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2025年武汉五校高中第四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供大伙学习参考!
1、选择题
1.“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是否了解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此话讽刺的可能是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八股取士
2.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四川都江堰市光亚学校的语文老师范美忠丢下学生一个人跑出教室,因此被叫做大地震中“无耻的教师”,起名字“范跑跑”.教育部发言人在媒体发布会上称:“大家可以不崇高,但不可以允许无耻.”大众舆论把矛头直指“范跑跑”,能体现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倡导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
3. “这个年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讲,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去世俗化的图形解析后,传统文化竟以感人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材料中所说的“这个年代”是
A.隋唐时期 B.两宋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可以不视为人类文化史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海国图志》 D.《孔子改制考》
5.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觉得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写作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样来看,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征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全方位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就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6. 孙中山先生从年轻人年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倡导“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去世后,大家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范.孙中山对植树造林关心可以体现出他的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7. 陈独秀.蔡元培和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巧的是三人都生肖兔.当时胡适年轻气盛,为了抬高自己,曾向其他人夸耀说,北大是由“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下列关于北大“三只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相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B.陈独秀创办《新年轻人》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C.胡适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为猛烈
D.胡适倡导文学改革,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8. 2025年11月,毛泽东的外孙女孔冬梅与蒋介石的孙子.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台湾见面.当孔东梅听说外祖父毛泽东曾领取国民党的薪资时,感到十分好奇.毛泽东曾领取国民党的薪资这样的情况大概发生在
A.国民*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9. “突然遭世变,两别泣不休,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战祸何时终?”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迁和亲人别离的情感.下列人物中对这一情感感受深的是
A.祖祖辈辈侨居国外的华人.华侨 B.海峡两岸长期分隔的台湾同胞
C.长期遭受外国殖民统治的港澳同胞 D. 离别爸爸妈妈赴农村下乡的常识年轻人
10. 毛泽东曾说:“群众中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大家应该走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方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这段话体现了
A.民主集中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 D.人民民主原则
11. 中共某位领导曾说:“大家……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一国两制 ③“大跃进”运动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 2000年,国内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买卖.袁隆平富了!不过这,民众的评论似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大家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如果由于袁隆平
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进步 B.对中国科技做出了贡献
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获得了重大收获 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13. 钱伟长是国内科学家.1957年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的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一样的建议,与清华园内外的时潮相悖,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终将它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这在当时违背了
A.“百花齐放”方针 B.“百家争鸣”方针
C.尊重常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倡导
14.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一样的解析和阐释,出现一大量成就.其中有如此一些著作:《动荡年代的常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类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 社会群体的角度 D. 社会思潮的角度
15.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针对雅典民主曾提出过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假如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医生呢?”这表明他
A.赞赏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B.批判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C.强调雅典民主的阶级性 D.揭露雅典城邦政治的狭隘性
16. “当沉浸于对文静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大家可以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收获……看着仿佛是在每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下列选项能反映此看法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国内 ②马丁路德主张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 被益为“武汉三大名嘴”之一的武汉大学哲学院赵林教授在中南大学作了一场题为“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的讲坛,下列名言,赵教授在讲坛中可能提到的是
A“信徒皆为祭司” B.“要有勇运势用我们的理智”
C“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D.“正义的事和其它所有道德的行为都是智能”
