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剖析

点击数:151 | 发布时间:2024-12-20 | 来源:www.tianpie.com

    2019年12月开始一种新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湖北武汉爆发时尚,此后疫情飞速蔓延至全国每个区域及境外部分国家。河南信阳紧邻湖北,距离武汉和黄冈距离较近,人口流动频繁,我县前往武汉务工、经商、就诊人群较多,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感染人数较多。疫情发生以来县政府及院领导高度看重,举全县之力全力抗击疫情,截至2020年2月8日24时我县累积确诊病例15例,疑似病例7例,现将我院确诊的15例病例予以剖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发患者群

    病人年龄范围为18~69岁,平均年龄46.5岁,男士10例,女人5例。

    1.1.2时尚病学

    15例病人均有疫区湖北接触史,其中8例因经商、工作或者学习而长期居住武汉;1例大夫,发病前1周在参与了疑似病人(该病人后来于我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诊;1例发病前曾去黄冈麻城(黄冈为湖北确诊人数较多的地级市之一)探亲;2例最近与武汉返乡职员密切接触;另有4例因其他疾病就诊或者出差曾于武汉短期旅居。15例病人中4例分别源于两个家族,表现为聚集性发病,其中1个家族为湖北籍人,常常往返于武汉和我县之间经商,家族4人相继发病,全部具备呼吸道症状和典型影像学表现,但仅有于2人核酸测试阳性,另外2人连续2次采集血液和咽拭子核酸测试均为阴性,但仍不可以排除,现在正请示上级防护指挥中心拟行进一步测试。

    1.1.3既往史

    1例病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1例既往患有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

    1.1.4病程

    潜伏期1~12d,平均为4.7d。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11d,平均5.4d;发病到确诊时间为3~14d,平均为6.8d;2例普通型和1例重症型治愈出院(中途转上级医院),病人住院时间分别为11d、13d和15d。15例病人中8例源于城镇,7例源于乡村(包括2例湖北籍商人租居于我县乡村)。

    1.2 临床表现和分型

    1.2.1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部分伴胸闷、胸痛、咯血、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偶有少数病人诉腹痛、腹泻,但到底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饮食缘由、药物胃肠道反应还是自己既往患有胃肠道疾病引起该症状尚不可以定论。入院前有发热、乏力症状的病人12例(80.0%),体温峰值最高为40.3℃,最低为37.8℃,平均为38.3℃;入院前有咳嗽症状的9例(60.0%),以干咳为主,痰少,其中有1例咳黄色浓痰,另有1例伴有少量咯血。入院前有胸闷、胸痛、喘息、气促症状的病人3例(20.0%),入院后均渐渐出现呼吸衰竭,为重症型。入院前有上腹痛和腹泻症状的各1例(7.0%),但否为本病引起没办法定论。

    1.2.2临床分型

    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策略(试行第五版)”中分型标准,普通型为12例(80.0%),重型3例(20.0%)。

    1.2.2.1普通型

    5例仅有发热、乏力症状,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有1例伴有恶心、呕吐、上腹痛,予以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3d后症状消失;有2例无发热,仅有咳嗽、胸闷、少量咳痰症状,无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亦无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另外5例同时具备发热和咳嗽、咳痰或者胸闷、胸痛、气促等其他呼吸道症状,其中1例有少量咯血。

    1.2.2.2重型

    有1例伴有扩张性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发布前2周曾去武汉同济医院就医,其余2例无基础疾病但长期于武汉务工;3例入院前均有发热,发热时间分别为6d、9d、10d,2例为持续高热,1例中等发热;3例病人入院前均有咳嗽、咳痰,时间分别为3d、10d、11d,均为少量白色粘稠痰,不容易咳出;2例病人入院前有胸闷、气促或者喘息症状,其中1例入院时即有轻度呼吸困难。3例重型病人分别于入院0h、27h、48h出现呼吸窘迫或者安静状况下血氧饱和度(SO2)小于93.0%,予以6~8L/min流量持续吸氧仍没办法改变缺氧状况,分别于入院第2d、3d、3d转入上级医院ICU病房,本文完稿时(2月8日)电话回访,其中1例已治愈出院,另外2例仍继续治疗中。

    1.3 实验室测试

    入院前血常规:10例病人白细胞总数均正常,5例白细胞总数减低,13例病人淋巴细胞绝对值或者比率均减少,2例淋巴细胞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初次采血:11例病人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4例正常;5例病人C反应蛋白(CRP)升高,10例CRP正常;14降钙素原(PCT)正常,1例轻度升高;15例血培养均未见细菌成长;仅有1例呼吸道九项病原学抗体测试时支原体抗体呈阳性,其余病人均为阴性。

    1.4 影像学改变

    1.4.1乳房平片

    5例入院前曾行乳房正侧位片测试,有1例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3例表现为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呈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表现,1例右下肺团块状占位,边界模糊,建议CT进一步检查。

    1.4.2乳房CT

    15例病人均为双肺多病灶,病灶不对称,主要分布于中外侧肺野,挨近胸膜下。9例普通型均可见多发小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周围呈云雾状或者棉絮状,4例部分可见小结节。3例重型双肺多发大片状磨玻璃影,其中1例局部实变后出现的支气管充气征。

    1.5 治疗、转归和预后

    1.5.1治疗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诊疗策略,结合武汉和北京等地资深的专家拟定的治疗建议,依据病人临床分型和自己的基础疾病予以个体化治疗。

