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一要点汇总

点击数:755 | 发布时间:2025-02-08 | 来源:www.olive-yun.com

    高中三年级学生非常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要紧的生活选择,是不是考虑了解了?这对于没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怎么样度过这要紧又紧张的一年,大家可以从提升学习效率来着手!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三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一要点汇总》,期望你好好学习,圆金色6月梦!

    1.高中三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一要点汇总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①三省为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有哪些用途:三省之间既互合适合,又互为补充,提升了工作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益于加大皇权。

    2、进步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2、明朝皇权的加大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②因为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3、清朝XX的加大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要紧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置。

    2、军机处的设立

    时间:清雍正年间

    职责:可参与处置内政外交、拟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因为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

    影响:

    ①简化了处置政务的手续,提升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XX高度进步的要紧标志。

    2.高中三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一要点汇总

    1、公元前2070年打造

    2、古时候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规范的特征: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代

    1、公元前1600年打造

    2、主要政治规范:内外服规范

    3、商朝政治规范的特征: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网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各附属国基本维持原有些社会结构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非常大的自主权,有些附属国常常与商处于战争状况。

    3、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打造

    2、基本政治规范:分封制、宗法制、礼乐规范

    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与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打造诸侯国,守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需要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

    ③层层分封

    用途:①周人权势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医生——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特征: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双重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用途: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②有益于凝聚宗族,预防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礼乐规范是西周的等级名分规范,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3.高中三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一要点汇总


    1、古时候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法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年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时候农业的传统耕作方法形成。

    汉代牛耕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法便于牛耕普及。

    2、知道古时候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法,是古时候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3、古时候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进步。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去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4.高中三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一要点汇总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方位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国内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XX规范确立,XX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势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用途和实质。

    6.战国时XX经济进步的具体收获。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是什么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必须要注意复习到位,尤其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势头。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XX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XX

    1.秦统一天下的势必性和条件。

    2.秦始皇打造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手段。

    3.从正反面剖析秦亡汉兴是什么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用途。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的道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XX教育。

    11.秦汉出现的XX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12.秦汉是对后世具备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国内后来2000年XX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征。

    5.高中三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一要点汇总


    西周分封制的特征

    1.宗法色彩愈加浓厚

    成王时周公分封的诸侯国数目不少,对这类被封的诸侯,周王称其中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相对来讲,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极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借助宗法血缘关系把海量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XX亲戚,以藩屏周”,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

    2.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对照《西周分封示意图》,不难看出同姓的诸侯在燕、鲁等地大有其人,打破了商朝同姓多内服的成例,使周王亲族的权势远达边鄙,扩大了周王的有效管辖范围。

    3.义务愈加明确

    比如,诸侯需要按期朝觐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同意周王之命出兵守卫王室或征伐反叛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有时,诸侯大国可在周王授意下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国的军队,一同从事征伐战争。因为大国成为一方之长,所以又称之为方伯,有些方伯还被召入朝廷任职,辅佐周王。

    4.逐级分封

    诸侯在我们的封国内,要以大宗的名分继续对我们的宗亲进行分封,这就使周王的权势伴随血缘关系的逐级延展,渗透到诸侯国的每个区域;商代未见这样严密的规范,商王对外服地域的控制力是非常有限的。

    5.等级爵位产生

    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虽然从金文内容上看,尚未有等级差别具体怎么样不一样的'记载,但已经分类定等级是可以确定的。

    6.监国规范出现

    周王为了防范诸侯叛乱,派人作为监官去监视他们。比如周灭商后,周武王令商纣王之子武庚仍居殷故地,管理殷民,同时又分封我们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其周围进行监视,称为“三监"。出土的铜器铭文证实,西周还派有一些监官到其他诸侯国去。这是周王对地方诸侯加大控制的一种要紧手段,也是中国古时候确立监察规范的先声。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