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点击数:117 | 发布时间:2025-02-26 | 来源:www.hunzha.com

    内部控制关系到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关系到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靠谱性。企业为达成既定的管理目的,必需打造起了一整套内部控制规范,以保证企业有序、健康地进步。企业在打造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置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靠谱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降低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导致的差错。但,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些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导致了很大的冲击,使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在新的环境下看上去落后于形势了,因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殊性,打造一整套合适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规范就看上去非常重要。
    电算化会计系统对内部控制的特殊需要主要体目前以下几方面:
    1.计算机的用法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企业用计算机处置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职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职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职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置系统的管理职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只借助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借助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伴随远程通讯技术的进步,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置成为可能,业务事情可以在离得远远的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置工作,原先应由会计职员处置的有关业务事情,目前可能由其他业务职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情,目前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靠谱、达到企业管理的目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打造和健全就看上去更为要紧,内部控制规范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愈加广泛,愈加复杂。
    2.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置办法和处置程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法、会计信息的储存方法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置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大全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降低了,有的甚至消失了。因为电商、在线交易、无纸化买卖等的推行,每一项买卖发生时,有关该项买卖的有关信息由业务职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先用的每项买卖应具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规范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的,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置程序相一致。
    3.计算机的用法提升了控制舞弊、犯罪的困难程度
    伴随计算机用范围的扩大,借助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因为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库技术的提升使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职员大概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要紧的数据。计算机犯罪具备非常大的隐蔽性和风险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困难程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计算机舞弊和犯罪导致的害处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只困难程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计算机技术方法。
    这样来看,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规范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规范相比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是控制的重点为职能部门和计算机数据处置部门并重的全方位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
    伴随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常见应用,管理部门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靠愈加大,这类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靠谱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降低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规范,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打造和运行过程来看,可分为对系统开发和推行的系统进步控制、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每个部门的管理控制、对计算机会计系统平时运行过程的平时控制。
    1、系统开发、进步控制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系统开发、进步控制包含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资本预算、经济效益评估等工作,开发过程中系统剖析、系统设计、系统推行等工作,与对现有系统的评估、企业进步需要,系统更新的可行性研究,更新策略的决策等工作。系统开发、进步控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授权和领导认同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进步必需经过有关领导的认同和授权,这关系到系统开发、进步、更新等项目的成败。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项目一般投资金额都比较大,对企业整体管理目的的影响也比较大,总是需要对原有些管理体制进行较大的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举措,因此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同。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进步和更新是对原有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重大改进,同样对会对企业管理体制导致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现有计算机会计系统的任何改动都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靠谱,因此也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同。而且领导的授权和认同也有益于保证系统开发和进步的物资和资金的需要。
    (二)符合标准和规范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进步项目,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产品化软件,都必需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定的规范和规范。其中包含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职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步骤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现在国内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主要由财政部1994年颁布实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方法》、《会计核算管理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产品化会计核算管理系统评审规则》等,各地也颁布各种地方标准,如上海财政局颁布的《上海会计电算化推行方法》等地方性标准。按标准和规范开发和进步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使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愈加靠谱、愈加健全,有益于对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的进步、更新。
    (三)职员培训
    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用该系统的有关职员进行培训,提升这类职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降低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外购的产品化软件应需要软件制作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时间。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职员进行的培训,不止是系统的操作培训,还应包含让这类职员知道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规范、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优质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借助和剖析的前景等等。
