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点击数:914 | 发布时间:2025-02-12 | 来源:www.shanbeikao.com

    0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该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性教学事件,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段时间较长、相对集中的专门练习,培养毕业生对所学专业常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是对毕业生所学专业常识的全方位检验和系统的练习。那样,怎么样在这重点的环节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使学生更快适应社会,达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要的无缝衔接,满足国家对环艺设计进步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强调在完成基本理论常识的基础上,加大设计创意思维能力的练习,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结合市场。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毕业设计这个重点的教学环节中,以“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让高校与设计公司携手,在真实项目中教育和训练学生,起到好的教学成效。

    1 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剖析

    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在提升实践能力与全方位、系统的检查学生所学的专业常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有哪些用途。然而在教学环节推行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正常推行,教学水平很难保证。

    1.1 毕业设计选题单1、脱离实质。常规题目偏多,指导师实质项目少,课题来源不足,以至于假题居多,题目脱离实质,不利于学生适岗就业。

    1.2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能力有待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备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因此也需要毕业设计指导师队伍专业背景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只有本专业常识背景的教师,也应该包含与其有关专业背景教师,不只需要指导师的理论指导能力,也应该拥有相应的工程背景和工作实践经验,不然,不可以够非常不错地指导毕业设计工作。

    1.3 完成毕业设计与找工作时间上的冲突。大部分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在本科的最后一学期进行,然而在这一时期,大部分学生都在外实习或找工作,为毕业后的上岗提前作筹备,大多数同学非常难集中极力完成毕业设计这一过程。加之集中讲课时间有限,中间环节过于宽松,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形同虚设,影响了毕业生的设计水平和正常教学环节的推行,从而影响教学水平。

    1.4 重论文轻设计的指导方法。为了顺利通过省里毕业论文盲审和学校部门的抽检,为了学生顺利毕业,指导师更多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辅导,从论文结构到遣词造句,反复修改、润色,而忽略对毕业设计的指导,甚至出现毕业设计作品过于平庸,都不如平常课程作业的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征就是应用性、实践性,通过实质工程项目完成对设计能力练习、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中可以非常不错的检验其对理论常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学会程度。

    因此,如何保证课题符合实质需要、指导师队伍的多样化?保证毕业设计教学与学生就业互相推进,达成教学与市场就业相一致?达成有效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本文提出了毕业设计教学“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与设计企业的不同职能,缓解学校教学资源和实践能力不足,力求在较短期内完成教学目的,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形成特点,并赶上国内本专业设计先进水平。

    2 “校企互动”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2.1 “校企互动”教学模式。对于应用性最强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互动”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办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非常好选择。“校企互动”主要表现形式是高校主动派学生和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企业主动参与高校的课程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乃至人才培养策略的设定[1]。一方面,便捷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交流,便于从企业学会行业动态、获得人才需要信息准时更新常识结构,调整培养策略和教学大纲,防止“教”、“学”与社会脱节,有益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并弥补学校教师实质项目少,课题来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依据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向院方推荐一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职员作为校外实习指导师,完成对学生实习过程监督和重点问题的指导弥补毕业设计指导不能力的状况。其次,学生去企业实习有益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积累实质工程项目经验,缩短学校学习与社会需要的距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角逐能力,增加他们就业机会。同时也有益于企业找到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出色职员,从而达成学校教学、学生就业、企业招聘三赢。

    2.2 毕业设计“校企互动”教学改革思路。毕业设计“校企互动”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尝试与本专业有关的企业单位加强沟通,开放毕业设计教学环境,打造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公司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职员为毕业设计校外指导师,与校内专业教师配合,形成携手企业优势互补的“双导师”制,即校内指导师和校外指导师(实习单位指导师)双向指导,并以“项目式”教学来统筹毕业设计教学,联合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双向指导,以实质项目为依托,使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思维一直维持在实战状况,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职能,缓解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2]。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实践性准时效性强的工程项目,企业也需要项目式教学的工作成就,因此,“项目式”教学是达成校企合作的好形式,也是“校企互动”的载体。毕业设计课程具备周期长、灵活性大、实践性强的特征,在这个环境下“项目式”教学模式也容易达成。

    2.3 具体改革技术路线。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特征,重点围绕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行改革,通过项目的选择与拟定、展开与推行与规范化管理三个方面加大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的。