18. 德国歌德指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年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年代.”而俄国赫尔岑则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依据上述内容和所学常识判断,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伏尔泰倡导三权分立,卢梭倡导平等自由 B.伏尔泰倡导人民主权,卢梭倡导开明专制
C.伏尔泰倡导社会契约,卢梭倡导科学民主 D.伏尔泰倡导开明专制,卢梭倡导人民主权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每件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需要获得内阁的支持.”以上材料反映了
A.首相是内阁首脑,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首相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C.首相学会国家大权,内阁对首相负责 D.首相.议会与内阁分权制衡
20. 列宁在《4月提纲》中明确指出“所有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能超越熟练工人的平均薪资.”早在列宁之前就实践过这一倡导的是
A.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的巴黎公社
C.俄国的苏维埃政府 D.中华苏维埃政府
21.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过去表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之间,假如他们想要达成共识的话,就需要分清,那是你们的权势范围,而这是大家的权势范围.”这段材料的本质含义是
A.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B.“权势范围”的划分是二战的结果
C.体现了东西方的冷战关系 D.说明苏联成为世界政治军事强国
22. 国际规范.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程度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全球化年代各国相互依靠趋势加大 B.多极化年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逐步趋同23.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觉得,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而科学的进步又会推进哲学的进步.他可以举出的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24.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伴随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②④③① B.③⑤④②① C.⑤③②④① D.②⑤③④①
25. 泰纳在他的《巴尔扎克论》中说:“资金问题是他得意的题目,……他的系统化能力和他对人类丑处的肆无忌惮的偏爱创造了资金和交易的史诗”下列作品与材料中“他”的作品风格相同的是
A.《战争与和平》 B.《唐璜》 C.《向日葵》 D.《英雄交响曲》
第II卷
2、非选择题
26.体育外交是外交中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要紧一环,它跨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属性可以在外交格局中达成求同存异,为矛盾双方创造打造交流的结合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进入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同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体育交流,充分体现了同社会主义国家打造和进步关系,在新中国对外体育交流活动中占据了最重要地位.
——据李相如.宋雪莹《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回顾与研究》
材料2、1975年4月,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需要恢复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为中国合法代表的权利.1979年十月25日,中国正式恢复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字为“中国台北奥委会”.
材料3、1978年党的xx届xx全会将来,中国体育达成了大突破.大进步,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伙庭,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三甲……,胡锦涛与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2025年北京残奥委会闭幕式上亲切交谈.眉开眼笑的场景.
请回答:
据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常识简要剖析其用途.
据材料二,联系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形势,概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有利与不利原因.
材料三中胡锦涛为什么“眉开眼笑”?并结合所学常识,概括新时期中海外交所获得的要紧收获.
27. 教育的内容随年代变迁而各具特征,但对社会进步均起到了要紧的推进用途.古今中外统治者历来看重教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可以止也.……古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风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2、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曾试图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1903年—1906年,在京师大学堂设立进士馆,通过融入西学对马上入仕的新进士进行再教育,并提供机会赴日游学,在近代教育占有要紧地位.
进士馆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教授时刻表
学科 程 度每星期钟点
史学 泰西近时政治史 日本明治变法史 2
地理 外国地理 2
格致 化学大要 2
法学 商法 各国刑法 各国诉讼法 警察学 监狱学 5
交涉 国事交涉 民事交涉 3
投资理财 银行论 货币论 公债论 统计学 3
商政 商业投资理财学 商事规则 附海陆运输及邮政电信规则 3
兵政 军制学 附海军陆军学校规范 战术学 4
合计 24
注:以上各科目外,尚有东文.西文.算学及体操,均作为随便科目,愿习与否均听其便.材料3、大家国家,国力强弱,经济进步后劲的大小,愈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常识分子的数目和水平.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假如目前不向全党提出如此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手段,并结合所学常识说明董仲舒推崇教化的目的.
据材料二概括进士馆课程设置的特征,结合所学常识剖析历史影响
材料三中关于教育对一个国家或民族进步的重要程度的认识可用国内常常用的什么宣传口号来形容?结合所学常识列举建国后达成这一口号的手段.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君臣父子,定位不容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材料2、苏轼觉得,“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觉得“我书意造本没办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倡导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善于.不只打造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规范.如出考试试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线船蓬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1、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一个人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愈加准确.
材料3、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要紧转折时期.当欧洲文静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渐渐的兴盛.进步;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倡导及实质.
材料二反映的书法.绘画的特征是怎么样体现理学思想的?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常识就怎么样“做人”,文静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看法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