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学说课稿

点击数:639 | 发布时间:2025-01-30 | 来源:www.keyingsu.com

    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一年级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学说课稿》的文章,供大伙学习参考!

    1、教程剖析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是高中一年级课本第三章第五节,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办法。把难题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常识,又为第三册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肯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需要学会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考试的热门,在高考考试中重现率达标100%。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常识方面:1、学会离子方程式的意思。
    2、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办法。
    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借助实验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革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用对比,总结,总结的研究办法。
    思想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常见性又有特殊性。
    之所以如此确定教学目的,一方面是依据教程和教学大纲的需要,其次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办法
    2、教法方面
    本课依教程特征,使用螺旋式进步,按部就班,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题的办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办法:学生新常识的获得,需要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按部就班。假如学生对新常识课缺少必要的常识基础,就很难理解新常识。因为上节课已学习了离子反应与发生条件,依据学生的实质状况及培养目的。我将这部分常识的学习使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常识,引出新定义,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学会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并通过关键字的点拔,巩固了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2、正确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新手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题。可使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概念“用实质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事实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质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定义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让学生亲身领会到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要写离子形式,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剖析实验来巩固常识提升能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实验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题,达成教学目的。
    3、学法方面
    (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常识为指路灯来探索新常识,层层深入学会新常识。使学生入门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剖析,对比,总结,总结的能力。
    (2)这节课我尽量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程度,使他们重视自己对实验的察看,剖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通过讲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用途。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常识真的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4、教学程序
    1.谈谈实验的导入:因为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与发生条件。这部分常识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来讲并不难,若从概念上复习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但对于溶液中反应本质的深入,他们还很薄弱。故做以下两组实验:
    a.盐酸,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b.盐酸,硝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提问:(1)为何会产生同一种沉淀,或产生同一种气体?
    (2)是离子反应?
    (3)是什么离子参加反应?
    结论:Ag++Cl-=AgCl↓ CO32-+2H+=H2O+CO2↑
    教师指出上述两条就是离子方程式。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指出概念中的关键词“用实质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并且引导学生得出离子方程式不只表示某肯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种类的离子反应。如此导入课使学生对概念有本质理解。把学生引入主动学习的情景之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2.谈谈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新手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题。书中给离子方程式概念“用实质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而书写第二步指出“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与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离子反应中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实质参加反应的微粒是什么?事实上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须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源于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例:CaCO3和盐酸溶液反应,CaCO3=Ca2++CO32-(溶解平衡)CO32-+2H+=H2O+CO2↑伴随反应的进行不断促进碳酸钙的溶解,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反应趋于完成。但如此书写跟课本需要的办法相矛盾。在教学中怎么办这个矛盾,是这节课教学上的一个升华点,也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重点。故在教学中可如此引导(1)碳酸钙在盐酸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参加微粒是离子。(2)书写离子方程式事实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质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碳酸钙在溶液中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故用化学式。如此同学比较容易理解和同意。这是不防提出如此一个问题(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怎么样写?(2)石灰乳间宽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怎么样写?依据微溶物主要存在形式,在稀溶液中以离子状况,在浊液状况或固态时就写化学式。这个时候为了使学生所学会常识具体化,师生可一同讨论总结出: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第四步“查”也不容忽略,可提问学生应查什么?可用幻灯片:判断正误(1)Fe2++Cl2=Fe3++2Cl- (2)2MnO4-+7H2O2+6H+=2Mn2++6O2↑+10H2O这两条方程式学生还没有学过,但可以用现有常识去判断,高而可攀,使学生既感到我们的不足,又获得学习的乐趣。查:(1)水平守衡(2)电荷守衡(3)电子得失守衡(是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先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上找出答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谈谈训练使用:因为学生刚刚学会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办法,为了巩固常识并能练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安排如此一组问题:(1)Ba(OH)2溶液能否导电?(2)能否用实验来证明?学生一方面进行常识回顾,其次进行思维发散。让学生提出几个策略,剖析,比较。然而展示实验装置并演示小灯炮发亮。(3)在此Ba(OH)2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质能使电灯熄灭?这一问题不只巩固离子反应常识,而且使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得到练习。师生一同剖析提出的几个策略,如用盐酸,硫酸,硫酸钠。(4)用什么办法加入?倒入?滴入?然而按课本P74训练6实验装置并演示,请学生察看现象并分别写出离子方程式。提出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能否都用“H++OH-=H2O”来表示?(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氨水和硫酸反应(B)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C)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借助这一系列扩散性问题,让学生产生多种独创性的想法,改变习惯性单纯吸收,巩固了常识,提升了革新能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4.谈谈总结:对于离子方程式概念的总结,可与电离方程式概念,化学方程式概念进行对比,使概念进一步深化。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办法,着重是第二步和第四步一些书写过程中的注意点。说明并非所有电解质之间都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不在溶液或熔融状况的反应就不可以表示。如浓硫酸和固体氯化钠反应,浓硫酸和铜反应,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体现事物发展趋势中既有常见性又有特殊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5.谈谈应用:离子反应在自然界中常见存在,如:离别剖析,水的净化,电镀,医药,染料,“三废”处置和生命活动中都有存在。中学阶段主要应用在离子的离别和检验。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和氯离子的检验。

    5、板书设计(用幻灯片)
    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办法
    1、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质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意义:不只表示某一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种类的离子反应。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