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三要点汇总

点击数:720 | 发布时间:2024-12-22 | 来源:www.lrvxg.com

    高中二年级是成绩分化的分界线,成绩两极分化紧急,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同学之间的差距开始渐渐拉开。高中一年级成绩非常不错的同学可能高中二年级成绩并不理想,而有的同学却可以成为黑马。因此称之为分界线并不为过。一旦被其他人在这个时候甩下,再想赶上可能就要费数倍的力气,因此大家需要看重这一年的蜕变。下面是智学网为大伙带来的《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三要点汇总》,期望可以帮到你!

    1.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三要点汇总


    1、年代特点

    明清文化新高峰,承古萌新为特点。

    1、科技方面

    古时候科著集大成,近代科技初引进。

    2、思想方面

    资本主义渐初萌,早期启蒙初诞生。

    3、文学方面

    文学主流为小说,市民文学达峰顶。

    4、古典文化

    官方编纂丛类书,中华文明博精深。

    5、西学文化

    西学东渐传科技,西方科学传明清。

    2、自然科学

    1、医药学

    药物学家李时珍,考察类比多革新。

    《本草纲目》万方剂,药物千八详说明。

    “东方药典”声名远,反映进化又医病。

    2、农学

    明朝农学徐光启,关注百姓勤笔耕。

    《农政全书》说农耕,农学体系较完整。

    《秦西水法》初翻译,欧洲水利书说明。

    3、地理学

    地理学家徐霞客,越山涉水释疑问。

    记载地貌喀斯特,早于欧洲二百春。

    地理纠错多发现,旅游游记史有名。

    4、《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宋应星,明代农工详说明。

    “工艺百科”传海外,外来科技亦载明⑤。

    5、外技引进

    西方开辟新航路,科技东传初殖民。

    来华传教利玛窦,传播科技交友人。

    徐利合译多书本,中华科技血液新。

    3、社会科学

    1、思想哲学

    明清社会气象新,资本主义渐初萌。

    理学心学为主体,民主思想初启蒙。

    ①李贽

    明末李贽倡导新,否定孔子批儒经。

    揭露道学多虚伪,反对封建最典型。

    思想先进称“异端”,新生阶层⑧初反映。

    ②黄宗羲

    明末清初“三先生”,批判理学角度新。

    梨洲揭批君主制,倡导“法治”反帝君。

    “工商皆本”反抑商,学术影响到晚清。

    ③顾炎武

    明清学者顾炎武,“经世致用”研学问。

    理论实践相结合,著书郡国可利病⑾。

    反对君主行XX,天下权归天下人。

    踏踏实实新学风,后继学者学前人。

    ④王夫之

    船山先生思想新,唯物主义又辩证。

    “气”为物质“理”规律,“天下惟器”唯物论。

    “动不舍静”“静含动”,运动绝对说辩证。

    否定理学主静说,船山观念地位尊。

    进步看法看历史,政治趋时常改革。

    2、文学

    ①《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罗贯中,塑造人物多典型。

    历史小说第一部,三国纷争谋事人。

    ②《水浒转》

    施耐庵著《小浒传》,梁山好汉多传神。

    起义小说第一部,反对封建颂农民。

    ③《西游记》

    吴承恩说《西游记》,唐僧取经多风云。

    斩妖除怪孙大圣,长篇神话歌抗争。

    ④《红楼梦》

    曹高先后说红楼,贾府盛衰宝黛情。

    2.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三要点汇总


    1、经典力学

    1、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的打造所作的贡献

    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为依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形成。

    2、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进步中的历史地位: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适当的说明,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首次理论大综合。科学摆脱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进入全方位兴盛年代。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主要看法: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存活。

    意义:促进了生物学的进步;打击了神创说,促进了思想解放;“适者存活”成为殖民扩张的借口,也推进了中国维新运动的拓展。

    3、蒸汽机的创造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创造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蒸汽机的创造: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电气技术的应用: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德国西门子创造发电机,格拉姆创造电动机,爱迪生创造了很多家电;人类进入“电气年代”。

    2、科技进步对社会进步有哪些用途:

    ①促进了生产力进步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②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③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世界各地的联系愈加密切。

    3、相对论与量子论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

    内容:狭义相对论觉得,时间与空间伴随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觉得,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

    意义:提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继承和进步了牛顿力学,是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2、量子论的提出与进步

    提出:德国普朗克。

    进步:爱因斯坦用量子论讲解光电效应;后来量子力学打造。

    4、现代信息技术

    1、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创造和进步

    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进步历程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互联网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网络,90年代进步为全球信息网。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起了人类生产、生活和学习的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年代和常识经济年代;但易于引发垃圾信息泛滥,互联网犯罪出现,青少年沉迷互联网等不利影响。

    3.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三要点汇总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①三省为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有哪些用途:三省之间既互合适合,又互为补充,提升了工作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益于加大皇权。

    2、进步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4.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三要点汇总


    知道古时候中国四大创造的产生及外传

    XX、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创造是中国古时候有代表性的科技收获。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创造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

    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创造的“司南”。后来,大家借助磁铁指南的特质,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XX:中国古时候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创造了XX。唐末,XX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XX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时,军事上广泛用XX。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年代,大家已经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认识古时候中国四大创造对世界文明创造的贡献

    造纸术、指南针、XX和印刷术的创造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四大创造传入欧洲将来,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古时候中国“四大创造”中,纸的创造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进步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也最为显著。

    四大创造问世将来,渐渐走向世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进步。XX传入欧洲后,推进了欧洲XX武器的进步,使骑士阶层日益衰弱,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进步。指南针的用法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的年代。印刷术大大推进了文静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大家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XX、指南针、印刷术——这是征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创造。XX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打造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讲变成科学复兴的方法,变成对精神进步创造必要首要条件的大的杠杆。

    5.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册必学三要点汇总

    1、知道新中国打造初期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置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表现: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成立时提出。对当时及未来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初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拓展外交活动,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述国内在外交方面获得的重大收获。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海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愈加要紧有哪些用途。

    3、知道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要紧影响。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国内外交出现新局面。

    4、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国内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一同进步所做出的努力。

    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国内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一同进步所做出的努力。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