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7)07-0046-04
2015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国有企业进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建议》拉开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的主力军自然首当其冲。
2015年,交通银行的初次试水拉开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
2016年,国家陆续颁布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拓展职员持股试点的建议》等文件进一步加快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各国有商业银行跃跃欲试,混合所有制改革火烧眉毛。
国有商业银行为何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除去外在的各方面重压,还有来自银行自己的内部问题。据统计,银行业的市场空间已经趋于饱和,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进步遭到了很大挑战,而盈利能力是决定商业银行将来进步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重点原因。杜邦剖析法是剖析企业、上市公司等非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常用办法,本文在经过肯定的改进后,找到了愈加合适于金融机构的剖析模式,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剖析提供了借鉴。
1、杜邦剖析模型概述
(一)杜邦剖析模型的基本原理。杜邦剖析模型是?牟莆窠嵌瘸龇⒗雌兰燮笠导ㄐУ囊恢志?典办法。它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逐层分解,综合剖析企业的财务情况,能够帮助经营者剖析企业的经营成就。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剖析模型的核心,它反映了所有者投入资金后的盈利能力,与企业在投资、筹资、资产及业务等方面的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进一步拆分为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资本的盈利能力;权益乘数则反映了企业借助财务杠杆程度的高低。资产收益率再分解为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反映了资产的周转程度,即资产在企业中是不是充分借助及有效运转。销售净利率反映了每单位的销售收入为企业带来多少净收益。图1为传统的杜邦剖析模型的分解图。
(二)打造商业银行的杜邦剖析模型。传统的杜邦剖析模型一般用于企业或上市公司等非金融机构的财务剖析。鉴于商业银行在经营环境、盈利模式及财务特质等方面有别于非金融机构,所以借助传统的杜邦剖析模型来剖析和研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不适合的。传统的杜邦剖析模型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核心,因此,本文沿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剖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独特的盈利模式,调整了资产收益率中的各项指标,以构建合适商业银行的杜邦剖析模型,如图2所示。
2、案例剖析――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2005年十月28日,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2006年十月27日,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日挂牌上市。经过持续努力和稳健进步,工商银行已经迈入世界领先大银行行列,拥有优质的顾客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革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2015年工商银行获评《欧洲货币》“全球新兴市场最好银行”,连续三年位列《银行家》全球1 000家大银行和美国《福布斯》全球企业2 000强榜首。好的经营营业额是国内商业银行的标杆,具备非常强的代表性,但伴随商业银行的角逐日益激烈,工商银行遭到了前所未有些挑战,其盈利能力是不是也遭到了影响?本文选取工商银行近十年(2006―2015年)的数据,以改进后的杜邦剖析法为理论基础,剖析其盈利能力,以期为国内商业银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盈利模式剖析。
1.资产收益率。又称资产回报率或资产报酬率,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借助效率越高,借助资产创造的价值越多,整个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强。研究期间内,工商银行资产收益率的前三项加总指标即净利息收益率、中间业务收益率和其他非利息收益率均呈大体上升的态势,但净利息收益率在2014年和2015年出现明显回落。作差的三项指标基本维持稳定,但营业支出/资产总额在2014年和2015年呈现上升的态势。依据商业银行杜邦剖析模型的计算关系,这两项指标的异常变化致使了工商银行资产收益率的降低。这样来看,工商银行对资金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业务进步较为稳定,但收益能力有降低的趋势。如表1所示。
2.权益乘数。权益乘数表示资产总额相对于股东权益的倍数,权益乘数越大表示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小,企业负债程度越高。但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由上页图2可知,工商银行的收入来源主如果利息收入,即依赖顾客存款,顾客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一个要紧盈利重点,商业银行仅需支付极少的资金本钱,便可吸收存款,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放贷,进而获得更多的价值,这在商业银行里表现为负债。从上页表2权益乘数剖析指标中可以看出,工商银行的资金来源主如果负债(负债=资产总额-股东权益),2006―2015年期间,权益乘数维持在12%―16%之间,尤其是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权益乘数表现依然强劲,表明工商银行的负债盈利能力是较强的。但自2011年开始,工商银行的权益乘数渐渐降低,说明其以利息收入为主的负债盈利能力遭到了挑战。
3.净资产收益率。如上页表2所示,工商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在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的一同用途下,也呈现出前期稳定增长,后期回落的态势。但净资产收益率在2006―2015年期间一直保持在10%以上,也从一定量上反映了其较好的盈利能力。
