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进步

点击数:789 | 发布时间:2025-01-14 | 来源:www.pazuniki.com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1、引言

    保险资产证券化是保险公司将保险现金流集中起来,使之转化为可买卖得金融证券,并通过这种方法使得保险风险转换到资本市场。不只促进了资本市场的进步和兴盛,而且能使保险公司获得相当可观的投资收益[1]。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海外的资本市场交流愈加频繁。为达到国际金融市场的规范,中国一直在通过健全自己规范、探索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努力追赶。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大范围之一,与海外一直维持着肯定的差距。保险业在国内一直实行粗放经营,且同行激烈的角逐致收益率相对较低,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皆存在非常大改进空间。《保险法》2005年的修改放宽了对保险资金投资的限制,使得保险公司可以对股票市场进行直接投资。随着着放宽政策,保险资金的投资风险也相对增大,对保险市场的管控也变得十分要紧。

    保险证券化是对承保风险的转移[2],在保险市场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1.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商品2.保险资产证券化3.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依据自己的特征和原理,每一种形式都是对保险市场的资产证券化的不一样的反应,从而可以带来不同运用形式的选择和成效[3]。

    2、国内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进步近况

    1.比较下面六个发达国家的保险业收益率:

    2.可以看出保险业发达国家的承包收益率都非常低,如美国、法国、英国和瑞士都为负数。相对于低的承包收益率,通过对保险资金的投资获得的收益较高可以弥补承保带来的损失,从而达成盈利。这说明海外保险业一般是通过灵活的资本运作与开阔的投资途径,达成保险业的稳步进步。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保险业的收益大幅降低,单纯的追求投资收益的进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导致了保险业效益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4]。这表明,在将来对承保收益与投资收益的均衡和理性组合才能更好地进步保险业,对保险市场的规范和保险投资风险的管控也越发要紧。

    3.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资本市场飞速发展,作为要紧组成部分的保险市场也维持着迅猛未来发展趋势。到2004年初,保险业的总资产突破了万亿元之后明每年平均维持快速的升涨,至2011年已突破6万亿元。但相较与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国内的债券比率与银行存款比率较低的特征依旧存在,现在看来保险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力度不足,仍存在制约原因。

    国内保险业的投资收益率较低且缺少稳定性。从2000年至2006年,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1%,4.3%,3.14%,2.68%,2.87%,3.6%,5.8%,2007年达到了10.9%,而2008年仅为1.91%,近几年来看,2009年是6.41%,2010年是4.16%,2011年为3.6%,2012年降为3.39%,至2013年,达到5.04%。相对较低的投资收益率说明国内保险投资的运作较为守旧与不成熟,资产管理的模式与投资理念有待提高。

    3.低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国债具备信誉好,流动性稳定的特征。而在国内国债由于长期没形成市场利率,致使利率倒挂现象的出现。以银行存款为参照发型的债券利率受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常见较低,使得保险公司更想参与银行协商利率的大额存款,还不是投资债券。

    3、必要性

    1.保险投资途径较为狭窄

    在国内,狭窄的保险投资途径限制了保险公司对收益的追求与行业的进步,减少了保险资产投资的收益,而在保险业发达的海外则拥有较为宽松的投资途径。伴随国内资本市场的迅猛进步,保险业持续的壮大与保险资产的增长,拓宽投资途径成为加快行业成熟与进步的趋势。

    2.保险投资形式单一

    只有当投资形式多元化,存在较多的投资组合与运作形式时,投资风险才能减少。而国内保险投资形式单一,投资风险大。现在资本市场可以提供多种的信用形式,拥有较多资本运作的组合和选择,对于不一样的目的,保险公司可以依据证券组合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投资。

    3.保险投资支持资本市场

    只有资本市场上供应求购双方的相互成长。才能促进市场的壮大。因保险的行业特征,保险公司常见具备强大的资本实力与规模,是资本市场上要紧的参与者与投资者。随着着金融革新和愈加多金融工具的出现,资本市场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集资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投资可以强有力的迎合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