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化学教材:盐类的水解

点击数:724 | 发布时间:2025-03-15 | 来源:www.dfyate.com


    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三年级化学教材:盐类的水解》,供大伙学习参考!

    第二课时

    目的:

    1.影响盐类水解的原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一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有关常识。

    (1)依据盐类水解规律剖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缘由 ;

    氯化铝溶液呈 性,缘由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应用实验方法,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察看现象,剖析为何?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维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

    缘由剖析 ;

    实验2.将新制备的 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

    缘由剖析 。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面原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原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比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进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常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依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剖析。“哪个弱哪个水解,哪个强显哪个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剖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何?

    剖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何?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例题:剖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依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愈加难电离剖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依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剖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原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剖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原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①应用“电荷守恒”剖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依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办法剖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剖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 , 及

    ∴ ………………(2)

    将(2)-(1)得

    综上剖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训练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当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纯水中 和

    C. 中电子和中子 D.明矾溶液中 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可以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 B. C. 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原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常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些 。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含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由于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由于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可以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是什么原因 。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哪个弱哪个“水解”,哪个强显哪个“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剖析办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面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借助

    (1)应用水解常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办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办法:加热,促进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探究实验

    本节教学中以“是不是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知道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不是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剖析缘由。

    剖析:结果是有些酸式盐显酸性,有些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常识,通过讨论剖析,拓宽常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Cl-]>[NH4+]>[H+]>[OH-][NH4+]>[ Cl-]>[H+]>[OH-]

    [ Cl-]=[NH4+]>[H+]>[OH-][NH4+]=[ Cl-]>[H+]>[OH-]

    变题1、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Cl-]>[NH4+]>[H+]>[OH-][NH4+]>[Cl-]>[H+]>[OH-]

    [Cl-]=[NH4+]>[H+]>[OH-][NH4+]=[Cl-]>[H+]>[OH-]

    变题2、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NH4+]>[Cl-]>[H+]>[OH-][NH4+]>[Cl-]>[OH-]>[H+]

    [Cl-]>[NH4+]>[H+]>[OH-][Cl-]>[NH4+]>[OH-]>[H+]

    变题3、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肯定正确的是( )

    加入的碱过量 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生成的盐不水解 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要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要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根据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常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