    (四)系统转换
    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在投入用,替换原有些手工会计系统或旧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必需经过肯定的转换程序。企业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作好各项转换的筹备工作,如旧系统的结算、大全,职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需要的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等。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是不是优于旧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同意实践的检验,因企业的具体状况不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未必比旧的计算机会计系统更合适企业的经营特征,甚至购买或自行开发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还不如手工会计系统更合适企业的经营特征。因此企业在系统转换之际,使用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以便检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并行运行的时间一般至少为三个月。
    (五)程序修改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经营环境变化,可能致使用中的软件进行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经过一段时期的用法也会发现一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地方,因此,软件的修改是很难防止的。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需要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是什么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推行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职员不可以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要打印后存档。
    2、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企业打造起一整套内部控制规范,以加大和健全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涉及的每个部门和职员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控制包含组织机构的设置、责任划分、上机管理、档案管理、设施管理等等。
    (一)组织机构设置
    企业达成了会计电算化后,应付原有些组织机构进行适合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需要。企业可以按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划分为数据采集输入组、数据处置组和会计信息剖析组等组室;也可以按会计职位和工作职责划分为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电算审察、数据剖析等职位。组织机构的设置需要合适企业的实质规模,符合企业总体经营目的,并且,应按精简、适当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本钱效益剖析。
    (二)职责划分
    内部控制的重点之点就是不相容职务的离别,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可以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需要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不相容的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进步的职务与系统操作的职务;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电算审核职务;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记帐职务;系统操作的职务与系统档案管理职务等。企业为预防舞弊或欺诈,应打造一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控制规范,同时,还应打造起职务轮换规范。
    (三)上机管理
    企业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应尽量是专用的,企业应付计算机的用法打造一整套管理规范,以保证每个员工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一般来讲,企业对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的上机管理手段应包含轮流值班规范、上机记录规范、健全的操作手册、上机时间安排等,除此之外,会计软件也应该有完备的操作日志文件。
    (四)档案管理
    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准时存档,企业应打造起健全的档案规范,加大档案管理。一个合理健全的档案管理规范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职员、健全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健全的标签和索引办法、安全靠谱的档案保管设施等。此外,还应按期对所有档案进行备份的手段,并保管好这类备份。为预防档案被破坏,企业应制定出一旦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对手段和恢复方法。企业用的会计软件也应具备强制备份的功能和一旦系统崩溃等准时恢复到近期状况的功能。
    (五)设施管理
    对于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各种硬件设施,应当打造一套完备的管理规范以保证设施的完好,保证设施可以正常运行。硬件设施的管理包含对设施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温度、湿度、防火、防雷击、防静电等的控制,也包含对人文环境的控制,如预防无关职员进入计算机工作地区、预防设施失窃、预防设施用于其他方面等。
    3、平时控制
    平时控制是指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常常性控制。平时控制包含经济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置控制、数据输出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
    (一)业务发生控制
    业务发生控制又称"程序检查",主要为了使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适当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在经济业务发生是,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如表示业务发生的有关字符、代码等是不是有效,操作口令是不是准确,经济业务是不是超出了适当的数目、价格等的变动范围。企业还应打造有效的控制规范以保证计算机的控制程序能正常运行。
    (二)数据输入控制
    因为计算机处置数据的能力非常强,处置速度飞快,假如输入的数据不准确,处置结果就会出现差错,在数据输入时假如存在就算是非常小的错误数据,一旦输入计算机就可能致使错误的扩大化,影响整个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应该打造起一整套内部控制规范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数据输入控制第一需要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第二,应使用各种技术方法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种类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
    (三)数据通讯控制
    数据通讯控制是企业为了预防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手段。企业应该使用各种技术方法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靠谱。如将很多的经济业务划分成小批量传输,数据传输时应顺序编码,传输时要有发送和接收的标识,收到被传输的数据时要有一定确认的信息反馈,每批数据传输时要有空闲、日期记号等等。
    (四)数据处置控制
    数据处置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置的有效性和靠谱性进行的控制。数据处置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含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检查包含检查文件长度、检查文件的标识、检查文件是不是被感染病毒等。
    (五)数据输出控制
    数据输出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靠谱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手段。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不是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不是完整,输出数据是不是能满足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打造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
    (六)数据存储和检索控制
    为了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被适合地储存,便于调用、更新和检索,企业应当对储存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作好必要的标号,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修改公告书、更新公告书等书面授权证明,对整个修改更新过程都应作好登记,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具备必要的自动记录能力,以便业务职员或审计职员查看或跟踪检查。
    主要参考文献
    P H Bassert "Computerised Accounts" NCC Blackwell 1994 England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