依据上述剖析可知,工商银行的盈利模式是以负债业务为主,通过吸收顾客存款为公司提供充足的资金用来借贷,以提升企业的净利息收入。但,伴随经济环境的转变和利率市场化变革,银行间角逐激烈,收益空间愈来愈小。因此,工商银行需要拓展业务范围,探寻新的盈利增长点。因此,本文对工商银行的收入和支出结构进行分析,为工商银行的进一步进步指明方向。 (二)要点构成剖析。依据改进后的适用于商业银行的杜邦剖析体系,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应重点剖析这两项业务的构成。
1.营业收入的结构和增长剖析。工商银行的收入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净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和其他非利息收入。从表3的收入增长率剖析来看,2006―2015年期间工商银行三大类收入都有所增长,但受制于经济形势和营业规模扩张的影响,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由图3可知,以净利息为主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了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主力。因为净利息收入主要取决于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付息率的影响,波动一般较小,而且受经济环境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不大。但近年来工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和其他非利息收入呈显著的增长趋势,且在营业收入结构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至2015年,已经接近30%,这与国内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地位提升的近况相符。可见,进步中间业务和其他非利息收入业务给工商银行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将来盈利能力得以持续、稳定的增长。
因为非利息收入存在不少负面效应,其盈利性和波动性还遭到不少质疑。因此,本文进一步剖析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结构比率关系。由图4可知,工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以银行卡(平均约20%)、个人投资理财及私人银行(平均约22%)、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平均约25%)、投资银行(平均约21%)、对公投资理财(平均约9%)等为收入来源。其中,银行卡业务在2006―2015年间呈现上升的态势,其他业务并无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量上说明银行卡业务收入的贡献度在总体中间业务收入中较高,与中间业务收入未来发展趋势类似。
2.营业支出的结构和增长剖析。工商银行主要的营业支出为业务及管理费、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如表4所示,总体研究期间内,各项营业支出没稳定的进步规律,但近五年来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和其他业务本钱的增长率大致呈降低趋势,只有资产减值损失呈上升态势,与营业本钱未来发展趋势相同。由图5可知,2006―2015年营业支出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为业务及管理费,与营业税金及附加一同呈现出先升后降未来发展趋势,与营业支出未来发展趋势相反;其他业务本钱占比最低,但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资产减值损失呈现先降后升的进步态势,与营业支出相同。这说明资产减值损失的网站权重较高,在非常大程度上决定了?I业支出的状况,近几年营业支出的增加主要缘于资产减值损失占比的增加,反映在银行的平时业务中即为不好的贷款率的增加,这与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大幅拓展贷款业务、贷款审批放宽等原因有关,致使了国内商业银行债转股政策的拓展。
3、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以本文构建的合适商业银行业务特征的杜邦剖析法对工商银行进行盈利能力剖析不难看出,商业银行的进步正在遭受前所未有些挑战,需要寻求新的进步渠道,应付年代变化。
(一)提升金融革新能力,构建多样化盈利格局。可以从投资理财、支付、信贷与打造信用评估体系等方面综合考虑,不断开发新的中间业务品种,推出新颖的、操作方便的资产业务、理财业务、咨询业务等,看重盈利能力强的中间业务,如银行卡业务。在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把握市场和政策带来的进步机会,广泛深入拓展衍生品业务,开发新金融衍生商品,联合加快推进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进步。
(二)加快收入结构转型,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当今世界银行业有一个常见的趋势是,市场声誉越好、经营绩效越高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高。所以应积极推进非利息业务的拓展,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非利息收入的拓展上要重视自己的纵向比较,同时加大行业间的横向比较,找出差距,发挥优势,特别是顾客资源丰富、机构网点海量的特征和优势,努力拓展和提升网均代理收入、银行卡市场、担保及承诺业务市场等中间业务。同时要借助进步中间业务来转化资金本钱,达成提升客户粘性、减少贷款付息本钱率、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等多种效益。
(三)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稳定提升市场占比。通常来讲,存贷款仍然是保证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要紧来源,因此,在业务发展上,商业银行仍然要高度看重市场占比的份额。对符合进步策略的业务,要增强市场角逐意识,积极抢占符合商业银行部署的优质资产市场份额,如个人贷款业务、个人零售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争取各种适当的代理业务。如工商银行可以巩固和扩大第一零售银行的领先优势;以顾客为中心,加大个人金融、电子银行、信用卡等部门的协同推广;以私人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为切入点,发挥私人银行用途,加大对高档顾客的协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