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缘由剖析及预防

点击数:394 | 发布时间:2025-02-05 | 来源:www.tbdzsw.com

    「摘要」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国内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点和趋势,预防和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看重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找出未成年然犯罪的成因,进而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提供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部分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是什么原因,探索未成年人犯罪产生变化和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手段遏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备十分要紧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多个缘由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字」 未成年人 犯罪 缘由 预防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国内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总的来讲呈上升态势,犯罪数目增多,案情复杂,恶性案件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看重。怎么样预防和降低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各界部门的热门问题。因此,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对预防和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进步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具备非同一般的意义。

    1、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一)从犯罪主体来讲,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进步。因为发育年龄提前和同意不好的文化影响等缘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推行杀人、强奸、打劫等紧急风险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2006年钢城区法院审理的案件中, 未成年人犯罪的19人,全部为17岁。

    (二)从犯罪方法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方法呈现自动化。比如在通讯工具上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交通工具上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而且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推行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如我院审理的刘峰偷窃案,17岁的刘峰预谋偷窃后,与被害人在餐馆喝酒,其间刘峰偷偷溜到被害人家里推行偷窃,然后若无其事回去继续喝酒;还有一次,给一出租车司机打电话,谎称租车,让其到某处接人,趁该司机家里无人之际去偷窃。

    (三)从犯罪种类来讲,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依据我院近年来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中,打劫罪居于第一,占到46.3%;偷窃占18.7%;故意伤害罪9%;除此之外还有寻衅滋事、纵火、敲诈勒索、绑架等。

    (四)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讲,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因为未成年人缺少足够的体力、智商、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总是很难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降低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

    2、未成年人犯罪是什么原因剖析

    (一)从未成年人自己原因看,主要表目前,一是文化程度较低。钢城区法院对2000年-2005年审结未成年人犯罪的143人中, 90%以上仅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他们辍学踏入社会后,因为没技术,非常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因此什么事都不干,惹是生非。二是受腐朽思想影响。他们大多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妄想不劳而获,从而驱使他们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法制观念浅薄。未成年人大多没受过普法教育,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加上自控能力差,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从家庭教育看,主要表目前:一是单亲家庭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非常大一部分是单亲离异家庭,致使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未成年人比较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好的点性格特征点和反叛心理。因为单亲父母对孩子疏于管理和教育,致使未成年人放纵自流,误入歧途。二是家庭教养方法不当。一些父母没遵循未成年生活理、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对子女娇宠过分娇纵,有些对孩子简单暴力,有些对孩子放纵自流。三是爸爸妈妈不好的行为的影响。爸爸妈妈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爸爸妈妈有赌博、酗酒、偷窃等不好的行为,给子女以不好的暗示。因为孩子自己认知水平不高,缺少正确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在社会上各种不好的原因的诱导和影响下,比较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从社会方面看,主要表目前,一是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思潮,歪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向犯罪。二是不好的影视作品的影响,网游、电子游戏、影视剧充满色情、暴力内容,对未成年人产生间接的教唆和潜移默化的犯罪诱导。如李某打劫后供述,他的一些作案办法是从电视中学来的。还有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咖,夜不归宿,没钱了就去打劫、偷窃,走上犯罪道路。三是缺少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未成年人为弱势群体,当他们因种种缘由失学和没办法就业时,缺少有效的监管,使之处于“学校不管了、家庭管不了、社会没人管”的状况,使之成为违法犯罪的生力军。据统计,此类职员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80%以上。

    (四)从学校教育看,主要表目前,一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品德教育,不考虑学生全方位进步的需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育管理不力,动辄把有轻微不好的行为的未成年人推向社会。二部分学校周围环境恶劣,干扰学校和未成年人正常的教育和学习秩序。学校应是“一片净土”,但部分地处县城乡镇的中、小学校周围环境依旧十分恶劣。很多中、小学校周围布满了网咖、电脑游戏厅、录像厅、桌球室、卡拉OK厅等未成年人不适合进入的娱乐场合,使学生在耳熏目染中同意了一些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东西。

    3、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将犯罪消灭在萌芽状况,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 ,需要全社会一同参与,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因此,家庭、学校、政府机构等均应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工作。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