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注意缺点多动障碍成效察看

点击数:978 | 发布时间:2025-02-20 | 来源:www.hunzha.com

    目的:察看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注意缺点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办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诊的ADHD患儿72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察看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取药物及行为治疗,察看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察看组临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的SCARED评分、DSRS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治疗是一种优秀的ADHD辅助治疗方法,可以使综合治疗方法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108-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58

    ADHD是学龄期儿童的容易见到疾病,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缺点、注意力分散;不分场所的活动过多;情绪冲动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会干扰患儿与人交流,形成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对患儿影响较大,并且也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重压[1]。ADHD具体成因十分复杂,并不是患儿单方面是什么原因,应该从时尚病学、生化代谢、神经心理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现在多使用以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配合一系列行为练习为主的综合治疗办法,但治疗成效因人而异,并且需要患儿家属全力配合,治疗成效并不十分稳定[2]。本研究使用音乐疗法作为辅助,旨在借助音乐作为引导,延长患儿注意集中时间,并且创造较好的治疗环境,缓解烦躁心情,增加治疗耐心与信心,收到了显著的治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诊的ADHD患儿72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察看组和对照组。察看组36例,其中男33例,女3例,年龄6~14岁,平均(8.9±0.9)岁。对照组36例,其中男31例,女5例,年龄6~13岁,平均(8.6±1.0)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办法

    1.2.1 对照组 本组采取药物和行为治疗,(1)药物治疗:给予病人口服缓释哌甲酯治疗,初始剂量为18 mg/d,在早上服用,天天最大剂量≤54 mg,持续进行12周的治疗。(2)行为治疗:进行一组综合治疗,其中包含借助家庭咨询知道患儿家庭状况与病情,拟定治疗策略,对患儿学习态度进行辅导,心理大夫进行包含患儿父母在内的心理治疗,对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专业的注意力练习等。

    1.2.2 察看组 本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辅助治疗,使用同意式音乐疗法,由治疗师选择曲目,让被练习者从听觉上集中注意力和延长注意持续时间。使用主动式音乐疗法,让视觉配合听觉,让音乐成为指令,让ADHD儿童借助感统器材配合身体有节律的完成音乐游戏,整理感觉统合功能,促进大脑各信息加工,从而改变患儿的有意注意力和延长注意持续时间,音乐还能唤起情感上的状况,激起想象,促进记忆力,并且以音乐创造好的治疗环境,选取以悠扬舒缓的曲目放松心情。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在6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进行临床疗效评定,(1)治愈:临床症状有2~4条完全消失,患儿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持续操作测试(CPT)呈阴性。(2)显效:临床症状有2~4条基本消失,患儿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较小,且不是特别明显,持续操作测试(CPT)呈阴性。(3)有效:临床症状有2~4条有明显改变,患儿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但学习成绩并不稳定,持续操作测试(CPT)仍然呈阳性。(4)无效:不符合上述状况[3-4]。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3.2 患儿心理改变成效评定标准 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选择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18条项目,0~2级评分,分数高代表抑郁紧急)、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41条项目,0~2级评分,分数高代表焦虑紧急)。

    1.4 统计学处置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剖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使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察看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心理改变成效比较

    察看组治疗后3、6个月的SCAR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6个月的DSRSC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的CARED评分、DSRS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SCARED评分、DSRSC评分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ADHD是一种成因复杂的容易见到疾病,研究职员对该病的病理、生理进行了很多有关研究,但准确的成因仍然不明,现在的研究结果指明ADHD可能由遗传、环境、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影响所致,而由于其影响原因多,且和整个家庭与患儿所处环境密切有关,因此单一的药物治疗一般成效不佳[5-6]。

    药物治疗ADHD在临床运用广泛,使用中枢神经开心药物对ADHD有效。但药物治疗一般胜在短期成效显著,在治疗一段时间内,其成效非常不错,但长期用药的成效遭到患儿依从性影响较大,并且该类药物一般有着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就远期疗效上看,药物治疗并不如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7]。心理行为治疗是ADHD治疗的要紧方法之一,其主要办法为调查评估患儿疾病情况,并且拟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办法,对患儿家庭成员也进行干涉,以获得支持,并且提升依从性,改变治疗成效[8]。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形成一组以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为主体的综合治疗策略,以在短期内收到好的干涉成效,并且长期应用成效也十分显著。而在实质应用的时候,发现综合治疗办法也有肯定的弊病,第一,心理行为治疗的成效遭到了患儿理解能力的限制,第二患儿的治疗需要患儿家属与患儿老师的配合[9-10]。而ADHD患儿家庭成员也多少有着焦虑抑郁状况,对患儿影响较大,不利于治疗的进行,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很多父母与老师缺少足够的耐心,急功近利,或者一些家庭成员对整个治疗缺少信心,消极配合,致使综合治疗成效遭到了不小的影响。针对上述状况,本研究使用音乐疗法进行干涉。音乐是表达感情、舒缓情绪的要紧艺术作品,音乐治疗目的在于借助音乐起到引导用途,缓解患儿的烦躁情绪,并且可以创造出色的环境,在相对舒适的状况下进行治疗事半功倍。同时借助音乐还可以起到指令用途,以延长患儿注意集中时间,并且借助视觉与听觉的配合,起到治疗成效。本研究结果中显示,对于疗效而言,加用音乐疗法后,使用客观的CPT进行评估,并且通过随访知道治疗后患儿症状与学习成绩,发现察看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音乐还可使参与治疗的患儿心情愈加放松,减轻烦躁情绪,舒缓重压,增加治疗信心,同时使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变。 综上所述,ADHD成因复杂,需要以综合疗法治疗,并且长期坚持。加用音乐疗法后,音乐游戏让患儿易同意,可以借助音乐起到引导用途,促进患儿的有意注意力和延长注意持续时间,并且改变治疗环境,使被治疗的患儿放松心情,改变焦虑与抑郁情绪,对治疗有所帮助。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