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必学一历史常识重点要点

点击数:677 | 发布时间:2025-02-08 | 来源:www.ycqdly.com

    信你一个人,不要让其他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走在生活道路上,要担负起你的责任。每一个人都有是我们的世界,而真的能享受自己世界的人却不多。每人都走在我们的世界里,这世界既是真实存在的,又是深埋于每一个人的内心的。一部分可以与人推荐,一部分却是自己独有些,特有些,即便亲密的人也没办法触及的。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给大伙收拾的《高中三年级必学一历史常识重点要点》,供大伙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

    第一课从内外服网盟到封邦建国

    1、公元前2070年打造

    2、古时候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规范的特征: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代

    1、公元前1600年打造

    2、主要政治规范:内外服规范

    3、商朝政治规范的特征: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网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各附属国基本维持原有些社会结构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非常大的自主权,有些附属国常常与商处于战争状况。

    3、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打造

    2、基本政治规范:分封制、宗法制、礼乐规范

    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与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打造诸侯国,守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需要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

    ③层层分封

    用途:①周人权势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医生——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特征: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双重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用途: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②有益于凝聚宗族,预防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礼乐规范是西周的等级名分规范,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中央集权规范的确立

    1、春秋时期

    政治特点: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缘由: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2、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024年,秦统一六国

    3、秦朝

    基本政治规范:中央集权规范

    中央集权规范的内容:

    1、皇帝规范

    特征:①皇权至上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医生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置全国政务;御史医生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帮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合适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

    特点: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可以世袭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中央集权规范的根本特点:权力高度集中

    中央集权规范有哪些用途: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时候大一统王朝规范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西汉

    七国之乱

    1、缘由:①历史缘由: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②直接缘由: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倡导消减封国

    2、过程: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同意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大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手段:

    ①建中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渐渐成为实行机构“外朝”。)

    ②设刺史

    ③推恩令

    3、用途:

    ①积极:巩固、进步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2、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达成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3、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征: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4、宋太祖改革

    1、加大中央集权的手段

    收精兵

    统兵权归“三衙”掌管

    调兵权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离别,兵权终由皇帝学会。

    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削弱了宰相权力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址,由中央学会。从而消除去地方割据权势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消极:导致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