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与后现代哲学

点击数:778 | 发布时间:2025-01-07 | 来源:www.jgjff.com

    “互联网”或“网络”是当代科技成就,一种创造,源于想象和需要,像以前人类过去有过的所有技术一样,人类技术创造的动机是为了我们的便捷,譬如大家不认可用脚走路,于是就创造了轮子。但轮子和脚的模样一点也不相像。同样的道理,无论网络是不是过去遭到蜘蛛网的启发,网络与蜘蛛网也不相像。

    网络所创造的文化精神状况与形而上学传统教育大家的精神状况一点儿也不像。这里的关键字是“相像”,与这个词的“家族相似”的词汇还有“反映”、“代替”、“代表”、“模拟”、“表达”等等。这类词加起来,形象地勾画出了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基本特点,这个基本特点人为地划分出认识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我把这里所谓“形式”理解为大家常说的“表达工具”,譬如说文字、说话的声音、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和线条,这类“认识的形式”与它们所要表达的对象之间,有一种反映、代替、代表、相像的关系;这里所谓“认识的内容”,就是大家常说的观念、意义,或者直接就是外部世界中大家感觉到的客观事物。我这里的说法可能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总结有所不同,但我觉得就精神实质而言,我与他的说法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我这里忽略恩格斯所看重的唯物论与唯心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间有什么区别,而看重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再换句话说,恩格斯所谓的“哲学基本问题”只不过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更不是互联网哲学中的基本问题。

    大家不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初衷是不是要模拟蜘蛛网的功能。也会创造轮子是为了模拟脚走路的功能,但无论如何,这里的关键字是“不像”,它们之间一点也不相像。所谓“不像”就是创造了一个原来世界上所没的东西。“创造”与“发现”有什么区别就是“创造”可以无中生有,没依据,没缘由。并不“反映”、“代替”、“代表”、“模拟”、“表达”在它自己以外的一个东西,与世界上现存的东西维持距离,创造一个新东西,与原来的东西没关系,它自己就是一个东西。

    以上的道理在性质上完全是哲学的,直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没谈论互联网技术本身,我讨论哲学,或者说与网络有关的哲学、后现代哲学、与原来的哲学关系不大的哲学。关于这两种哲学有什么区别,我仍然抓住“像”与“不像”的道理不放。“像”的哲学打造在探寻因果关系这种心理习惯基础上,探寻最基本是什么原因、哲学的纯粹性、第一哲学、本体论等等,这类被觉得是不能怀疑的。我过去把这形象地表达为“竖”的哲学传统(横竖的“竖”);“不像”的哲学忽略因果关系,否认黑格尔所谓“自由是对势必的认识”,我把它比喻为“横”的哲学。进一步说,网络上的信息特点是“横”的而不是“竖”的。“横”的哲学特点,通俗讲,譬如把本来并没关系的原因并列在一块,忽略主体或身份有哪些用途、强调同时性和多角度并且变化的速度极快、忽略学科之间的界限、忽略中心有哪些用途、忽略目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忽略“相像性”即“真的”与“假的”之间有什么区别。

    毫无疑问,对“竖”的哲学传统而言,“真的语言”或者真理性质的语言与假的或虚构的语言或具备文学性质的语言之间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这两种语言之间有什么区别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生命线。尽管我下面的话或许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但这里我不能不再一次加快说话的速度,“竖”的哲学传统用各种方法引诱惑们相信,当大家说出一个名词或人称代词时,这个名词或人称代词与它所代表的对象之间有指向关系、因果关系、通达关系,这种关系是所谓“真理语言”的理论基础。而“横”的哲学却说,这里的指向、因果、通达关系事实上并没有,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人为的、任意的,可以表述的与可以看见的东西之间永远有一条鸿沟。这个立场也不同于维特根斯坦,由于他让大家对不可说的东西维持沉默。但“横”的哲学立场恰恰相反,觉得语言的天性就是喋喋不休地说,却从来也说不到点子上。换句话说,“说话”就是词汇自我衍生和复制,与语言自觉得被表达的外部对象无关。也可以说,就成效而言,说话就是说谎话。当我这么说时,与鼓励大家说谎话的道德判断毫不相干。

    [1][2][3]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 学习交流 -

  • 欢迎加入国家人事考试网,与万千考友一起备考
  • 成考路上不再孤单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