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卡发卡市场转型

点击数:299 | 发布时间:2025-05-18 | 来源:www.evqjtq.com

    自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第一张银行卡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进步,国内银行卡市场已经进入了迅速成长通道。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4年首季支付体系总体运行状况》指出,银行卡发卡量继续维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截至首季末,全国借记卡累计发卡39.77亿张,信用卡累计发卡4.14亿张,全国人均持有借记卡2.94张,信用卡0.30张。

    同时银行卡市场受理环境持续改变,买卖额维持平稳增长。首季,全国银行卡买卖金额110.52万亿元,其中消费业务金额9.54万亿元,银行卡消费业务金额同比增长43.71%。

    授信用率?_39.27%,较上年同期上升2.33个百分点,授信用率进一步上升。同时大家看到,信用卡不好的率也在上升,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281.95亿元,环比增长11.92%;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1.50%,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13个百分点。

    总体来讲,国内银行卡市场进步速度非常快,居民的银行卡用习惯已经初步形成,但国内银行卡市场进步还不够成熟,人均借记卡和信用卡持有量的比率约为10:
    1,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仅为0.3张,信用卡仍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等着各家发卡机构来挖掘。依据《中国支付体系进步报告2012》,剔除房产、车辆销售及批发类买卖,境内银行卡消费额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3.50%,2013年的该项数据有望达到50%,已经接近发达国家55%的水平,所以近年来银联大力拓展国外互联网,各家机构也发行了国外用的外币卡。
    2012年全年,国内银行卡国外消费金额达到3 878.74亿元。

    银行卡产业是典型的双边市场,银行卡产业市场体系中包含发卡卡市场、收单市场和转接清算市场。以银行卡购物消费买卖为例,发卡机构向持卡人发放银行卡,持卡人持卡在特约商户消费,收单机构在商户处收单,再通过转接清算机构实行资金的清算。

    自2002年专门从事收单业务的银联商务成立后,商业银行的收单市场份额在不断降低,银联商务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上升,并超越了一半的市场份额(蒋小敏,2011),而转接清算业务现在由银联独家经营,所以,本文从发卡市场角度来讨论商业银行转型所面临的挑战和将来进步方向。

    1、银行卡发卡市场的挑战

    (一)银行卡安全问题

    银行卡作为资金管理和用的载体,应用于大家日常的支付结算需要,降低了现金、尤其是大额现金的买卖量,为大家节省了现金保管和携带本钱,现金买卖量的减少也无形中对假钞形成了肯定的扼制用途,很大地便捷了大家平时买卖需要。然而,虽然没现金的盗抢、遗失、假钞风险,银行卡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大家的看重。银行卡的安全风险一方面源于银行卡本身技术限制带来的失窃刷风险,其次源于各种自助买卖途径的便捷性带来的诈骗风险。

    国内刚开始的银行卡是磁条卡,也即卡片上的磁条存储卡片的信息,用户只须在POS机或ATM机上刷卡,就会在机器上留下该银行卡的磁条信息。一些不法分子只须在机器上装置盗卡器,等顾客刷卡后,盗卡器就会将信用卡的磁条信息全部记录下来,若再同时被偷看到密码,那卡失窃刷的风险就很大了。并且,磁条信息其实有固定格式,可以通过卡号、用期限等信息根据格式复制出来,在同一批卡中假如了解了其中一张卡的磁条信息,就能推算出其他同批次卡的基本资料,这等于这一批卡都有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克隆卡的本钱低得惊人,因此也直接致使近年来银行卡的发案率直线上升。

    其次,伴随通讯业务的进步,电信诈骗成为目前互联网热词。犯罪分子借助电话、短信、互联网编造不真实信息,推行诈骗,诱使持卡人通过自助机或者电子银行转账汇款,骗取卡内资金,使持卡人遭受资金损失。因为犯罪分子用的是远程操控、非接触式的诈骗方法,而且借助别人名义账户飞速转移资金,所以事后抓获犯罪分子、挽回损失的困难程度也比较大。据统计,2013年,中国电信诈骗案件发案30万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

    (二)预付卡对银行卡市场的影响

    预付卡又称储值卡,顾名思义,就是用户预先将资金存储在卡内,消浪费时间直接从卡内扣除相应资金的卡片。现在国内预付款除少量由金融机构发行外,大多数由非金融商业机构发行。储值卡的 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特定商业机构发行的、只能在本机构内用的预付卡,譬如说苏果超市卡;还有一类是由专门的第三方发行机构发行,可以在海量加盟代理商户中用,这种预付卡的用法范围相对第一种预付卡会广不少。预付卡的存在很大的满足了大家平时小额便利支付的需要,据《2013年中国单作用与功效商业预付卡行业报告》称,2013年全国预付卡发卡总金额达到8600亿元。

