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新技术产业进步是优化经济结构的要紧抓手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逐步兴起,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全方位进步,各国渐渐意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改革全球产业结构和经济地位的要紧用途,将它进步上升到国家策略的高度。二战之后,美国、德国、日本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构建社会研究体系等方法奠定科技革新基础,达成了科创立国,并在之后的进步中不断加强科技投入,加深革新积累。依据世界银行数据,2015年全世界研发投入规模排名前四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这与世界各国的GDP排名完全一致,充分说明以科技研发为主要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持续动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依托低本钱优势,国内经济达成了高速增长。2011年,中国的GDP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制造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目前经济进步的基础条件已比较健全,但长期依靠投资驱动,粗放型增长模式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瓶颈,从2015年开始,中国企业的销售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持续下行,提高全要点生产率以达成经济的内生增长成为可持续进步的迫切需要。因此,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内要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经济优质进步。提高技术革新、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效率是维持经济长期增长的势必选择,提高科技革新实力、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则是促进经济增长方法转变的要紧抓手和根本渠道。
2、 并购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进步的重点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革新主导型产业,兼具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质,充分而有效率的金融支持是高新技术产业得以顺利进步的要紧条件之一。作为资源价值再分配,支持实体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要紧资本工具,并购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并购在经济转型期具备特别要紧有哪些用途。因为高新技术行业内科技在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迭代,企业需要在颠覆性技术获得突破后将它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市场份额。当技术更迭加快,并购则给此类企业提供了通过外延式迅速获得技术、整理资源,高效占领市场的机会,这是高新技术企业并购最重要的原动力之一,也是其并购对其帮助裨益大于其他传统行业的根本缘由。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国际角逐格局,高新技术产业并购促进资本、新技术不断流入革新企业,新经济企业不断涌现,落后产业不断淘汰,推进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替代低附加值产业,从而大大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和经济进步水平,最后达成结构的调整优化并推进经济转向优质进步。
3、 经济转型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并购的活跃期
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驱动下,高新技术范围并购呈井喷式增长,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高科技范围并购金额从2013年的608亿USD增长至2017年1 754亿USD,年复合增速为24%,是全市场并购金额年复合增速的2倍,在全市场并购金额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29%提高至2018年46%,高新技术范围的并購渐渐成为市场上不可忽略的要紧组成部分。假如将社会经济分为价值创造部门和价值再分配部门,并购则是将市场资源进行再分配以支持实体经济的价值创造的过程,而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无疑加快了这个过程。
4、 革新驱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范围转型,并购迈向产业协同新阶段
革新驱动国内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进步渠道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嫁接”或“分裂转变”,或者两种方法的融合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要紧渠道,由此并购承担着帮助国内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要紧任务。2014年~2017年,中国企业由传统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并购宗数增加27%,并购金额增加169%。革新驱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并购转向看重产业协同、长期价值提高的优质并购转变,直接体目前国内有关产业增加值的大幅度提高。2016年~2017年,国内规模策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均超越10%,2017年更是创下11.0%的增长速度。其中,201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7%。
5、 电子信息成为高新技术领军产业,各行业均衡进步
高新技术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进步新动能、获得将来角逐新优势的重点范围,2013至2017年期间,中国高新技术范围并购热门产业发生较大变化,现在形成以电子信息为主、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与智能化为辅、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并购均衡进步的局面。高新技术范围并购金额的产业分布日趋多元,主要来自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在海量细分产业的如火如荼。
