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国内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会计信息需要多样化的需要,与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世界时尚,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领会计准则与应用指南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此次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应用,标志着国内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打造,对于健全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备要紧意义,同时也对国内会计职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要。
1 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内涵
对于什么是会计职业判断,现在尚无统一公认的概念。本文觉得,会计职业判断就是指会计职员依据会计法律、法规等会计规范,借助自己的专业常识和职业经验,通过辨别、比较、剖析等办法,对会计事情处置和财务报告编制所作的估计、判定或选择的思维过程。此概念反映出,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会计职员,判断的依据是各项会计法律、法规等会计规范,判断的基础是会计职员的专业常识和积累的职业经验,判断的内容是平时会计事情处置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判断的基本办法是辨别、比较、剖析等,判断的结果是一种估计、判定或选择。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整个会计过程,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每个环节,成为影响会计信息水平的要紧原因之一。
2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需要
因为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与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些革新,因而对会计职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准则体系采取了扩大会计职业判断空间的准则拟定思路,突破了原来企业会计规范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局限,努力改变会计职员照葫芦画瓢的传统性思维习惯,其对于会计职业判断的需要,贯穿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如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当买卖和事情的经济实质与其外在表现形式不相一致时,应重视经济实质,这就要通过专业剖析和判断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靠谱性;对一项经济业务是不是要紧、是不是影响信息用户的决策与是不是应单独披露等,准则中没也很难规定具体的辨别标准,需要会计专业人士作出判断。又如会计政策的选择及会计估计,包含存货计价办法、固定资产折旧办法等的使用,资产的期末计价及各项资产减值筹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净残值的确定,将来现金流量的确定,研究与开发成本的处置,与关联方披露等事情,都需要会计专业人士作出判断。还有公允价值的应用,或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经济利益是不是非常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等等,都需要非常强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新准则体系对于会计职业判断的强调,事实上是对会计专业人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要,是对企业会计职员的一项严峻考验。
3 国内会计职业判断近况
新准则对会计职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高需要是显而易见的。但,国内现在会计职业判断近况却不容乐观。一是会计职员职业判断意识不强。国内的会计规范一直以来采取规范导向的形式,既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又有具体的比率数据和处置标准,会计职员仅需照章实行即可,根本用不着进行职业判断。所以国内的会计职员也习惯了根据会计规范的规定,一步一步来处置会计业务,形成了离开具体详细的规范就没办法处置会计业务的依靠心理,面对表达比较抽象的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一时势必很难适应。二是会计职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会计职业判断需要较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虽说现在会计教育得到了看重和进步,会计职员的学历水平得到了非常大提升,但会计职员对新业务、新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做出适合职业判断所需的专业常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又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三是职业道德水准不高。因为受产权机制的制约,国内会计职员与企业的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职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职员的薪资、待遇等均由经营者决定,在此状况下,少数会计职员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必然会做出有益于经营者的职业判断,从而可能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而对经营者来讲,因为受利益的驱使,总是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强烈动机。职业判断的自由度越大,越利于他们进行会计操纵。他们总是指使会计职员借助这种自由度肆意操纵收益。这样,则职业判断已完全背离了规则拟定者的初衷,非但没增加会计信息的有关性和靠谱性,反而成了公司操纵收益的最有力的工具。
4 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主要对策
转变传统观念,培育职业判断意识。在新形势下,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无处不在。伴随新准则的推行,需要会计职员需要由过去习惯于根据会计规范的规定来处置经济事情向职业判断的方向迈进,转变传统观念,更新思维方法,增强职业判断意识,以适应会计工作不断变化的需要。
加大法制教育,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法制观。从法律的角度讲,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不违反现行会计准则的首要条件下进行的,是以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而作出有益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和判断。会计职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所安排的经济行为需要合乎会计法和会计准则条约规定和立法意图,其行为及其后果应该与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内在需要一致,不可以影响和削弱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因此,要想合理地借助会计职业判断,需要对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相当熟知和有充分的理解,增强法制观念,熟练学会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
加大对会计的职业培训,培养终生学习力,提升综合素质。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常识才能做好。推行新会计准则,将使会计职员有机会在会计实践中训练和提升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员需要看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要以各种方法不断地学会专业理论常识,既知道会计理论研究办法,熟知会计基本理论、进步会计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学会会计应用理论,又要通晓与会计有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有关常识,熟知现代化的会计处置方法。把握会计工作的运行规律,提升职业判断方法及能力。改进我们的常识结构,丰富我们的头脑,培养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熟练地在规范、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专业判断,作出适当的选择。
健全会计监管体系。为预防企业滥用会计职业判断,需要充分发挥会计监管系统有哪些用途,完善和健全内外会计监督体系。就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而言,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总是会干扰某些会计行为的发生,假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点会使权利上的制衡机制被削弱,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操纵提供条件,从而使会计职员的职业判断不可防止地遭到管理当局的干涉。因此,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职员进行公正的职业判断的保证。就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需要根据行业自律、政府监督、法律规范的思路框架,打造以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健全为准绳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尽快完善和健全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用途;强化政府外部监督,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大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
加大会计职员职业道德修养。会计准则赋予会计职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拥有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职员的道德水平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石。会计职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自觉抵制利益的魅惑和外面的干扰,排除个人主观意念及偏好,客观、公正的进行职业判断作出会计处置,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事情,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为会计信息用户服务。从长远来看,应打造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规范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法具备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后促进会计职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