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中国社会经济日常,无论是产品价格,还是股市价格,抑或楼市价格,均发生不容乐观的变化。在这其中,有多种原因在起用途。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深入剖析,对其主要影响原因进行逐一分析,试图从缘由入手提出一些对当今中国经济的进步有益的建议。
[关键字] 通货膨胀;股价;房价;消费价格指数
1、目前中国经济进步概况
中国经济的进步飞速且平稳,在2006 和2007 年仍然一如既往地维持了较快且平稳的进步速度,宏观经济进步状况好,加之近几年股票市场和房产市场的进步态势好,大家的投资热情愈加高,股价和房价涨幅大增。同时,其它产品的价格也在提升,特别是2007 年下半年以来,食品类价格更是飞涨,大家的存活重压加强,不少人士撰文评论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这也是政府、经济学界和社会各层所一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针对上述股市和楼市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等问题,大家将逐一进行剖析。
2、目前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主要问题及其缘由剖析
股票市场的进步变化及其缘由
从2005 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国内的股票市场形势渐渐好转,以上证指数为例,2005 年在1100 点左右,而到2007 年,最高时竟达到6100 点,短短两年时间,增长5000点。但从2007 年11 月份开始,股市开始出现下跌状况,至2008 年9 月已跌至2000 点左右。大家也由2007 年对股票市场的趋之若鹜,变为如今的挖空心思怎么样从股市抽身。
本轮股市上涨的背景是股权分置改革与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达成了股票的全流通,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讲,此次改革无疑是迈向市场化的里程碑,2005 年7月21 日,人民币升值2 % ,由原来的1 USD兑换8. 27 元人民币调整到1 USD兑换8. 11 元人民币。此次人民币升值机会适合,不只改变了当时的市场预期,同时也配合和促进了股改,两者一块推进了中国股市的市场化进程。然而短期内,当愈加多的资金很多涌入股市,而股票本身的价值并未得到大幅增加时,就会产生股市泡沫,而泡沫势必要破裂。另外,国家的紧缩政策也是主要原因。从2007 年3 月至8 月,央行进行了四次加息,使得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分别由2. 52 % 、6. 12 %提升到3. 60 % 、7. 02 %。与以往“越紧缩,越上涨”的现象不同,此次紧缩政策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产生了方向性的变化。以上可称之为股市下跌的内因。另外,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也对国内股市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2007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也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影响到国内的股市,这可以看作是国内股市下跌的外部缘由。
房产市场的进步变化及其缘由
房产业作为与百姓生计密切有关的一个行业,房价的上涨不止是一种经济现象。衡量房价上涨的指标不少,作为促进GDP 增长的一个原因,要从大家的存活负担角度来考虑。大家只从房价收入比这一指标入手,在2003 年将来,房价增长速度加快,房价收入比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房价飞涨。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差距非常大。以2005 年为例,中国最低收入户房价收入比是22. 69 ,是同组国际平均水平的236 %;中等收入户房价收入比是7. 75 ,是同组国际平均水平的86 %;最高收入户房价收入比是2. 45 ,只有同组国际平均水平的44 %。2005年,中国最高和最低收入户房价收入比差距是20. 24 ,而国际最高与最低差距是7. 8 ,只有中国的39 %。虽然平均水平看来国内的房价收入比还不是太高,但由房价收入比差距显示的居民收入差距大的问题已经揭露出来,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权的保障已成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低收入家庭不太可能通过提升收入来显著提升购房能力,这就需要政府住房政策发挥用途。
物价上涨状况及其缘由