以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领军企业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以互联网+、网络和通信等行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产业内企业常见获得很多筹资,发生频繁并购,进入了新一轮飞速发展阶段。截止2017年末,国内网络普及率达到55.8%,超越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超越亚洲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网络进一步向经济社会每个范围渗透,对生产和流通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经济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动能,使一些传统产业焕发了青春。网络渗透带来的新业态也在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方法,如第三方支付、网购、互联网约车、在线订餐、在线医疗等模式日新月异,渐渐替代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电子信息产业尽管在规模上还很难和传统产业等量齐观,但其显现的迅速增长的势头,表明经济新动能正在飞速积聚,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紧力量。 将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刻。信息经济兴盛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要紧标志,电子信息产业并购重组将会持续活跃。
6、 国外技术引进,高新技术范围外贸并购飞速崛起
国内长期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很多外汇储备,为境内企业国外并购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国外的很多行业面临洗牌,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资本的角逐带来历史性的机会。国内高新技术范围外贸并购金额从2013年的92亿USD飞速增长至2018年322亿USD,2016年达到历史高峰,完成1 082亿USD买卖。在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的背景下,国内企业面临规模扩大边际效应递减的困境,外贸并购为企业吸收一流的技术、人才、管理经验赋能、缩短新兴产业成长期提供了新的进步思路。
7、 受宏观经济及政策监管影响,高新技术范围并购增速阶段性放缓
2017年以来,遭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资金面收紧、并购政策趋严和资金出境审察加大等多重原因影响,高新技术范围并购增速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从2015年开始,国内市场并购一度极为活跃。不过,当时多样化的跨界并购是市场主流,但与之对应的是,并购市场出现效率下滑,并购标的资产整体ROE水平减少,2016年9月9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方法》,加强了并购重组的监管力度。2017年,以上市公司为主导大高新技术范围并购数目与金额均有所回落。同时,因为外贸资本净流出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承受的贬值重压增大,有关部门对中国企业外贸并购做出了更多限制并加强了审察力度,加大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外贸并购增速减缓。
进入2018年,虽然并购利好政策频出,但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减少宏观经济杠杆率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作为并购主力军也遭遇了并购筹资难的问题。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经济下行的影响下,大多数企业业务低迷,盈利降低,加之前期回收标的公司营业额下滑,很多计提商誉减值,引发股价频革新低,从而致使大股东股权质押触及平仓线,市场投资者对此作出反应,股价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危及上市公司实质控制人地位。
8、 高新技术范围外贸并购受国外政策影响加强,并购完成率全方位减少
近年来,中国企业大规模的外贸并购引起西方国家对丧失自己技术优势的担心,为预防高档技术外流,收紧了对外国企业外贸并购的审察力度。近两年,中国企业在欧美区域的并购完成率大幅降低,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企业的成功率由2017年的77.4%降低至2018年的51.5%,而并购美国企业的成功率从66.7%降低到47.6%。依据中投研究院2018年对A股上市公司外贸并购意愿的调查显示,有13%的外贸并购买卖失败缘由是未通过当地政府投资审察,在考虑外贸并购风险时,超越65%的企业觉得当地政治环境最大的影响原因。全球各国政府正在采取更严格的办法来审察潜在威胁其国家安全,尤其是涉及高新技术的国外并购买卖。2018年美国《外国投资剖析定义评估现代化法案》开始生效,该法案不只进一步扩大了美海外资投资委员会的审察范围、加大了少数股权投资的审察,还增加了对特定范围投资的强制性申报与“特别关注国”名单,而中国是“特别关注国”,特定范围则明确指向高新技术范围。在强监管下,中国高新技术范围赴美并购几乎全部中止。同时,英国也加大了并购审核,使政府有更大的权力审察外贸技术买卖。在欧洲,不论欧盟层面还是欧洲国家层面,打造更强的投资控制动力的意愿都在上升。在愈加严格的审核趋势下,即便海标并购标的只是在有关国家拓展业务或有终端顾客,也会触犯其国外并购监管规则。此外,反垄断法规、税收有关法律也在外贸并购活动中成为愈加大的阻力。在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的背景下,政治监管趋严对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外贸并购的影响将会持续。
9、 并购热门转移,“一带一路”沿线成为为中国企业外贸并购选择的新市场
中国企业高新技术范围外贸并购主要集中在欧美区域。在北美和欧洲成熟市场,工业和消费品行业依旧是中国上市企业并购重点,历年来超越半数并购买卖发生在这两个行业,但电信、媒体和科技行业与医药行业买卖数目也在迅速增长。2014年~2018年,美国维持着中资第一大国外高新技术范围外贸并购目的地的地位,但鉴于近两年美国对中资企业赴美并购审察的加大,中资企业赴美并购放缓。欧洲作为中资企业第二大国外高新技术范围并购目的地,在四年的时间里并购金额从53亿美金上升至78亿美金,年复合增速超越10%,成为国内要紧的跨国并购买卖伙伴。以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为主的亚洲国家,中资企业高新技术范围外贸并购的金额也出现2倍增长。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塞浦路斯、秘鲁这类“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沿线国家或重点国家都在近几年与中国发生了大体量的并购买卖,并购目的地的变迁本質反映的是并购热门的转移,“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引领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并发挥巨大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