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必学二要点汇总

点击数:454 | 发布时间:2025-03-29 | 来源:www.anqinghui.com

    假如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考试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样高二是这个长跑的中段。与起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掌声、加油声。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化学必学二要点汇总》,学习路上,智学网为你加油!

    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根据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怎么样精准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方: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字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备肯定数目的质子和肯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水平数==质子数+中子数:A==Z+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一样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2、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原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渐渐增多

    原子半径——→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渐渐减弱

    氧化性——→渐渐增强,还原性——→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渐渐增强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渐渐增强,碱性——→渐渐减弱

    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1高中化学必学二要点汇总:化学能

    1、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缘由: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容易见到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容易见到的放热反应:①所有些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部分化合反应。

    容易见到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H2O=CO+H2。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部分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2、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

    电能

    火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洗、高效

    2、原电池原理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活泼性不一样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名字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水平降低。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水平增加。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办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氧化物等作正极。

    ②依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依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依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种类: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一般是电极本身消耗,水平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随着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办法:

    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办法总结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依据电子得失状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防腐。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定义:化学反应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降低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①单位:mol/或mol/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要紧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

    ⑤其它原因:如光、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况、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况的特点: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况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况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况时,各组分的浓度维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维持肯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打造新的平衡。

    判断化学平衡状况的标志:

    ①VA=VA或nA=nA

    ②各组分浓度维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用颜色不变判断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水平不变

    1高中化学必学二要点汇总:有机物的定义

    1、概念: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

    2、特质:①类型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

    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可以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备相同的分子式,但具备不同结构式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借助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

    CH2=CH2+H2O→CH3CH2OH

    聚合反应: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本身也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一模一样,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

    键角120°。

    3、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取代反应

    ①+Br2+HBr

    铁粉有哪些用途: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苯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HONO2+H2O

    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怎么样检验乙醇中是不是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怎么样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

    3、化学性质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CH3CH2OH

    乙酸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

    3、乙酸的要紧化学性质

    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备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借助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

    2CH3COOH+CaCO3=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乙酸的酯化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化学与可持续进步

    1、金属矿物的开发借助

    1、容易见到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铝热反应③电解法:电解氧化铝

    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

    金属活动性序表中,地方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普通的还原办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地方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可以用的还原方法来还原。

    2、海水资源的开发借助

    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征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

    2、海水资源的借助:

    海水淡化: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④反渗透法等。

    海水制盐:借助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离别办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理念核心:借助化学原理从源头上降低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导致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洗化学”。

    从环境看法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从经济看法看:它倡导合理借助资源和能源,减少生产本钱。

    热门: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后的期望产物,原子借助率为100%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