    (三)电子支付的冲击

    在互联网+年代,个人智能终端、云存储、云数据剖析、声波和图像技术等多种技术相叠加,大家的支付方法渐渐从卡基支付向无卡基支付转变。银行卡作为资金的载体,是一种支付的工具,通过ATM和POS机这种金融行业准则的专用终端达成支付清算职能。但这种专用终端的布设遭到环境和受理标准控制,不可以达成无差别布设,影响银行卡用的广泛性和时效性,而且这种专用终端的CPI和维护本钱也数额高昂。手机、电脑自然成为大家身边最便捷的个人支付终端的功能。将来支付终端体系,将是以手机为主、电脑为辅的二元主体。譬如“将POS机装到手机上”的拉卡拉,但出于硬件本钱的考虑,这种外设的支付终端也将在不久的以后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事实上,目前各类革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的手机推广客户端,不需要硬件就能达成资金的转移,自问世以来,这种支付方法就飞速占领了一部分市场。微信二维码扫描支付作为一股新生力量也正蓄势待发。这样看来,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货币电子化,银行卡这一实物载体好像正日渐失去用武之地。 2、银行卡转型方向

    银行卡面临着这么多外在强敌,银行卡发行市场内的战争也愈演愈烈,多达三百多家发卡机构争夺市场,正可谓“内忧外患”。所有银行都被卷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与其被动同意,不如积极应付,主动转型,革新商品。

    (一)银行卡安全性升级

    国内已拟定了五年“换芯”计划:国有商业银行应在2013年年底前全方位发行金融IC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2015年年底前全方位发行金融IC卡;自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发行的银行卡应为金融IC卡。这意味着银行卡“磁条年代”届时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芯片卡本钱比磁条卡本钱高,大多数银行推荐顾客换芯片卡时免收换卡费,新发芯片卡的怎么收费和磁条卡一样,因此,不少银行的“换芯”过程进展缓慢,积极性不高。芯片卡代替磁条卡是安全性需要下的势必结果,所以各商业银行晚行动不如早行动,借助安全性这一卖点,吸引行外顾客,同时也可减少法律风险,提高声誉。

    另外,伴随科技的进步,指纹辨别、面部辨别等技术已经应用在手机、电脑信息安全等范围,伴随该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后,银行卡的密码认证将会逐步向身份认证、生物认证转变,银行卡的安全性将进一步提升。

    (二)扩展银行卡服务功能

    从刚开始简单的存取现,到目前网银、手机银行功能,公共事业费代扣代缴,理财功能等,银行卡的功能愈加广泛。IC卡推出以来,还推出了电子现金账户功能,对电子现金账户充值后,可以在特定商户进行小额免密支付,可以理解为拥有了预付卡的功能,可是这种功能的用法需要商户安装芯片卡的读卡器具,现在国内大多数POS机还仅支持磁条卡,所以限制了该项功能的进步。银行卡作为一个载体,可以绑定多个账户,现在银行卡已经达成了在同个银行活期、按期、本外币账户的绑定。前文提到的数据可以看到,现在国内人均持卡量为3张,再加上各类预付卡、会员卡、积分卡等等,卡已经成为钱包非常重的负担,更多人抱怨,卡太多了。银行卡功能的整理成为大势所趋,以后,借记卡和贷记卡是同一张卡,银行卡和会员卡是同一张卡,所以银行的账户可以关联到一张卡上,那样到时候,一卡走遍天下将会成为现实。

    (三)个性化需要

    电子支付的进步产生了无卡基支付行为。可是电子支付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用法者需要对网络和智能终端比较熟知,同时信赖电子支付的安全性。网络病毒的安全隐忧也在一定量上限制了电子支付的进步。大家的支付习惯和支付心理决定了,大家愈加信赖金融机构专用终端的安全性,所以,卡基支付仍然会是以后大家主要的支付方法。因此,推出个性化的银行卡商品对于吸引不同顾客群体,拓展市场份额具备要紧意义。

    (四)境外市场

    2012年,国内境内银行卡消费额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3.50%,已经接近发达国家55%的水平,所以下一步国内银行卡要考虑的是怎么样“走出去”。伴随收入水平的提升,境外旅游和留学的人愈加多,境外消费需要迅速增?L。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表声明说,中国2012年已超越美国等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中国人境外消费规模已经超越千亿USD。国内市场角逐白热化、市场拓展步履维艰的情形下,进入国外市场成为商业银行进步业务的新方向。而且境外消费人群总是是高收入群体,假如可以通过境外用的银行卡打造客户忠诚度,也能够帮助促进国内银行卡业务的拓展。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