    1.5.1.1抗菌药

    有8例病人发热时间较长,依据临床经验或者有关感染指标用了抗菌药,以哌拉西林舒巴坦和三代头孢为主。

    1.5.1.2抗病毒药物

    15例病人均用了干扰素雾化,8例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8例病人静脉输注血必净治疗(其中1例输入血必净时发生过敏反应而停用),3例病人输注了痰热清注射液,4例病人联合用中药制剂(请中医科专家会诊后辨证施治)。另外有6例病人用了阿比洛尔,3例口服奥司他韦胶囊,此2种药物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用途,除此之外湖北区域有临床经验显示阿比洛尔可以减轻病人症状,但无大规模临床数据支持,我院早期借鉴湖北经验,在部分病人治疗策略中用了该药,后来伴随研究深入和国家治疗策略的不断更新健全,该类无循证医学依据或者国内外诊疗策略推荐的药物用渐渐降低。

    1.5.1.3联适用药

    病程中有6例联合2种抗病毒药物,有9例联合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有13例用了西药联合中药方剂或者中成药注射液治疗12例普通型病人使用了联合2种或者3种抗病毒药物,以口服和雾化为主,其中4例联合口服中药方剂。3例重型病人均采取联合了3种或者以上的抗病毒药物,以雾化和输注为主。

    1.5.2转归和预后

    2例现在已治愈出院,3例重症型转上级医院ICU治疗(其中1例已经治愈出院),其余10例病情平稳,现在仍在留院治疗。

    2 讨论

    因为此次时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较多,已远远超越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引起了社会的恐慌。截至2020年2月8日24时信阳累积确诊病例205例,疑似病例98例,我县累积确诊病例15例,疑似病例7例。发病年龄分布和湖北统计数据接近,因为样本量较小,不完全一致,到现在为止我县尚无确诊儿童或者新生儿病例,城乡分布没有明显差异。

    因为我县与湖北黄冈(湖北发患者数较多的地级市之一)接壤,而且距离武汉仅200余公里,两地人口交流频繁,此次确诊的15例病人均有明确的疫区湖北接触史、确诊病人接触史或者武汉返乡职员接触史,12例有此次疫源地武汉旅居史,其中8例发病前长期居住武汉,另外有1例病人发病前往黄冈探亲。

    大家治疗中发现有家族聚集发病现象。其中1个家族1名病人于武汉某高校就读,放假回家后与祖母一块生活,随后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相继于我院隔离治疗,经核酸测试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另外1个家族4名病人为湖北籍,常住武汉,于我县某乡镇经商,发病前1周病人携带家人开车前往我县,4例病人相继发病,3例持续高热,1例咳嗽胸闷,4例病人乳房CT双肺均有斑片状磨玻璃影,经核酸测试2例确诊,另外2例先后两次核酸测试均为阴性。钟南山院士团队对1099余例病人临床特征剖析中指出:有临床症状核酸阴性但影像学表现典型的危重病例多于非危重型。因此,具备临床症状而且影像学表现典型的病人,特别是有明确接触史的病人,多次核酸复查是必要的,由于核酸测试结果受采样机会、标本种类、测试办法多种原因影响。为此,部分专家也曾呼吁以影像学表现代替核酸测试作为确诊依据,第五版国家诊疗策略中也指出对于湖北区域疑似病例具备肺炎影像学特点者概念为临床确诊病例,但诊疗策略中对于湖北以外的区域并未概念该类病例。上述家族聚集发病的湖北籍病人,2例核酸阴性的病人若根据湖北标准应为临床诊断病例,但病人于我县发病并就医于我院,仅能作为疑似病例,虽然连续2次核酸测试阴性,根据诊疗策略中的解除隔离标准可以解除隔离,但考虑其家族有2例确诊者,临床症状符合,但仍高度疑似,为了防止漏诊而致使病毒扩散,我院专家仍建议病人继续隔离治疗,同时申请上级防控指挥部门会诊拟行第三核酸测试。

    干扰素-α在治疗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不例外,在国家诊疗策略和地区诊疗建议中都做了推荐。本文15例病人均应用了干扰素雾化治疗。另外大家也很看重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应用,4例病人请中医专家会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另有9例病人用了中成药注射制剂,但有1例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而停用。早期部分病人经验性用了阿比洛尔和奥司他韦,但无循证医学支持及指南推荐,后渐渐停用。总结发现联适用药较常见,联合2种抗病毒药物有6例,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有9例,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有13例。因为新发疾病总是缺少治疗经验,对于联适用药是不是优于单药,联适用药的指征和联适用药的不良反应均尚不了解,有待更多的病历资料进一步研究。依据国家诊疗策略第四版推荐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测试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d),可解除隔离出院或依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诊疗策略第五版,出院标准在原来的基础增加了肺部影像学显示明显吸收,从此处更新表明症状好转和核酸转阴不可以作为出院或者接触隔离的全部标准。截止2月8日,15例确诊病人中3例治愈出院(其中1例转上级医院治愈出院),均符合第五版诊疗策略中的出院标准,但因为病人入院时双肺CT均有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出院前复查CT虽然病灶明显吸收,但仍未恢复正常,出院后咳嗽的痰液或者打喷嚏的飞沫是不是仍有具备传染性,是不是需要居家隔离,隔离多久恢复工作学习均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伴随病例数目的增加临床治疗经验渐渐丰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断更新诊疗策略,部分地区医疗中心还发布了儿童诊疗共识,在中医范围、医院感染与防控范围与影像诊断范围也纷纷发布了有关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在这类策略、专家共识与诊疗建议的指导下,在每个部门的全力帮助下,抗击疫情工作获得了肯定的收获,但大家仍需不断地努力来探索有如瑞德西韦、β干扰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之类的新的药物和办法来治疗这种新发的呼吸道传染病。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