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地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试题

点击数:449 | 发布时间:2024-11-23 | 来源:www.keyingsu.com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25小题,答案涂在答卷卡上)。
    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 .图中字母M所示的天体为 ( )
    A.火星 B.金星 C.土星 D.水星
    2.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
    B.小行星带坐落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按结构特点分M星和木星都是巨行星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3.下列事物或现象中,其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
    A.寒潮大风 B.植物成长 C.天然温泉 D.高山流水
    4.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有关的是
    A.酸雨的形成 B.“磁暴 ”现象的产生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D.扬尘、沙尘暴天气的出现
    读右图“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在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6.倘若黄赤交角变大,那样
    A.热带范围变大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小 D.五带范围不变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 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7~8题。
    7.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8.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9.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天天都与旭日同升,在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A.北京时间 6 点 B.北京的地方时 6 点
    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 22 点 D.此时东京时间为 7 点
    10.右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在大家祖国60周年庆贺日,太阳直射点在什么地区并向什么方向移动
    A.直射点坐落于①-②之间,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坐落于②-③之间,并向北移动
    C.直射点坐落于③-④之间,并向南移动
    D.直射点坐落于④-⑤之间,并向南移动
    11.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日前点附近时
    A.夏威夷高压权势强盛 B.亚洲国内被印度低压控制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南亚风靡东北季风
    12.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13.右图为“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ABCD表示风向,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右图为对流层大方某要点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考试试题。
    14.若a、b、c、d、e为不一样的温度值,则甲、乙、丙、丁四点充气压力值的大小比较正确 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 >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15.若a、b、c、d、e为不一样的充气压力值,则甲、乙、丙、丁四点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乙
    16.下图为中山2024年11月26日至28日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
    A.大方对太阳辐射削弱用途较强
    B.大方逆辐射用途较弱
    C.大方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
    D.气温日较差较小
    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方运动形势图。据此完成考试试题。

    17.下列有关大方运动形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P风带的气流形成西南风
    B.F处因热力原因形成高充气压力
    C.E处的充气压力带不容易形成降水
    D.F充气压力带多雨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在F充气压力带控制下的区域,降水少,主要分布在国内内部
    B.北纬30°—40°国内西岸区域遭到F充气压力带和P风带的交替控制
    C.E充气压力带的形成缘由与赤道低充气压力带相同
    D.长期受P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种类肯定分布在国内东岸
    读图,回答19-20小题。

    19.假如上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假如该图表示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①表示市区,④和⑥表示郊区
    B.③处充气压力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充气压力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①处空气上升是由于充气压力高
    20.假如上图表示低纬大方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充气压力带①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B.⑥坐落于30°S,空气遇冷下沉
    C.风带⑦为东北信风带
    D.风带⑧为风靡西风带
    21.在晚秋或寒冬,老农为了保护农作物防御霜冻,常常燃烧植物秸秆制造烟幕,该做法的目的是
    A.让大方吸 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方中,使大方温度升高
    B.增强大 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最主如果让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
    D.制造烟幕降低地面辐射
    2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大方运动的是(箭头表示大方运动方向)

    A B C D
    23.坐落于南北纬40~60°国内西岸,具备全年温和湿润特征的气候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4.下列气候种类排序与图序相同的是()。

    A.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国内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①地中海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D.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25. 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四种气候种类
    成因与西风带有关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综合题(50分)
    3 26.右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此图表示的是 月 日的光照状况。
    此时A点地方时是 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图中ED表示 线(晨、昏)。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 ;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点的地理坐标是 ,B点的日出时间是 。
    C点的昼长是 小时,D点的夜长是 小时。
    27.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地震波E是________,F是________;图中分界面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在界面A~B地震波波速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界面B以下地震波波速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圈层:C是________,D是________,H是________。其中D中有软流层,这里可能是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物质状况:外核为________,内核为________。

    28.读充气压力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完成各题。(13分)
    (1)①为 风带。
    (2)②为 充气压力带,受其影响区域气候总是具
    有 的特征。
    (3)③为 充气压力带,受其影响区域气候具 有 的特征;
    气候就是终年受其影响而形成的.
    (4)④为 风带,西欧终年受其影响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 气候。
    (5)地球上充气压力 带和风带会随季节变化而移动,如上图体现了北半球 季的充气压力带和风带图。南北纬30~40゜的国内西岸区域受图中 (填数字)的交替控制形成了颇具特点的地中海式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29.读季风分布图,回答下 题(13分).

    (1)两图中为1月份的是 图,断定理由是 。
    (2)东亚季风:其成因是 ,该地冬天受 高压控制,风靡 季风,受其控制形成 的气候特征;夏天受 低压控制,风靡 季风,受其控制形成 的气候特征。
    (3)南亚季风:冬天风靡 季风,夏天风靡 季风,其成因与 有关,也与 有关。

    班级: 名字:
    高中一年级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综合题。
    26.6 22
    15 B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3时
    12 0
    27.(1)横波,纵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2)横波、纵波都加速; 横波消失,纵波减小
    (3)地壳,地幔,内核,岩浆
    (4)液态或熔融状况;固态
    28.(1)东北信 (2)赤道低;高温多雨
    (3)副热带高; 高温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
    (4)风靡西风; 温带海洋性
    (5)冬 , ③④, 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
    29.(1)甲 ,甲图中亚欧国内为高压;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亚洲(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 寒冷干燥
    印度(亚洲) 东南 高温多雨
    (3)东北, 西南, 充气压力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