灌输,忽略了事物进步的规律和个体的差异性,不利于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因此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有哪些用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需要改革教学方法。

    1.塑造对分课堂,达成“教”与“学”的统一。对分课堂的实质是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剖析法等办法的融合,在形式上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课堂时间用于教师讲课,另一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讨论,达成了“教”与“学”的统一。如,在讲授最大诚信原则时,先由教师“教”授最大诚信的内涵、三大义务的主要内容、违反该原则的表现及法律后果等,再将有关案例发放给各小组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吸收老师所“教”的内容后,有备而来参与讨论,最后教师依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做点评,引导学生培养诚实诚信的个人品质,达成思政教育与专业的有效融合。对分课堂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怎么样教到怎么样学、从作业布置、课堂管理到成效评价,弥补了灌输色彩浓厚的讲授法的不足,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鼓励问题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式求学。问题探究法的理念在于纠正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错误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用途。第一,教师设置好困难程度适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第二,学生通过阅读、察看、实验等方法自主探究问题,教师作为辅助人在适合的时候提供指导,有益于增强学生在解决问题后的自信心和收获感。最后,鼓励学生探究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风险与保险的关系时,教师提出问题:“在日常,什么风险会致使机动车辆的损失?怎么样通过保险来减少影响?”引导学生考虑日常可能致使机动车辆损失的风险,如机动车辆自燃、盗抢、玻璃破碎等风险。接着,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样通过保险来减少这类风险带来的影响,如购买车损险来转嫁因自燃、盗抢等缘由致使的汽车损失;之后,引导学生总结风险与保险的关系,树立风险和保险的意识,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三)思政融入教学设计,三级联动保障课程思政成效

    1.融入思政目的,构建“保险+思政”的教学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目的,明确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提升的专业常识和思想道德素养,依据章节编排融入思政元素,引导教师构建“保险+思政”的教学设计,有益于保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比如,在项目一“保险的进步经历”中,通过短视频、图片等展示中国保险诞生的背景,回顾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屈辱的历史,提醒同学们勿忘国耻,激起学生的家国情怀。将思政目的融入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推进保险学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2.落实三级联动,保障课程思政成效。确保课程思政的成效,需要高校、学院、教师三主体一同发力,齐头并进。第一,改革职业院校的顶层设计,特别是与教师职业进步密切有关的教学能力评价、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等规范。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考核范围,使其与教师的职业进步挂钩。只有学校管理层高度看重、积极研究和实践推进,才可能落到实处。第二,学院推进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提高。如,组织课程思政讲课比赛、申报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观摩学习思政入课堂的教学等,同时鼓励教研组拓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最后,教师以身作则,将家国情怀,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贯穿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身先士卒、做好表率。高校、学院、教师三级联动,才能真的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

    4、结语

    保险人才的培养关系着保险行业的健康进步,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帮助培养学生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本文讲解了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从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丰富教学办法及健全教学设计三条路径进行改革探索,为职业院校推进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