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上涨状况,尤其是食品类,更是出现高达17. 6 %的涨幅。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透露,2007 年安装成本 同比增幅由2006 年底的1. 5 %暴涨至4. 8 % ,创自1996 年安装成本 涨幅8. 3 %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也打破了多年以来中国的安装成本 一直维持在3 %以内的局面,一定量上看来,这一涨幅与中国的GDP 进步速度相比并不同。因此,不少人觉得中国“通货膨胀”来了。其实,国内自2006 年底就出现了食品类产品不约而同的涨价,虽然政府非常快出面平抑了粮油价格,但有关专家觉得,粮油价格上涨的局面将会延续到2007 年,事实的进步果不其然,而且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远远超出大家的预料。此次“通货膨胀”是什么原因多方面的。
第一从宏观经济进步来看。国内2007 年GDP 增长速度高达11. 44 %。
第二,短期内粮油肉价的增长态势惊人,在于消费品市场提供不足,致使物价上涨。大家都知道,这一轮物价上涨的由来在于因市场提供不足致使猪肉价格短期内的急速上升。下面的后果就是,整个价格链上的其他产品也接二连三跟着涨价,从而出现了全方位涨价的情形。从全球范围看,各国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这说明物价上涨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而因为各国之间的经济影响愈加密切,这也在一定量上推进了国内的通货膨胀重压。
第三,股市和楼市两个资产市场价格的疯涨和银行信贷迅速扩张。国内这一轮的经济增长,最大的推进力就是两大资产价格疯涨。房产市场飞速发展,房价暴涨,银行信贷迅速扩张;国内股市的高涨,房产企业渐渐走出对银行筹资的依靠,转向从证券市场筹资,这无疑又推高了股市的价格。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信贷的迅速扩张是致使通货膨胀的根本缘由。通常来讲,伴随GDP 的增长,货币的发行量也会相应增长,两者的增长率应当一致。国内的货币发行量相对于GDP 的增长确实太快,致使流动性过剩,社会经济产生通货膨胀也是势必现象 。货币流动性过剩,又进一步加强了两大资产价格,如此以房产和股市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由资产价格疯涨,经过信贷扩张,致使流动性过大,从而产生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论 文 网 LunWenData.Com]
3、有关建议及手段
笔者觉得,此次“通货膨胀”并不是是全方位的通货膨胀,但,价格水平增长居前两位的食品类和居住类却正是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行业,必需品的需要弹性很小,若价格持续上涨,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重压将愈加巨大。单从这两类行业的价格增长水平来看,通货膨胀的重压已经很之大。对于此次“通货膨胀”大家应该采取如下手段:
第一,针对此次“通货膨胀”的由来是粮油肉类价格在短期内的急速增长,政府应该采取一些鼓励农民种植农作物和畜牧的手段。国内农村人口中的很多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为国内的城市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却使得农业生产提升缓慢。国内一直是农业大国,而目前农业大国却不可以保证本国的粮食提供,这和农村劳动力不足有非常大关系。笔者觉得国家应该采取一些手段吸引并留住青年才留在农村,同时加强对农村的资金、设施和技术的投入,提升生产效率,为市场提供更多所需的粮食,这才是解决食品类物价飞涨的根本所在。
第二,如前所述“, 通货膨胀”归根究底是一种货币现象,要解决这一现象需要从货币问题出发。政府已经多次提升存款筹备金率,另外可以配合用公开市场业务,发行国家债券,吸纳市场上过多的资金。而且相比于其他两种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灵活便捷,对经济的震动小。另外一方面,控制货币发行量,从而控制经济过热的现象。
第三,此番“通货膨胀”的一个要紧推进原因是两大资产价格的疯涨,因此,要舒缓此次通胀重压,需要对两大资产市场进行调控。譬如央行可以需要商业银行缩减对房产和股票市场的信贷,降低流入两大资产市场的资金量;对耐用消费品信贷消费作出限制,预防房产投机;提升证券保证金率,遏制股票市场的过度投机。另外,严格监管政府对土地的出让工作,对于以出让土地为方法谋取私利的政府部门,国家要严厉制止。
[参考文献]
[1 ]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课程[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 陆前进, 卢庆杰.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M] .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4 ]易宪容.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 http :PP fi2nance. sina. com. cn ,2008 - 02 - 18.
[5 ]李友华. 从东亚金融危机看中国房产市场的进步. http :PPguancha. gmw. cn ,2008 - 02 - 18.[论文网 LunWenDa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