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点击数:351 | 发布时间:2025-02-21 | 来源:www.arimat40.com

    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三年级化学是新的开始,也是巩固旧常识的存在,大家在这个时期应该记得大家最需要做的事情---学习。

    1.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一


    硫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常温常压1体积水可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是一种没颜色易挥发的晶体,熔沸点低。

    2、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与水直接化合生成亚硫酸,是亚硫酸的酸酐,二氧化硫具备漂白用途,可以使品红溶液腿色,但漂白不稳定。

    SO2+H2O====H2SO3

    3、二氧化硫的制法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二


    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沉淀

    既有溶液中的离子直接结合为沉淀,又有沉淀的转化。

    (2)生成弱电解质

    主如果H+与弱酸根生成弱酸,或OH-与弱碱阳离子生成弱碱,或H+与OH-生成H2O。

    (3)生成气体

    生成弱酸时,不少弱酸能分解生成气体。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离子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大多在酸性条件下发生。

    2、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

    (1)依据焓变与熵变判据

    对ΔH-TΔS0的离子反应,室温下都能自发进行。

    (2)依据平衡常数判据

    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非常大时,表明反应的趋势非常大。

    3、离子反应的应用

    (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很多共存

    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不可以很多共存,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

    依据离子的特质反应,主如果沉淀的颜色或气体的生成,定性检验特点性离子。

    (3)用于离子的定量计算

    容易见到的有酸碱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4)日常容易见到的离子反应。

    硬水的形成及软化涉及到的离子反应较多,主要有:

    Ca2+、Mg2+的.形成。

    CaCO3+CO2+H2O=Ca2++2HCO3-

    MgCO3+CO2+H2O=Mg2++2HCO3-

    加热煮沸法减少水的硬度:

    Ca2++2HCO3-=CaCO3↓+CO2↑+H2O

    Mg2++2HCO3-=MgCO3↓+CO2↑+H2O

    或加入Na2CO3软化硬水:

    Ca2++CO32-=CaCO3↓,Mg2++CO32-=MgCO3↓

    3.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三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原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点: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直随着着能量变化,一般表现为热量变化

    4.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四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伴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伴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五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

    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很多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很多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很多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褐色[Fe3]

    19、特点反应现象:白色沉淀[Fe2]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3]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蓝色[Cu2]黄色(AgI、Ag3PO4)白色[Fe2、CaCO3、BaSO4、AgCl、BaSO3]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空气

    6.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六


    氧化剂、还原剂之间反应规律

    对于氧化剂来讲,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顺序相一致。

    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具备氧化性,在肯定条件下可与还原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减少。

    元素处于底价的物质具备还原性,在肯定条件下可与氧化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用途的是氧化剂,被还原生成H2,浓硫酸是强氧化剂。

    7.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七


    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非常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

    氨是要紧的化工商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_、铵盐和纯碱都不能离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很多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采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不是采集满

    8.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八


    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和固态。

    制法:MnO2+4HCl=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部分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2NaCl2Fe+3Cl2===2FeCl3Cu+Cl2===CuCl2

    Cl2+H2===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很多白雾。

    燃烧可能没有氧气参加,物质并非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9.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九


    二氧化硅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含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容易见到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备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肯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可以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10.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十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1、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2、除杂:CO2(HCl),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

    3、NaHCO3(少量与过量)与石灰水的反应:命题角度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

    4、辨别:用BaCl2、CaCl2或加热的办法,不可以用石灰水。

    5、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问题: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2、氯化钠:

    1、除杂: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借助二者的差异状况,进行离别。NaCl(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降温、结晶、过滤。

    2、氯碱工业: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以此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题目的突破口为:一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二是在电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液变红,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3、配制肯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学中的第一个定量实验,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主要命题角度:一是计算所需的物质的水平;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剖析。

    11.高中三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汇总 篇十一


    溶解性

    ①容易见到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氯化物一种不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部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