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教材

点击数:338 | 发布时间:2025-03-29 | 来源:www.rengruo.com

    这篇关于《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教材》的文章,是智学网特地为大伙收拾的,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有关常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征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方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与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对象剖析
    1、 常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有关常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拥有了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常识,有肯定的常识基础。
    2、 学习技巧方面:在必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学会了理论常识的学习技巧──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总结法,具备肯定的学习技巧基础。
    3、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有关常识引入新常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程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总结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点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依据新课标的需要,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探究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办法的练习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4、教学目的
    1. 常识与技能:(1)知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知道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 过程与办法: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进一步学会化学理论常识的学习技巧──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总结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同时把自己融入科学活动和科学思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认知的规律性,在认识上和思想办法上都得到提高。
    5、教学的重点和难题
    1. 教学的重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2. 教学的难题: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