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固定收益商品革新研究

点击数:560 | 发布时间:2024-12-01 | 来源:www.zpg8.com

    海外固定收益商品革新的进步状况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在固定收益商品革新方面先后开发出了不计其数的新产品种。到现在为止,伴随固定收益商品革新的不断深化,已经进步到了可以参考不一样的顾客现金流特征及需要设计出各具特点的固定收益品种,并被投入到具体的实质业务操作之中。因为这类固定收益新品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固定收益市场的面目,特别是对美国债券市场带来了很难估量的影响。美国的投资银行更是在新品的开发中身先士卒,同时也从中赚取了很多的收益。
    1、基础固定收益商品的革新
    垃圾债券当属基础固定收益商品革新的一个主要品种,由于它在证券本身并没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但垃圾债券作为一个主要的投资银行承销品种与其在并购中的应用,使其毫无疑问地成为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主要革新品种。正是因为一系列基于垃圾债券的革新,米尔肯被业界称为“垃圾债券之王”,米尔肯所在的德雷克斯证券公司也因而成了这一范围毫无疑问的领头羊,占有垃圾债券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业务收益。
    零息债券是另外一种基础固定收益商品的革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并没零息债券如此的品种。1982年,美林和所罗门兄弟公司同时创立了复合性的零息国库券收据,美林把它作为“国库收入增长收据”来销售,而所罗门兄弟公司把它作为“政府证券自然增值凭证”来销售。也就是说公司先购买国债,然后把它们存入银行信托账户,再由公司发行一种代表以账户上这种标的政府债券为依据的每次利息支付所有权的收据,同时也发行以这种标的政府债券到期价值为依据的收据,也就是本息拆离。其他投资银行随后也创立了它们我们的收据,一般被叫做商标零息国债,但这种证券因为发行商的不同而不具备流动性。后来,为了拓展市场,增进这类收据的流动性,政府债券市场的初级买卖商集团赞同发行不与任何参与的买卖商相联系的普通收据,这类变通的收据称为“国债收据”(注:《垃圾债券之父——米尔肯》:《新财经》,2002年5月十日。)。1985年,美国财政部才宣布了离拆单售本息证券策略。STRIPS项目的创立结束了商标和一般收据的革新。
    2、固定收益衍生商品
    假如按时间顺序来排列,最早的固定收益衍生商品应该是可转换债券,产生于1843年。当时美国正处于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铁道业的狂热进步时期,但因为铁路修筑在当时还没纳入联邦财政支出,于是大多使用私营、联营和公众企业的形式。铁路运营投资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铁路建设周期长,这需要投资人给予发行人较长的宽限时;二是铁路运营收益的差异性较大,好的铁路线会带来较高的收益,差的铁路线则或许会致使较差的收益。为了筹集到铁路建设所需的巨额长期资金,极富革新精神的美国投资银行想出了可转换债券这种既有股票性质又有债券性质的衍生商品。纽约的Erie Railway发行了第一例可转换债券(注:杨如彦、魏刚,刘孝红、孟辉:《可转换债券及其绩效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此后,在可转换债券上又增加了其他期权性质,20世纪50年代首次出现了具备赎回条约的可转换债券,1975年日本东芝公司又发行了世界上第一例附有回售条约的可转换债券。
    首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且不稳定。1925年,由Rand-Kardex公司发行的“稳定化”(通货膨胀指数化)债券把利息和本金的支付与物价指数联系起来,从而出现了第一个物价指数债券(注:斯科特·梅森,罗伯特·默顿、安德鲁·佩罗德、彼得·图法诺:《金融工程学案例——金融革新的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首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显示了新的生机,涌现了很多的小额投资者,他们对美国将来的经济抱乐观态度。在此种状况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投资品种,认股权证就是其中一种。1925年以前,只有两家美国公司发行次类认股权证,到了1926年,即出现了附有认股权证的债券,到现在为止有超越2%的债券附有认股权证。互换市场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不过早在7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互换买卖。70年代初,英国开始进行外汇管制,促进平行贷款和背对背贷款进步为英国公司逃避境外投资中额外成本的一种工具,这种经过特殊结构安排的筹资协定的进步终于引致了1976年荷兰的BOS Kalis Westminster银行和英国的ICI金融公司之间第一笔货币互换买卖的产生。这笔买卖由国内伊利诺斯公司和高盛公司来安排,是一笔荷兰盾和英镑之间的互换。尽管也达成了不少买卖,货币互换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并没引起太多关注。直到1980年,美国所罗门兄弟公司成功地为美国商用机器公司和世界银行进行了2.9亿USD与西德马克及瑞士法郎之间的互换,标志着货币互换的诞生。1981年,花旗银行和国内伊利诺斯公司又创造了第一笔利率互换买卖(注:迈哈伊·马图:《结构化衍生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2年到1984年之间的革新则是浮动股息率优先股,其中,可调整股息率的永久性优先股是FRP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到1984年夏天为止,大约发行了100多亿USD的ARPPS,并且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具备非常强流动性的二级市场。但ARPPS的价格波动性太大,于是一种价格更稳定的证券可转换可调整的优先股作为革新商品遭到了投资者的欢迎。尽管ARPPS和CAPS在市场上都获得了成功,但大家期望寻求一种一直以面值买卖的FRP,于是依据价格调整股息率的优先股应运而生。尽管PARP的创造人——第一波士顿公司对其充满信心,但PARP仅发行了1亿USD,其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更不是非常不错。跟随其后的又一FRP家族成员是货币市场优先股,它是由雷曼兄弟公司在1984年8月推向市场的,为其母公司运通公司发行(注:斯科特·梅森、罗伯特·默顿、安德鲁·佩罗德、彼得·图法诺:《金融工程学案例——金融革新的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表1主要固定收益革新商品及其产生年代
    年份固定收益革新品种
    1843 可转换债券
    1925 物价指数债券
    1926 附认股权证债券
    1960 可赎回债券
    1970 浮动利率票据FRN
    1972 货币期货
    1974 浮动利率债券
    1975 物价指数债券
    1975 利率期货
    1977 长期政府债券期货
    1979 场外货币期权
    70年代后期 垃圾债券
    1980 货币互换、债务保证债券
    1981 利率互换、零患债券
    1982 浮动股息率优先股、可调整股息率的永久性优先股
    1983 可转换可调整的优先股
    1984 货币市场优先股、远期利率协议
    1983 利率上限和下限时权、货币期货期权
    1985 欧洲USD期权、互换期权、USD及市政债券指数期货
    1986 附加恶性回售条约的可转换债券
    1987 平均期权、产品互换、长期债券期货和期权
    1989 上限时权、利率互换期货


    1985年美林集团创造了既可赎回又可回售的可转换零息债券——LYON。LYON一经产生,就遭到发行公司和投资者的欢迎。1985年春季,威时特管理公司和斯坦利国内公司发行了头两例LYON,均由美林公司承销。
    到现在为止,一些原来的投资银行革新商品萎缩了,甚至已经从市场上消失,或者革新当初也只是发行了一例、两例,但更多的革新商品则存活了下来,并且买卖量逐年增加,到现在为止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上必不可少的投资和避险品种。

    [1][2][3][4]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