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207-01
1、人文教育的涵义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高、理想人格塑造与个人与社会价值达成的教育。通过传授给学生人文学科常识,使他们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适应社会、处置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进步,同时也使他们在心理、观念、情感和行为等方面遭到培养和熏陶,从而掌握做人、掌握处世、掌握存活,达到身心全方位和谐进步之目的。可以说,人文教育其实质是一种人性化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2、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近况
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技术性、应用性的课程可直接能够帮助找工作,一些大学生就选修一些实用性的课程,而一些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却门可罗雀。更有甚者,技术性的工具理性原则使得不少学生舍弃了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陶冶,致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低下,审美能力弱化,心理脆弱,缺少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缺少好的文化素质,缺少适应各种角逐的自信和创造力。这种人文教育的流失已成为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全方位进步的一大忧患。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加大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全方位进步,对完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3、加大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愈加强调科技教育而忽视了与人的个性进步密切有关的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的缺少势必致使学生常见的有常识缺文化,有IQ缺人性,有教育缺教养,甚至成为不晓常理、精神空虚的文盲与法盲,这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看重。人文教育在现代高职院校中陷入了困境,高职教育不但缺少人文常识,更缺少人文精神,不少用人单位对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是:有常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大家的教育培养了“才”,却丢失了“人”。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手段,改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近况。
4、加大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方位进步的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主如果传授常识、培养技能,是一种技术教育,这种怎么看是片面的,它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事实上,高职院校在传授学生现代科学常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更要紧的是应付他们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教会他们做人之道,使他们真的成为心智与人格全方位进步的有用之才。只有如此,“年轻人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变以往的只重视技能练习的技术教育,而转向人的全方位进步的教育。
2.精心设置人文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是围绕教育学生怎么样做人,帮助学生形成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合格的或出色的公民来进行。高职院校应调整教学计划,结合专业教学增加好友文方面的必学课,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出色传统文化,介绍和借鉴海外的先进思想,引导学生对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考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同时有目的地开设人文选修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选修:如开设学生喜欢的“音乐赏析”、“心理健康”等课程,让学生从全方位加以知道和认识,调整我们的心态,维护心理健康,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3.看重校风建设
校风是院校教育方针和办学指导思想的综合反映。院校校风的形成,既有长期的教育实践、学校进步的自然历史传统,也有人为的引领。学院领导必须要看重校训、校风、校规所发挥有哪些用途,由于它们精炼、严肃、规范地表达出学校的教育环境特点,以一种潜在的力量规范着全院师生的行为。
4.看重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文教育的学术基础力量,是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时不在以其自己的素质感染和影响学生。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要在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以人文精神传递专业技术,正确引导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加大学风建设
通过教学督导工作大家发现,现在学生的学习风气常见不浓,学习劲头不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上课,学习纪律松弛,迟到早退;课堂上说话、玩手机、睡觉,学生几乎不提问题,对不懂的学习内容也很难表达哪儿不懂,为何不懂。针对以上状况,大家应该对任课教师提出愈加严格的需要,不但要备好课、上好课,还把课堂纪律的组织,作为评定其教学水平的一个要紧原因,另外需要辅导员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平时行为规范管理,需要学生在课前5分钟进课堂。
6.加大校园文化建设
一所学校没校园文化好似一个人失去灵魂,校园文化是人文教育的种子发芽成长的土壤,要加大人文教育就不能不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一是加强经费投入,更新、增加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加大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二是允许学生晚自习课到图书馆中去看书,对每期到馆新书准时公布通报,引导学生多念书、读好书,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到健康轨道;举办各种人文讲坛、校园文化艺术节、拓展各类竞赛,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打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环境。同时,鼓励学生社团的进步,让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的活动,训练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用途,感受人文科学教育。三是充分借助互联网资源加大人文教育。在借助互联网资源的同时,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对互联网的人文教育要熟知,并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以免学生进入误区。
高职院校通过人文常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熏陶,全方位加大人文教育有益于促进学生的全方位进步,使本来人文素质相对贫乏的高职学生通过同意人文教育,成为真的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人才。为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快教学改革节奏,端正思想,勤于考虑,客观公正对待人文学科,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加大校园文化,打造人文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