    2.3.1 项目的选择与拟定是做好毕业设计的重点

    项目作为此教学模式的核心,其优劣程度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败。对于“校企互动”下的毕业设计来讲,项目要满足毕业设计内容需要同时也要关系企业的实质需要。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需要注意:①代表性与可操作性。不是说企业的任意一个实质项目都合适用于毕业设计教学,假如太容易,达不到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太难,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又不可以非常不错的完成项目,容易产生挫败感。项目在具备明确的目的或有形的任务目的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且在1或3人左右团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非常不错的完成任务,这不只可以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也给学生带来了收获感。②综合性。毕业设计是对之前四年所学常识的综合,因此项目应该可以较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整体能力,能将之前所有课程的内容、原理得到运用,并可以全方位考察学生在实质项目中实质剖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并可以拓展专业常识面。

    2.3.2 项目的展开与推行是优质毕业设计的程序保障

    除选择一个具备代表性的课题外,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也是获得好教学成效的重点。在校企互动模式下,“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校内指导师和校外指导师(实习单位指导师)一同担当,即明确校内、外双向指导的“双导师”规范。校外实习指导师有较丰富的实质经验,在指导学生解决实质问题能力与适应当下社会的能力上有优势,弥补校内指导师实践不足的缺点,防止理论脱离实质,有益于毕业设计的全方位提升。同时,院方根据毕业设计需要向企业提供学生实习考核表,期望校外实习指导师完成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考核,考核内容包含:工作态度、实地调查能力、剖析问题能力、完成项目程度与任务量等方面的考核,并将表格按时提交给校内指导师并由其大全,再依据学生毕业设计过程资料采集状况、设计构思、革新点研究等方面给予理论指导并完成校内平常成绩考核。其中,校方组织对毕业设计进行期中检查,检查采取学生汇报、“双导师”评价和领导小组成员审阅相结合的方法,检查重点在于毕业设计的进度、水平和任务完成状况,督促学生的工作进度,保证毕业设计水平。学生毕业设计最后成绩由校内、外指导师考核成绩、中期成就、最后答辩成绩组成,分别根据60%(校外指导师评分25%、校内指导师评分35%)、20%、20%的比率分配。这一评分标准体现了“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性、过程性,强调对资料采集、场地勘查、理论研究、策略设计完稿这一过程的综合性考核,既加大了校内外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有效管理,确保毕业设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会,达成毕业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就业的“双赢”。

    2.3.3 规范化管理是优质毕业设计的成就保障

    强化毕业设计规范化管理,防止出现学生在企业实习紧急失去控制、擅自旷工辞职的问题。学生在下企业前,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结合毕业设计、就业,拟定相应的计划书和与企业合作合同,对毕业生进行毕业实习动员及纪律教育,制止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实习期间随便跳槽现象,不然实习单位指导师或有所变更,影响校外考核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学校监管和评分的公正性,加大对学生的自律、诚信的教育,防止伪造签名、评分的现象[3]。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但其务必从该企业获得有单位盖章和由单位指定的实习指导师签名的回执单,经学院批准后才能去该企业实习,并与学校维持密切联系,保证学校有效的监督学生。

    学校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预防部分企业没履行应尽的许诺,而把学生当成不收费的劳动力任意用,使学生没时间全身心的投入毕业设计,没精力深入研究,不可以借助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影响学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的水平。

    3 毕业设计“校企互动”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校企互动”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践与实践过程中企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证明该教学改革方法是适当的、有效的。主要表现为:①“校企互动”强调毕业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生产实践,训练了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剖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业主交流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角逐提供了能力上的保障。自2010年到今天,两年内,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率均为98%。②“校企互动”拓展了毕业设计范畴,每一个企业的工作重点各有不同,从而使得毕业设计的课题丰富多彩,出现了商业空间、办公空间、单身公寓、滨水景观规划、创意园区景观规划、农业观光园规划、生态绿化、健康环保等课题的研究,改变了以往家居空间设计为主打的单一格局。③达成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双赢。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常识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竞争优势。毕业生陆续在国内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并积极参与一系列专业竞赛,屡屡获奖。如我院10届毕业生周培源的广场景观设计作品《光影互弈――扬州文昌广场景观设计》,获得全国大学生毕业设计竞赛出色奖。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