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复习同样需要针对考试知识点复习,由于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我们的复习效率。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数学选择性必学二要点》,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数学选择性必学二要点 篇一
算法定义: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一般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类程序或步骤需要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可以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算法的特征:
①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需要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可以是无限的.
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实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③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首要条件,只有实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④不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可能不是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一样的算法.
⑤常见性:不少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适当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2.高二数学选择性必学二要点 篇二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定义: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可以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借助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3.高二数学选择性必学二要点 篇三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
P(—b/2a,(4ac—b’2)/4a)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一同决定对称轴的地方。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b±√b’2—4ac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4.高二数学选择性必学二要点 篇四
空间中的垂直问题
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概念
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假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②线面垂直:假如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假如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
垂直关系的断定和性质定理
①线面垂直断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断定定理:假如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样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
性质定理:假如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样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断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断定定理:假如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样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性质定理:假如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样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高二数学选择性必学二要点 篇五
正棱锥
正棱锥的概念:假如一个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如此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各侧棱交于一点且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多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a、相邻两侧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锥,由三垂线定理可得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体中有三对异面直线,若有两对互相垂直,则可得第三对也互相垂直。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6.高二数学选择性必学二要点 篇六
空间两条直线只有三种地方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1、按是不是共面可分为两类:
共面:平行、相交
异面:
异面直线的概念: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异面直线断定定理:用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范围为esp.空间向量法
两异面直线间距离:公垂线段
esp.空间向量法
2、若从有无公共点的角度看可分为两类:
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相交直线
没公共点——平行或异面
直线和平面的地方关系:
直线和平面只有三种地方关系:在平面内、与平面相交、与平面平行
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②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空间向量法
规定:
a、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为直角
b、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所成的角为0°角,由此得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最小角定理: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线与该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假如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样它也与这条斜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