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地址概况
马务村,隶是陕西西安长安区高桥乡,处于西安和咸阳的交界处,全村人口2000人左右,农民主要以种田、种植大棚蔬菜、经营食品厂和外出打工等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约为13300元。村内设有多家食品厂,如李媛食品厂、培培麻花厂、康鹏食品厂等,这类不只带动了本村内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为外村的居民提供就业职位。
2、调查过程
此次调查主如果通过走访农民家进行访问与上网查看方法等进行调查。第一通过走访农民家和他们进行交谈,初步知道农民落实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状况,调查期间刚好遇见村民缴纳2016年养老金成本的时候,于是通过查询交费清册和听取他们间谈话进一步获悉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现况;第二,通过上网,进入陕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线查询系统,进入个人账户查询具体信息。
3、调查背景与目的
2009年政府拟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2010年十月1日这一政策在全国开始推行。接此公告,高桥街办也自即日起开始推行这一政策。自此到今天,这一政策已在?@块土地推行七年之久。作为较早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的一批,高桥街办见证了它一步步的进步,直至而今愈加成熟的体制。所以,为了探究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具体的推行近况,为此对马务村农村养老保险进行进一步调查。
4、调查结果与剖析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养老保险在马务村已基本做到完全落实,覆盖面达到100%,这样来看这一政策在这块土地已经得到大力推广和常见得到大家的同意。在对这一政策推行期间展开具体调查时发现,这一政策自推行以来进行了数次改革,其中最主要体目前养老金的领取金额上,大家领取的金额愈加多,这也使得农民的老年生活得到愈加有力的保障。另外,农民对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也发生了观念上的转变,对于它也从最初的陌生和犹豫变成而今的熟知和欣然同意,这不只体目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更是体目前大家交费的积极性。纵览农民养老保险在马务村的推行情况,可以看出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一政策获得一步步的进步直至愈加成熟,为农民给予愈加多的福利,成为农民在进入老年生活的保障。
在此次调查中,主要从资金筹集的来源、养老金的领取状况、大家对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怎么看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
(一)资金筹集
现在马务村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由个人缴纳和财政补贴两种部分组成。
1.个人缴纳。个人缴纳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等12个档次。其养老金缴纳金额采取自愿方法,参保职员可依据经济承受能力自主选择交费档次,领取金额和缴纳金额成正有关关系,即个人缴纳越多养老金的领取也就越多。但基于农民的收入较低和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正处于进步前期等状况,所以在调查中发现个人缴纳100元的居多,占到总交费人口的98.2%,而其他的1.8%也都是在1000以下。
2.财政补贴。个人交费100元的国家补贴30元,个人缴纳200元的国家补助35元等依次上加,即每提升一个档次,在原基础上增加5元。在财政补贴中,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省财政补助、市财政补助、县财政补助。由于大多数农民个人交费100元,所以主要对个人缴纳100元的财政补贴作了进一步调查,发目前30元补助中,省财政补助15元,市财政补助7.5元,县财政补助7.5元。
(二)养老金领取
年满60周岁的,符合条件的农民可每月领取养老金。但养老金的领取金额依据个人缴纳的金额和年龄,并且伴随社会的进步领取的金额也一直在调整中。对于自推行政策开始的年满60周岁的农民是第一批领取养老金的群体,他们没缴纳养老金而直接享受效益,在他们身上见证了农民养老保险的前期进步和进步。自推行的第一年,因为各种不健全,养老金的发放数额较低,满60周岁的领取80元,满70周岁的领取130元等依次上加。到2014年进行一次改革,在原基础上加50元。
2015年又进行了一次改革,在2014年的基础上增加10%,到今天仍推行该政策。
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对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很称赞,拍手叫好。实践证明,这一政策的拟定是集年代之所需,集农民之所需。而今,老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独生子女的趋势一直持升,很多家庭存在“4+2+1”组合模式,即一对夫妇既要赡养上面4位老人,又要养育下一辈,这无疑使得家庭经济负担增重,随之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可以通过作为保障农民老年生活的基本方法缓解这一问题。第二,农民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基本没固定的工作单位,并且因为收入水平较低从而储蓄也较少,所以在年老、身体条件不再支持工作的条件下就不会享遭到领取退休金来保障老年生活,而只能靠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这种方法来保障老年生活。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使农民老年有了固定的养老费,从而不再单靠子女养老,这不只缓解农村重男轻女的偏见,更是使农民做到老有所养。
然而这一政策的推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变,主要体目前以下几个方面:
1.交费方面,农民的意识还在进一步转换。由于这一政策推行时间还太短,而农民完全同意还需一个过程。在调查中发现,早期的一批交费人中,缴纳最低养老金金额也就是个人缴纳100元的占到98.2%,难于保障农民的老年生活。当进一步询问其缘由时,大部分农民表示说不太了解,只不过由于缴纳100元的人多,所以他们选择随大流,而这也在他们的认同范围之内。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推广,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对养老保险进行购买。
2.资金集资能力弱,筹集结构不够完整。现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是财政补贴,二是农村集体经济补助,三是农民个人交费。在调查中发现,马务村农村养老保险结构并不完整,只有个人交费和国家财政补贴两部分组成,而缺少集体经济补助,这等于少一部分的养老资金筹集金额;其次,由于农村区域自己经济状况限制,农民收入水平常见偏低,这直接决定农民对于资金有着较为严格的支出,使得个人交费常见偏低,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较为困难。因此,在国家财政补贴较少,农村集体经济给予补助又很难落实的条件下,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愈加大了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困难程度。所以这就需要大力进步该农村经济,塑造特点产业,如近几年国家也加强力度通过补助勉励农民进步绿色大棚蔬菜,以此促进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变该村的经济状况。除此,生产食品也是该村进步的另一条特点进步的道路,应鼓励进步民间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进步。该村经济进步起来,不只补缺集体经济补助的空余,减轻农民的负担,更是使得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闲置资金,以此健全农村养老基金结构和资金筹集能力,从而使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达成其真的价值。
3.内部管理不够公开公明。当访问农民对养老金管理方面知道多少时,大部分农民表示并不太了解,而且他们也不了解通过什么途径获悉,这都直接反映出该内部机构管理不够公开公明。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在将来内部管理这方面,应尽量做到公开公明,让农民获得知道该渠道,从而也可以让政府和人民相互监督,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由此叫人民对政府愈加信赖。
4.交费方法不够便捷快捷。在调查中发现马务村农村养老保险的交费方法只有现场交费,农民需到指定地址、时间进行统一交费,这对于农民来讲就遭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看上去极为不便。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政府借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在线缴费窗口,使农民可以不需要受太多限制通过在线缴费窗口进行个人交费,这不只使得农民交费方法愈加便捷快捷,更是在一定量上节省职员的本钱。